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文章也写了有段时间了,我的一位做烧烤生意的朋友抱怨,说我的观点太零散,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能不能专门写一篇,把观点整合起来,一次看个够,就像吃烤肉,要大块的才过瘾……

那…好吧,我只能说尽力而为,毕竟要说观点有多完整,我可不敢说,最多也就提供一个思路。

以下,涉及到很多概念,定义,我自作主张,作了些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有朋友不认同的话很正常,不用特意提醒我去搜索词条,或者费心地用些复制粘贴的内容,来对我进行再教育。

闲话扯完,下面进入正题。

一,从人群到认知格局,世界观。

认知格局,世界观,这两个词最近很流行,似乎什么事都能往上套一下。

关于认知格局,似乎成了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代名词,都说这格局有大小之分,那么决定这大小的是什么,又以什么为标准呢?

至于世界观,三观正不正,几乎已经成了区分立场的代名词,连两口子离婚都能用“世界观不合”作为理由,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世界观,它的作用是什么?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其实认知格局与世界观是同一种东西,都是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角度,又都是从“文化”之中派生出来的概念,于是就又具备了区分人群,立场的作用。

无论认知格局还是世界观,与之对应的,是一个个大小不等的人群,进而又是这一个个大小不等的人群之中,或者说“圈子”所通行的规则。

人群的“圈子”能够稳定维持不散掉,就是靠着对这些规则的共有认同。

也就是说,决定世界观与格局的,正是对这些规则的适应或认同。

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规则都是什么?

打个比方,我们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最让我们困惑,无法适应的是什么?

是善恶,是非,对错,这些基本概念的认定标准。

在我们从学校进入社会,从相对较小人群进入一个大的人群之后,认定标准的急剧变化,让我们一时很难适应,无所适从,进退失据。

如果以我们个人的喜好为标准,这些善恶,对错,是非之间,是界限分明的,不对就是错,非善即为恶。

然而人终究是要依赖,从属于社会的,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人群集合体,又在其中分出无数小的人群。

每个人的喜好标准不同,在形成人群时,共有规则就需要在每个人的标准上,在是非,善恶分明的界限之间,拉开一段距离,形成一个灰色地带,不这样,人群就无法维持。

进一步,人群越大,需要容纳的标准越多,这个灰色地带,就会越来越大。

格局,世界观的大小,就在这人群不断的由小到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世界观,是对自身而言,格局,是对人群而言。

如何理解?

正如同一事物的两面,你的世界观越大,能容纳的灰色地带就越大,反之,能够认同,接纳你的人群就越大,于是你的格局也就越大,就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那么是不是没有善恶是非,全部是灰色地带,就说明格局越大呢?

恰恰相反,在同一层级内,没有善恶对错的标准,我们通常称之为没有底线,人群因规则而存在,容纳度大,不代表没有规则。

人群的大小,我们从小到大作个简单举例,依次为:家庭,学校,公司,地域,国家。

二,从规则到文化,文明。

文化,首先是规则。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文化的产生,是由特定地理气候环境之下的人群,在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所形成的共同认知的规则,惯例,约定俗成。

文字,就是规则的一种,有了共同认知,有了相互认同的人群,才有形成文字,形成规则的基础。

正因为文化的这种特性,所以文化这东西,从一诞生,就具备区分人群的功能,就可以成为区分“我们”和“他们”,甚至区分敌我的标准。

举个例子,上古时期,不同血缘,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人群,杂居混处,日子久了,不同血缘之间相互认同,习惯对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大有人在。

若在平时,这也没什么,可是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如何快速区分敌我,这就成了问题,于是就有了“入华夏者为华夏,入夷狄者为夷狄”的说法。

文化,从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来,又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最终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本身,也成了文化。

所以,文化的最佳载体,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就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进而,不同的规则标准,形成不同的人群,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圈子”,和所谓的各种“亚文化”现象,而这些群体,圈子,现象的背后,不都是大大小小不同的人群么。

那么,文明呢,是什么?

