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波:在智能手机上平日生活消费可变为投资即可未来分红!

如何理解消费、投资和分销三合一?

创建于2019年08月07日

——第一层认知,线认知

1、第一模型

比如,企业主导的消费体系,消费者花100元可以购买1件服装。

而在消费者主导的消费体系,消费款和投资款二合一,于是:

300万人,每人出100元,是3个亿,可以设计生产700万件服装+得到一个服装品牌。

300万出资人每人获得1件服装,剩余400万件服装是毛利润,按照传统方式出售,可以回笼4亿资金。

但我们并不清楚这个分销会产生多少费用,即我们无法判断会产生多少净利润。

因此,在第1层认知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根源来自分销成本的不确定,而不是生产成本的不确定。

这个模型是2013年,我和中信出版社编辑讲的,它相对容易理解。我们对服装行业比较熟悉,都清楚服装生产和配送成本占服装总价的比重很低。

实际上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比如,一瓶啤酒的生产成本0.5元,配送成本0.5元,售价3元以上。比如,奶农出售1公斤牛奶2至3元,而消费者却要支付12至15元。比如,一桶4L美孚全合成机油生产成本100元,而4S店卖到400多,却依然没有利润。比如,生产一辆汽车只需要16个总工时,而我们购买......分销、渠道、广告、金融等中间成本太高,太不确定,形成漏斗效应。导致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唯一路径是消费者持股,没有中间环节,消费者消费投资同样多的钱,可以获得2倍左右的产品和服务。

高金波:在智能手机上平日生活消费可变为投资即可未来分红!


——第二层认知,面认知,兑换即分销

把消费者群体扩大至全民。

把消费者主导的投资体系嫁接到消费者控股的公共网络之上,每个行业都按照这个逻辑,剩余的产品不再分销,而是兑换。

依然以上面的服装模型为例,3亿资金可以生产700万件服装,价值7亿提货权。这300万消费者留下3亿提货权用于购买服装,剩下的4亿服装提货权和其他企业的提货权兑换,这就很自然的完成了分销。这300万人获得其他行业的4亿提货权,早晚会提其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 其他人(其他项目)在交换中获得4亿(服装)提货权,早晚会来提服装。因此,兑换提货权,实际直接完成了分销。每个方向的投资人都希望自己持股的公司产品能够预售出去,这个共性要求使兑换可以无摩擦的完成。

——第三层认知, 生态系统认知,人即资本

1、提货权的处理

I、生产者希望提货权继续能够花出去。

原因:如果提货权能够继续花出去,等于自己又锁定了7亿服装订单(以服装生产者为例),等于用于生产的人民币可以节省下来,直接变为利润。

II、消费投资人也希望提货权能够继续花出去。

原因:创新企业赚的越多,成本越低,自己获得分红越多。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性诉求是使提货权可以继续支付出去,这个共性诉求会把生产者的劳动融为资本,实际提货权是生产者的未来劳动。这里面的生产者不仅包括人,更包括公共网络和智能机器。

这个系统一旦建成,所有人会抢着支付提货权,大家都优先支付提货权,会自然把传统货币挤出交易通路之外。

人们抢着支付提货权,会自然激活消费,会自然实现由投资出口驱动变为由消费驱动。

因此,一旦全民控股的公共网络真正运转起来,这个体系会自我强化,会让每个人不再考虑消费、投资和分销。

每个人不再考虑消费、投资和分销,意味着这三个方向的成本降至最低,效率提升至最高。

2、底层参数的修改

I、基础消费投资款:每人每年12000元,总量120000多亿,对创新者而言已经无限充足。

基础分红:24000元/年,总量240000多亿。投资确定性收益200%以上,通过这个制度,让消费者抢光资本的投资优先权。

通过基础消费投资款把货币发行权绑定到每个人头上,使每个人真正变成财富之源并成为每个地区的财富之源。这将从源头上斩断各个地区贱卖资源的欲望,从源头上斩断各个地区为了GDP不择手段的欲望,从源头上斩断.......

II、提货权不收利息,会被优先支付。优先支付会把债务货币挤出结算市场。

III、提货权每年相对每种商品的购买力升值10%,使提货权的购买力相对传统债务货币升值。



高金波:在智能手机上平日生活消费可变为投资即可未来分红!

云钱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