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明朝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是一个人,要想了解案件缘由,需先了解下胡惟庸这位历史人物,他是整个案件的源头。

「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网络插图

胡惟庸:百官之首 独断专行

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之一,与另一开国功臣李善长是同乡。1355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朱元璋,其后一直跟随朱元璋征战。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1370年,李善长弹劾杨宪,杨宪被朱元璋诛。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曾经就因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的欢心与宠信。1373年七月李善长推荐胡惟庸任右丞相,约至1377年任左丞相,时胡惟庸已为百官之首。

胡惟庸任独相多年,生杀废黜大事有时不报皇帝就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而不上呈。各追求名利之徒及失去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投靠胡惟庸,给他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胜其数。大将军徐达痛恨胡惟庸奸恶,上告朱元璋。胡惟庸便诱惑徐达的守门人,以图谋害徐达,但被揭发。

「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网络插图

御史中丞刘基曾说过胡惟庸的短处,后刘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医探视,胡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胡惟庸更加无所顾忌。他与李善长相勾结,将兄长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侄子为妻。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是祥瑞之兆,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因此更加高兴与自负,从此生有异心。

此外,胡惟庸收集兵马,到处收买心腹。后秘密联络人马图谋起事,但被人告发给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轮番讯问,最后诛杀胡惟庸、陈宁、涂节等人。

「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网络插图

胡案余波:牵连甚广 屠诛甚多

然胡惟庸虽被杀后,他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结束,案件并未了结,他的罪名也在不断升级。开始只是说胡惟庸“擅权植党”,后又加上“通倭”、“通虏”和“谋反”等罪名,并不断牵连、扩大。其同谋案犯越查越多,牵涉也越来越广,株连蔓引,持续数年也未能了结。

之后朱元璋再兴大狱,有《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乘机又诛杀了几十家的权臣勋贵。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丁玉等,都因与胡惟庸有勾结而被处死。其中位居“勋臣第一”的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始发时,因是元勋皇亲被免于追究,但十年以后,有人以李善长与胡惟庸共同谋反,朱元璋顺水推舟,将李善长一家一律处斩。

「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网络插图

胡案:一场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胡惟庸案发生后,相权被彻底剥夺,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时有人怀疑,也有学者认为:胡谓庸案可能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废除了宰相。胡惟庸案后,相权被彻底剥夺,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

也有明史学家认为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或许是胡惟庸过于独断专行,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并借此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开国功臣名将,借以加强君权,巩固统治,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明初四大案」百官之首胡惟庸被杀,朱元璋诛连功臣加强君权

网络插图

小结

无论胡惟庸如何,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已深为反感,不能容忍相权过大,废相也只是时间问题。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后,仍时刻感受到李善长的威胁。李善长为功臣之首,虽已退位,但势力还很大,加之与胡惟庸的姻亲故旧关系,始终令朱元璋如鲠在喉。要巩固皇权,就必须铲除李善长,因此胡惟庸案不断升级,直到开国功臣李善长也最终被牵连进胡案。

朱元璋时期任过丞相的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其中李善长、王广洋、胡惟庸三人最终都被杀,而徐达的死因历来存有争议。《明史》记载徐达是病逝,而据野史徐祯卿《翦胜野闻》记载,徐达是被朱元璋毒死的。王文龙《龙兴慈记》记载徐达因病无法吃鹅,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徐达吃完后死了。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