我们“中华”这个群体,在东亚这块土地上,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延绵存续了几千年。

如果说,这几千年于我们的文化而言,是一条虽然历经发展,变化,却始终奔流不息的河流,那么文明,就是这河流中的上中下游。

我们的文化构成我们的历史,而文明,就是阶段史。

文明,自文化而来,是历史阶段中,权力阶层的文化的体现。

权力阶层因其掌握权力,就能够拥有文化的话语权,就能够让他们较小人群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的文化,成为整个民族,国家较大人群的代表。

他们较小人群的文化成为代表之后,再以此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就是“有文化”,除此之外的就被认为“没文化”。

举个例子,《周礼》作为封建文明的最高体现,它所包含,涉及内容之丰富,系统,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说它可以作为那个历史阶段里,中华文化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若说它是那时中华文化的全部,就说不通了。

说是“礼不下庶人”,那么庶人之间就没有相互认同的规则了么,这也说不通,对吧。

历史不断向前,越过封建文明,越过春秋战国,大秦一统,却又迅速灭亡,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跨过文明这道坎。

大秦一统,意味着当时的华夏整个文明圈,成为了一个国家。

这有什么不同么?

国家是人群,然而文明却是比国家更大的人群,和地域。

人群,地域的不断扩大,终于量变引发质变,以文明为分野,世界观,认知格局突破,升级,跃迁到三维层级,辩证统一的阶段。

辩证统一之下,是二维层级,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无论善恶对错之间的灰色地带有多大,善恶对错始终是对立的两端。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进入三维层级,善与恶,对与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这样的认识,很早就有,但是这样的治国理念的产生,是在汉武帝时期完成的,毕竟有了认识也需要具体条件的匹配才能落到实处。

这样的理念,就是“王霸兼用”,王道与霸道在这时不再是对立的理念,方法,而是同行并用,根据具体情况,各有侧重的施行。

也只有这样的理念,认知格局和世界观,才能在华夏如此规模的人群,地理气候环境千差万别的广袤地域中,建立起具备共有心理认同的国家。

因为文化,是可以被人为塑造,改变的。

三,从历史到我们。

从二维到三维的世界观,是我们的视角从平视到仰视的过程。

从人与环境,自然,从人与人的对抗,到和谐共存,辩证统一。

历史不断前行,我们的认知,也在继续扩展。

人,地对立是二维世界观,加入“天”这个坐标值,就成了三维世界观,再加上“时间”,世界观就再次升级,跃迁为四维层级。

人的生命长度,能够拥有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何做到突破自身的生命长度,融入时间,以俯视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呢?

历史,就是时间。

华夏的祖先们,从口口相传,结绳记事起,就把对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不断记录,传承,以使我们的文化薪火相承,绵延不灭。

这些记录的后来者们,在延续观察记录的同时,又对前人的记录进行总结,归纳,继续传承。

这样的观察,记录,总结归纳,传承到了一个量级,就会有规律性的东西被提炼出来。

这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成了我们在时间的维度上,发现的规则,进而就形成了我们超越人群,空间,超越生命长度的超越的世界观,四维世界观。

所谓超越的世界观,就是从人自身出发,在外围不断的划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

这些同心圆被以家庭,学校,公司,地域,民族,国家,文明等命名,再继续向外扩张,伸展,突破人群定义,延伸到生命,自然,宇宙,最终融入时间。

站在人的角度,向外不断拓宽视野,带来的就是世界观的不断扩大,突破,升级。

站在时间的角度,向下观察,那个无数同心圆围绕的共同核心,就是规则。

这样的世界观,就是“天人合一”,这样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就是“道法自然”。

这,就是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历史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从来不会因我们的喜好,我们的叹息或庆幸,就停下它的脚步,就改变它的节奏。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今天的世界,已然快速发展,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这样的变化,对于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文明,国家,民族,乃至个人都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都是需要去认真思考自己在这个整体之中的定位的。

面对世界成为整体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时,我们如果觉得很难把控,很难做决断时,是不是能够试着从四维世界观的角度,在我们自己的历史中,寻找一些参照呢。

要寻找参照,就要对我们自己,对我们以外的诸多存在,以及对世界这个整体,作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别人,对世界的判断,还是以后再聊吧,当然各位看官也可以各抒己见。

至于我们自己,这里还是简单说一下吧,至少,我们可以有以下三个判断

1,我们自身的历史,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上古时期的“古国”,“王国”时期不说了,从进入封建文明时期起,由王公,到大夫,再到士族,到士民知识精英,一路随着权力阶层的变换,演化出朝代更迭的悲欢离合。

