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兵致敬•張志佩

陽泉,一座具有光榮傳統的紅色之城。回望歷史,老兵是過去崢嶸歲月的見證者,他們咬著牙、流著血、拼著命,勇敢捍衛國家尊嚴,用血肉之軀鑄就民族脊樑。走近已經華髮蒼顏的老兵,回首艱苦卓絕的歷史,翻開那永不褪色的記憶,是對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最好的革命傳統教育。從今日起,陽泉市雙擁辦在本報推出《向老兵致敬》專欄,宣傳介紹我市的一批老兵,讓我們共同感受和傳承老兵的寶貴精神。

向老兵致敬•張志佩

張志佩,山西省盂縣上社鎮教場村人,1931年10月出生,1945年4月入伍,1949年4月入黨,19兵團司令部通信員、警衛員、警衛排排長,1952年因傷退伍。

1945年春,年僅14歲的兒童團員張志佩積極報名參軍,村幹部和接兵部隊認為他年齡太小,不予批准。他說:“我家兄弟3人,大哥走關東不在,二哥腿有毛病,我不去,誰去?”於是村裡說服接兵部隊接收了他。當年4月張志佩被編入晉察冀軍區教導旅1團3連,成為一名通信員。

新兵入伍後,在盂縣下鶴山村集訓半個月便開赴華北前線,在河北、綏遠(今內蒙古南部地區)一帶與日軍和國民黨軍作戰。從1945年4月到1949年3月,張志佩隨部隊先後攻克平山、行唐、阜平、邢臺、新樂、定縣、石門(今河北石家莊)、望都、保定、滿城、淶源、懷來、宣化、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等地,1949年春節部隊開進北平南口。北平和平解放後,1949年4月,參加瞭解放太原戰役。之後,轉戰大西北,先後參加瞭解放咸陽、寶雞、天水、蘭州、銀川等戰役戰鬥。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他在戰場上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是在三八線以南,他和戰友掩護部隊撤退,最後一個爬上正在疾馳的大卡車。他眼睜睜地看著沒有爬上車的戰友,一個個倒在美軍的槍口之下。另一次危險是在第五次戰役中,司令部設在一個叫豬漩洞的大山中,他從作戰室出來,突然飛來一顆炸彈在身旁爆炸,他被掀翻在地。醒來後,頭疼欲裂,什麼也聽不見,轉到後方醫院治療幾個月,傷勢仍不見好轉。1952年,他因腦震盪後遺症退伍。(圖文資料由陽泉市雙擁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