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心灵的突围


守望麦田

品读《论语》(八)——心灵的突围


《论语》所告诉我们的不是去实现远大的抱负,不是去成为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不是去赢得鲜花与掌声,而是从俗世的包围中,从物欲的困扰中,从黑暗的桎梏中突围出来,为心灵寻找一方净土,一泉深潭,一片蓝天......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能飞多高,而在于你是不是在快乐地飞。

因此,我们所应该想的不是我必须做什么,而是我还能做什么。无论做什么,快乐才是目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这就是一种至高之乐,它不以物质为基础,它是灵魂的超脱。

如何能达到这种至高之乐呢?

作为世俗之人,我们首先应该看透三件事:富与贫,仕与隐,名与达。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不是不求富贵,而是不要不义得来的富贵,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见得思义”,也就无需“患得患失”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孔子认为,社会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并且有人愿意用你,你就可以入仕,(也可看做去实现某种理想)如果没有好环境,也没有人赏识你,你就隐而不仕。(放弃外部的追求)

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当子张问怎样是通达时,孔子指出了“名”与“达”的区别。孔子认为,人不应该去追求名声,应该具有正直、勇敢、善辨、谦让等美德。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要过多的追求虚名,而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正确处理和同事的关系......这就是“通达”。

当放下世俗的羁绊之后,我们应该成为什么呢?那就是“君子”。

君子有那么多的美德,是高不可攀的吗?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夏曰:“君子学以致其道。”

君子与小人之所以有差别,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既然君子不是天生的,那么,人人都可以“学以致其道”。

具体来说,成就君子的途径有三条:笃信好学,(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心怀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沐浴心灵,(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其实,君子与小人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向前一步是君子,退后一步是小人。做君子并不难,只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就行了,难的是我们是否有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用君子的标准去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

圣人思想的河水流过来了,我很想逆流而上,去追溯它的渊源,只是我没有那种力量去穿越千年的深邃。那就让我顺流而下吧,我不期望它最终会流向大海,只希望在穿过森林,漫过荒原,渗过沙漠之后,汇成一片静静的湖,我愿意和绿草,树木、白云、蓝天一起融汇在清澈的湖水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