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不少新的名词,就拿“宅”字来说,就生出不少词语,什么“御宅”、“宅家”、“宅男”、“宅女”、“宅婚”、“宅时尚”、宅文化”、“宅经济”等。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宅”。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宅”字的几种主要意思

1、宅是一个形声字,从宀( mián),从乇( zhé)声,它的本义意是“垫高的家”。

2、宅,所托居也。——东汉·许慎《说文》。

例(1):上以厚,下安宅。——《易·象传》

例(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梁惠王上》

例(3):便利田宅。——汉·刘向《列女传》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3、宅也指家,一般是指大家族的家 。

例:当日宁荣两宅,人口也极多,如何便萧索了呢?——《红楼梦》

4、 宅兆(墓地) , 葬地

例:大夫卜宅与葬日。——《礼记·杂记》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什么是“宅文化“?

1、宅文化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私人空间,主要体现在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且是形式多样的文化。可以说宅文化是产生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

2、“宅文化”是以个人、家庭消费方式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新型文化。宅文化追求的是个人的感受和人格独立。它已经逐渐脱离传统的消费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广泛化和形式的多元化。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3、随着互联网,5G技术,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会逐渐向“宅一族”方向发展。网络技术越是发达和普及,生活压力越是加大,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宅”在家里,无形中推动了“宅文化、宅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4、“宅文化”目前已经正在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被人们逐步接受。“宅文化”所代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电影、动漫和网络文化方面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促进了如外卖、快递、网络消费等相关行业的兴起。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三、“宅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1、“宅”这个词最早诞生于日本,是“御宅族”的简写。它是日本著名漫画家中森明夫在自己的漫画作品中首次提出来的。“宅”是本是指那些对他的动漫作品痴迷的人。后来才成为特指那些待在家里,沉迷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现实社会脱节的青年人的称呼。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因此,我们说“宅文化”是随着动漫电影、游戏、图书的出现洐生出来的一种新生事物。这是因为网络电影、动漫、电玩可以带给年轻人强烈的感官和精神上刺激。也是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的虚拟世界里去寻求另类的感觉和不一样的内心渲泄。

3、沉迷在“宅文化”中的年轻人,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他们对追求自由化、新奇性和个性化方面有着迫切需求。但现实往往又是残酷的,一旦这些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开始逃避现实,变成了“宅一族”。他们把自己整天宅在家里,所有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都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来实现。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4、因此在日本,这些年龄只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人们称为“宅一族”,他们工作不固定,甚至没有职业,他们只有在生活不能维持时,为了生存需要才迈出家门,外出挣钱。这部分人一般是一些自由择业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和艺术家等。

5、“宅文化”从日本诞生,但真正兴起是在西方国家。上个世纪的80年代,英国就有很多的年轻人就被称作“沙发土豆”。原因是因为他们一下班,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就是躺在沙发上,嘴里吃着炸薯条,眼睛盯着电视机。所以诞生于日本的“宅一族”反倒成为了英国年轻人的专有名词。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三、“宅文化”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1、说起我国的“宅文化”,应该是在80年代以后才从国外传入的。可是“宅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却是一日千里,速度很快,影响也很大。和国外相同,我国的“宅文化”受影响者也主要集中是在“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宅文化”引入和发展大大带动了一大批相关领域产业的快速整合和发展。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宅文化”在我国的引入和出现,主要来源是和日本文化的,特别与年轻人最喜欢动漫文化的传入有关。中国的年轻人对日本动漫文化接受能力的很强很快。这些年轻人的思想更加开放,接受新生事物更快,参与的积极和性主动性更高。在他们喜欢的动漫文化领域,他们是不惜出高价来购买与动漫文化方面相关的产品。

3、面对“宅文化”快速的发展,在我国也引来人们不少争论。比较传统的人就看不贯这些年轻人的所作所为。他们极力否定这种外来文化,更把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立起来,视为洪水猛兽,与之格格不入。还有的人认为这种文化就是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的代表,不能接受,并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批判。当然还有另一部分人,他们持的是中立立场,不批判,也不推崇。他们认为这种文化是社会发展到达一定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应该静观其变。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4、可以说“宅文化”在我国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说明了我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更加突显体现了我国民主体制发展的进入了新水平,才能容忍多种多样生活方式的并列存在,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良好态势。