每一个权力阶层在位时期,又会细分出不同的朝代,以对应这个阶层的文化,这个时代的文明从发展,到成熟的不同阶段。

伴随着每一个文明阶段的生老病死,又会不断的有华夏的支系文化加入进来,为我们的文化添加新鲜血液,进而开启我们的下一个文明阶段。

那些消逝,湮灭的文明,所催生出的辉煌成就,又终将融汇进历史,成为我们的文化的一部分。

恕我直言,让那些只有几百年历史的民族,国家,文明对我们的历史进行评判,分析,恐怕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在他们的历史维度,世界观里,找不到可以对应的参照物。

我并不怀疑他们的理性,与力求客观,公正的心态,但是认知格局,世界观层级的差距,是很难用态度去改变的。

2,在我们的历史中,伴随着朝代,文明更迭的,是我们的体量越来越大,人口,地域规模不断壮大。

体量的扩张,有赖于生产力的进步,而要维持体量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组织力的不断升级。

在体量,生产力,组织力三者之间的的相生相克,相互作用下,就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头,是由王公,到大夫,再到士族,到士民知识精英的权力阶层的不断更迭中,成为权力阶层,拥有话语权的人群规模,人口基数越来越大。

另一头,出于追求稳定,规避风险的现实需求,随着交通通讯等条件的改善,权力不断的向核心集中。

通常我们认为,话语权被哪个阶层掌握,所谓“民主”就是实现到了哪一层。

没有话语权的民主,就是一个人给你发十张选票,又有何用?

如此,我们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一头是“民主”,一头是“集中”,两者齐头并进,终于在新中国交汇出“民主集中制”。

其实,仔细一想,所谓民主集中,不正是“王霸兼用”的升级版本么。

所谓中国的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朝代更迭里,简单重复“转圈圈”的说法,即便我们以最友善的心态,去揣度他们的目的,也只能说,“对于你们的不能理解,我们表示深深的遗憾”。

3,新中国是全新的文明阶段。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实行“全民民主”,这是顺应我们的历史发展进程的,也终将开启我们全新的文明阶段。

每一个权力阶层登上舞台,都有一个从觉醒,到发展,再到成熟的阶段。

觉醒,是需要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这就又关联到体量,生产力,组织力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群基数越大,要完成全面觉醒的难度就越大,所需要与之相辅的生产力,组织力的要求就越高。

眼下,我们正处于新旧文明交替,是在“旧力已去,新力未生”的阶段,我们所感受到的种种疑虑,困惑,正是源于此。

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该从何谈起呢?

前面说了,文化的最佳载体,就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就是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放眼世界,真正实现,完成“全民民主”的,还有谁?

如此,那些我们最不经意的日常,我们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恰恰是我们最该自信的地方,恐怕也会不幸的成为最让除我们之外的那些存在震撼,惊叹的所在。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四,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到力量三要素。

以上所说,都是我们站在人的这个视角,向上,向外观察的结果,那么,能不能向内,向下观察呢?

人,由细胞组成,再往内里深入,还可以不断细分为,分子,原子,量子…

还能不能继续细分?

至少目前还不能。

我们向外观察的终点,是时间,我猜想,我们向内观察的终点,也应该是时间。

以时间始,以时间终,无始无终,完成我们的认知格局,世界观的一个完整的闭环结构。

所谓终点,只是我们的一种认知,表述方法,因为时间本身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时间,就是我们的认知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进而,所有的这些细胞,分子,原子,量子,也是围绕着规则运转的一个个同心圆。

那么,能够让这些从量子,原子,到人群,国家,再到自然,宇宙围绕同一个规则中心运转的,又是什么?

所有的这些存在,有没有一个共性,让他们能够这样依循同一规则呢?

这个共性,就是组织。

所有的这些存在,包括人本身,都是组织体,没有什么“基本粒子”,或是“绝对真理”之类的东西。

是组织体,就要按照组织体的规则运转,就都会有自己的生老病死。

那么,在组织体的层面,即在更高层级的世界观层面,该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该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句话呢?

生产力,原本是说“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体为了维持自身运转,获取和转化资源的能力。

生产关系,原本是说“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体为了维持运转,而形成的各单元之间的组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社会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句话,我从上学时候起,就开始深深的纠结。

如果说,从辩证的角度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是可以相互作用的,那么不从辩证的角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么?

