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件事,曾國藩竟然迅速“變臉”:從瞧不起到親自抓,不變不行了!


為這件事,曾國藩竟然迅速“變臉”:從瞧不起到親自抓,不變不行了!

“洋物機栝太靈,多不耐久,宜慎用之。”這是湘軍統帥曾國藩對西式滑膛槍的看法。太平天國戰爭規模空前,西方軍火商們覺得是千載難逢機會,極力向交戰雙方推銷各式軍火。無論是湘軍還是太平軍,文化素質都低劣不堪,比起西方軍隊來極為缺乏訓練,自然不能好好保養複雜程度更高的西式步槍。但曾國藩對西式步槍的保留意見,更多來自傳統儒家文人的哲學性思考,他篤信人的作用遠遠壓過物質。

當曾國荃給親哥曾國藩寫信,請求為圍攻天京的湘軍購買洋槍,哥哥回信說:“然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曾國藩以湘軍第一悍將鮑超為例教育弟弟,鮑超所部“霆字營”“並無洋槍、洋藥,然亦屢當大敵”。曾國藩還舉反例稱,1860年春被滅的綠營將領何春與張國樑部隊的“第二次江南大營之戰”,“洋人軍器最多,而無救於十年三月之敗”。


為這件事,曾國藩竟然迅速“變臉”:從瞧不起到親自抓,不變不行了!

曾國藩繼續向弟弟講道理:“真美人不甚爭珠翠,真書家不甚爭筆墨,然則將士之真善戰者,豈必力爭洋槍、洋藥乎?”這番見解很迂腐,幸好太平軍跟西方軍隊比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即便購買了洋槍、洋炮也難以發揮匹配的戰鬥力,湘軍靠加強組織性就能跟太平軍勢均力敵。曾國荃不理睬哥哥這套理論,多次要求購買軍火,曾國藩在1862年派人去廣州和上海買了一批貨,數量不多。

曾國藩固執地對西式輕武器心存疑惑,但看上了洋人的重炮和輪船。重炮有中國人難以想象的威力,輪船不僅速度驚人,還可以輕鬆逆流行駛,快速前進並冒著黑煙的大船可以給國人帶來巨大沖擊力。“輪船之速,洋炮之遠,在英法則恃其所獨有,在中華則震於所罕見。”曾國藩上奏要求購船,以擊破迷信洋槍、洋炮、洋船的國民心態,“若能陸續購買,據為己物,在中華則見慣而不驚,在英法亦漸失其所恃。”

曾國藩最初以為輪船隻能用來傳遞郵件,待李鴻章部隊靠輪船運到上海開闢敵後戰場,他明白了輪船在軍事運輸上的巨大作用。曾國藩下令購買一艘小輪船,並進行逆向仿製,在安慶設工坊。剛仿製出船上的蒸汽機,他在日記裡欣喜寫下:“竊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也能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