5、“宅文化”的引入也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积极扩容内容,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补充与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不应该去限制和阻碍它的发展完善。要用理性的思维去面对这个新的文化思潮,并对它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使“宅文化”能真正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多样性的客观需求。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6、让人们欣喜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宅文化”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特别是当前,新冠疫情在我国和全球的传播正在加快。在封城防控中,为“宅文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宅文化”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由于封城和限制人们外出流动,人们不得不长时间宅在家中。受此影响,各种与“宅”相关的经济活动纷纷兴起,线上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游戏影视、视频娱乐等一众行业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因此,这种“宅文化”、“宅经济”形式也才被大多数人认可,并参与其中。因此,“宅文化”开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快速转变的重要推手。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四、“宅文化”发展的动力

1、互联网技术、5G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加快发展,比如电商的出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要求几乎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高铁、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使人与人及货物交流的距离、时间大为缩短。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全部的生活所需。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另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支付手段等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的就业、工作、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可以在家通过云办公软件,便可实现居家远程办公。还有各种在线教育平台,也能完成各项课程的学习。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就业观点的改变,“宅”在家里也自主创业就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社会、生存、生活压力的增大。当然,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存、生活压力倍增。如高房价、房租、子女教育等刚性支出明显提高。迫使人们想方设法增加收入,那么宅在家里,减少外出,在家完成一系列日常生活的活动,相应地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另外,宅在家也不耽误获得各种娱乐活动,在家可以看电视,购物,旅游,微信聊天,打游戏等。而且现在玩游戏,网上写文章,做主播等都能增加收入。久而久之,所有这些生活方式使得宅男宅女的人数越来越多。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3、个性化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追求生活的方式目的发生了改变,很多人已经从“被动宅”,发展成“主动宅”。这部分人追求的个性就是喜欢静,不爱活动,还有些人本身就是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他们更愿意选择宅在家中来满足自己对个性化的追求。

宅在家,空间虽小,但是人的内心却不小,可以说是小空间,大舞台。“宅“既有安全感、舒适感,也能充分展现出个人的能力,满足人们情感上与心灵上的追求。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五、加强宅文化的引导

(一)宅文化的负面因素

1、对身心健康不利。目前,电脑、手机、互联网是作为“宅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人们长时间沉迷其中,就必然会带来作息不按时,饮食不规律,可能会诱发各类疾病。如:近视、颈椎病、腰椎等病症,特别是以前属于老年人的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年轻“宅”的人群中。使他们基本处于一种亚健康中。这也是有人说“宅”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理由。另外,长时间“宅”,就会完全沉迷于虚拟中,就可能产生冷漠、孤僻和爱心缺乏等不健康现象出现。如果任这样发展下去,不对这些年轻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就对他们身体身心的健康是有较大影响的。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造成融入社会的困难。可以说由于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得年轻人不得不选择退缩,转到网络虚拟社会来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大多选择宅在家里,只通过媒体来结交朋友和进行与人的交流。这种在网络上的交流,谁也不认识谁的方法,虽然隐藏了个人隐私,但影响了人与人交流能力的提高,造成了宅群体社交能力的普遍下降。这些人只沉浸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对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表现出漠不关心,使自己的性格越来越孤僻。这就是“宅文化”带来的另一种社会隐患。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引导与管理

1、首先,要正确认识宅文化是一种社会属性,全社会和新闻媒体要对这种新生事物起到调解、沟通、引导、管理的作用。要使人们对“宅文化”有一个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还要及时引导年轻人正视“宅文化”发展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解决“宅文化”产生的一些弊端和不健康因素,为“宅文化”健康发展培育构建一种和谐的发展生态。

2、其次,要给年轻人更多的独立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追求个性化与独立的生活方式,肯定他们积极向上的方面。帮助他们从“宅文化”的负面影响的阴影中走出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注和独立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尽快构建一个既能体现个性,又能保证他们多方面发展一个新环境。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3、要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互动中,增强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与水平。教育他们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来面对“宅文化”这种新生事物。

4、引导广大年轻人把握好“宅”的度和范围,尽量避免造成他们过于迷恋封闭的生活状态,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锻炼,调整作息时间、饮食方法,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到“宅文化”中去。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停进步。社会也变得愈加多元化。这也使得“宅文化”更加深刻地伸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勇于接受这种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方式。对于“宅文化”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更要及时发现,正确引导,使“宅文化”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宅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