显然不是,如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并不对立,那么这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观察角度,又从何而来?

那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单纯的谈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我们在说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就要先从组织体的生存逻辑说起。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知道的,是这样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从细胞到个人,从国家到文明,无不身处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中。

竞争,是力量的较量,对比。

关于力量,我们有三种通行的说法,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1,“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就是人体组织各单元之间,完美,充分协调运作的结果,是组织力的体现。

2,“一力降十会”。

这个“力”,通常需要大量消耗资源而得来,是生产力的体现。

“会”,当然也是组织力的一种。

3,“身大力不亏”。

体量就是战斗力,不同体量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一边倒的碾压状态。

组织力,在我们的社会中,是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力,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在组织体中,是组织关系以及维持组织关系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把组织体之间的生存,竞争的逻辑,作一个推演:

无论个体,组织体之间的竞争,大体围绕资源的争夺展开。

无论是以“快”,还是以“力”见长,取得优势的个体,优先考虑的应该就是增加自己的体量,只有体量的不对等,才能将优势扩大为胜势,保持对资源的持续占有。

然而由于生产力的大小限制,和需要保持一定的快速反应能力,这个体量又不能无限的扩大。

于是,就出现了个体之间的联合行动,用团队的方式,去赢得竞争,团队之间资源共享。

越来越多的团队出现,就开始了以团队规模衡量的竞争模式。

与体量同理,团队的规模也不能无限扩大,团队之间沟通协调的能力大小,决定了团队规模的大小。

在日趋严重的生存竞争下,松散的个体团队联合方式,一变而为组织体模式,成为了以组织关系相连接的,具备明确分工的一个整体,这是组织关系,组织力的升级。

组织关系,组织力的升级,对生产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沟通,协调能力所额外消耗的资源。

体量的扩张,要求组织力的进步不断向前,避免在过大的体量内,因组织力的不足,导致整个组织体,系统崩溃。

生产力的进步,要求体量不断扩大,以增加对资源的占有量。

组织体的体量不能无限扩大,与上同理,这样,组织体之间就又再次联合。

接下来,就是组织力的再次突破,升级,开启新一轮的竞争。

如上,这里所作的,是对组织体的生存,发展逻辑,是对生产力,组织力,体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描述。

这样,就在生产力,组织力这两个变量之外,出现了第三个变量,“体量”。

如此,“力量三要素”产生,力量=生产力+组织力+体量。

构成力量的三要素之间,既有上面描述的正循环的关系,也有逆循环的关系,这个以后再讲。

所谓“力量三要素”,只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个角度,方式,大家觉得有用,不妨一试,觉得没用,也没什么。

毕竟,这个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成不变,牢不可破的。

五,总结。

结束之前,插一个嘴,有朋友问我关于宗教的问题,这个嘛,那就说一下吧。

宗教就是力量。

在我们的文明充分演化,推进之前,宗教起到的作用,就是用它抚慰人心的功能,建立起最低层级的人群组织模式。

有了组织,也就有了力量,然而宗教为了维持它低效的组织模式,又采用了限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方式。

宗教的这两种特性,就使得它往往在战乱时期,或权力阶层的弱势时期,也就是在缺乏有效组织力的时期,大显身手,大行其道,以作为社会组织力的有效补充。

但是一旦社会,或权力阶层度过了危险期,社会有效组织力回归时,宗教的角色,就被淡化,甚至被抛弃。

综观我们的历史,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好了,这文章写太长了,也是该结束的时候了,作个总结吧。

我们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绵延,所积累的存量,是极为惊人的。

从认知格局,世界观出发,我们该如何从历史中观照现实,面向未来

巨量的文化存量,加上我们的文化所拥有的几千年时间长度,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新生文明的起点。

如此,我们能够扩展的认知格局,和世界观,确实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我们自身的历史,判明我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定位,就很容易昏头昏脑,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被别人的格局,世界观带到沟里。

如此,就有了如下三个问题。

1,我们是谁?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总和,就是我们。

2,我们从哪里来?

追本溯源,拨开层层迷雾,文化,历史的正本清源,是我们的责任。

3,我们要去那里?

谁拥有最悠远的历史,文化,谁就拥有最大规模的人类生存,发展经验,谁就将最有资格为人类的未来,指明方向。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