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陳銘,從2013年第一季《超級演說家》的一段演講視頻在網絡上爆紅,再到如今的《奇葩說》第五季加冕稱王。

就連蔡康永也曾說過:“陳銘,當之無愧。”

“高校教師”、“博士”“電視節目主持人”、“全世界最會說話的年輕人”、“國際大專辯論賽全程最佳辯手”,優秀標籤下的他,符合所有人心目中才華應有的樣子,也是很多人想成為的人。

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01-

2005年,陳銘以專業和文化課雙第一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專修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後被選入“武漢大學WTO學院”,並被選入院辯論隊,成為首屆隊長,這也是他首次接觸辯論。

直到13年《超級演說家》的演講視頻爆紅網絡,而被大家熟知,無論是《非正式會談》還是《奇葩說》,陳銘給我們帶來的感覺一直都是:這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這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陳銘曾說過,他屬於攀登型人格,樂趣在於攀登,且一直向上,人生尚且如此。

辯論同樣如此,完成一場精彩絕倫的辯論就如同攀登一樣,越困難,越鬥志昂揚。而你的知識和經驗就像雲梯一樣助你登上高峰。

在第五季《奇葩說》的腦洞辯題“你是否支持全人類一秒知識共享”中,女神詹青雲和陳銘的一段“世紀開槓”被網友戲稱神仙打架。

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當詹青雲引用“物理大廈已經落成”,陳銘利用後半句“只有兩朵烏雲飄在上面”成功反擊。很明顯,如果繼續開槓,難分高下。而第五季以來這場不在侷限生活中的大局觀辯題,讓奇葩說重回辯論高峰。

這場辯論,兩邊觀點清晰,思路明確,引經據典,唇舌交戰中,簡直不要太好看。

肯定很多人都想過,不是超強的知識儲備能力和辯論經驗,也不會有這麼一場精彩的辯論。而辯論的時機就在分毫之間,更是一瞬間誰的反應快,誰的準備就更充足。

怪不得高慶一高贊陳銘:“我們每個人準備辯題的時候可能準備100分120分,而陳銘的準備是500分以上。”臺上幾分鐘的話,往往是臺下很多年的知識儲備。

對於一個優秀的辯手而言,各個學科的入門級讀物是必讀書單,知識涉獵越豐富,所達的世界觀與思維度也越廣。當對手出口的一瞬間,那些浩瀚的知識儲備自然而然地跳入腦海,立馬能成為自己臺上舌戰群儒的利器。

“對辯手而言,求知的精神,真正對知識的極度渴求,就是那種,對你辯論時所鑽研問題,不是要在場上贏過別人的渴求。而是我想把這個問題弄通,弄深入,弄得更廣,達到更新的視角,這種精神的可貴,可能更難,但是他對人的一生而言更重要。”這是陳銘一直告訴自己的話。

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保持探索的熱情和決心,很多路走到一半就堅持不下去了。畢竟好奇心人人都有,但求知心卻少之又少,在獲取和探索知識的同時,嫌花費時間花費精力想走捷徑,是大多數人的通病。畢竟,見效快花費少這樣的好事太少了,我們還得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慢慢來。

-2-

肖驍曾說過:陳銘不是呼喚愛,他是真的很有愛。

傅首爾也曾說過:陳銘他最可氣的地方就在於,他已經油膩到你忍不住要喜歡他。

這是奇葩說辯手對於他幾季走來的高度讚揚,沒有人不會喜歡這樣一個優秀的人。

但陳銘並非一開始就獲得認可,在前幾季的奇葩說裡,他並不起眼,可以說全場各有各的妖魔鬼怪,而一本正經的陳銘反而有點格格不入。

可能是節目組想給他找的定位錯了,一場辯論後“呼喚愛”莫名成為陳銘的標籤,更是多了一個“雞湯王的稱號”。

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往往一場辯題中,明明有邏輯的辯論,卻又生生被對方一句“你又在呼喚愛”輕鬆化解,簡直不能太慘。

陳銘的實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非常主流三觀也很正,奇葩說過往幾期陳銘曾經有表達過自己並不希望被冠上“雞湯王”的稱號,微博上也表示過想改變這個標籤。

但馬薇薇等人加上節目組後期,還是在強化他“雞湯王”的標籤,即使對面一句雞湯反懟,除了無奈從來沒有惱怒。

奇葩說開槓環節,兩人辯論火熱激烈後,董婧氣急離去,陳銘對著對手的背影,鞠了一躬,然後把槓桿扶正,這也是他的涵養和風度。

有才華的人都是傲的,這點在陳銘身上從來沒有體現,他最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什麼叫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對於我們來說,在生活中的一點細碎小事,也常常和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或者口出狂言,難保風度和涵養,真正的氣度表現在生活中和交流中,一點細節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所以在辯論的舞臺上,陳銘只辯內容而不上升對手,也是待人處物的修養和氣度,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很難做到這一點。

-3-

陳銘唯一一次做過“不理智”的就是追了這位大他七歲的女人當老婆。

陳銘說,老婆是他的大學老師,也是他的女神。

“她不能接受一個學生,那我就讓自己變成她的同事,她覺得哪裡不合適,我就去把這個溝壑填平了。”所以他從本科一直追到了研究生,又追到留校做老師。

陳銘,我們都想成為的人

他會在辯論中公開秀恩愛,表示對妻子完全的信任,在討論“愛情裡需不需要有備胎”的話題時,陳銘說到“我老婆那麼好,她身邊肯定會有很多優秀的男性,他們是我的一面鏡子,照到我不足的地方,這是我要修正的方向。”

有一期辯題是“如果婚姻的有效期是七年,你同不同意?”

陳銘給出答案:“我們每一個七年都有一個和彼此說再見的機會,可是我們都扛過來了,我們每一次都把手緊緊握在一起,這樣我們對婚姻的感覺,不是比以前要更強烈嗎?”簡直被他的情話蘇到不行。

奇葩說裡的所謂的雞湯,愛神不過是現實生活中完美婚姻生活的折影,覺得人間值得我。沒有純粹的正能量者,有的不過是對生活的相信和熱愛。

在馬薇薇看來,陳銘是個“標準人”:“父母慈愛,夫妻恩愛,孩子可愛,所以打辯論一年四季呼喚愛。我經常挖苦他雞湯王,可是這個世界啊,卻因為他這樣的人,才讓我看到一點點希望”。

一個在生活中經常說出的話和表達的觀點,也能體現一個人的經歷和性格。陳銘是真的擁有溫暖的家庭和有愛的成長環境,才能持續輸出關於愛和自由的言論,所以,他的話聽多了不覺得像雞湯,更像一杯暖人的開水,對於網絡上的現實言論,我們同樣需要正能量的話去做自己的生活引導。

因為一個人,你只有溫暖與善良了,你才可以有資格談論愛與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