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斷送六萬人性命,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斬過哪些名人?

1789年,對法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這一年的七月十四日,法國爆發了一場大革命,這場革命將統治了法國近半個世紀的波旁王朝拉下馬來,法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今天,我們可以在巴黎博物館裡看見一個沾滿鮮血的斷頭臺,這個就是處死法國最後一位國王的斷頭臺。說起來,這個斷頭臺還是路易十六自己發明的,他在發明這件刑具的時候是否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生命會斷送於此呢?歷史總是喜歡這樣開玩笑。在法國沒有斷頭臺的時候,所有的犯人都是被車裂而亡。約瑟夫覺得這種刑罰實在太殘忍了,就提出要換一種方式代替車裂。通過約瑟夫的遊說,其他議員同意了他的想法。有一次,約瑟夫偶然間看到巴黎木偶劇,他突發奇想,是不是可以依照這個製作刑具呢?經過與工人之間不斷的討論,約瑟夫製造出了斷頭臺。之後,他們用一隻羊做了實驗,效果很好,美中不足的是由於刀刃比較薄,容易捲刃。路易十六知道這件事後,召集所有工匠,親自進行改良設計,最終他也真的完成了改良,斷頭臺就此投入使用。路易十六的設計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個斷頭臺斬下了許多人的頭顱。

三年斷送六萬人性命,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斬過哪些名人?

但是,九個月後,法國大革命爆發了。經過啟蒙運動的影響,君權神授的觀點漸漸站不住腳,人們更多地相信三權分立,天賦人權。在大革命爆發之前,法國已經出現了很多新潮的思想。布里索便是先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里索一生頗有傳奇色彩。他以前是個不入流的律師,後來因為反對專制制度被送進監獄。在監獄度過一段日子後,布里索前往了當時比較先進的英國,在英國成為一位自由撰稿人。離開英國後,布里索又去了美國。這段漂泊多國的日子使布里索的思想逐漸豐富。他覺得法國的專制制度應該被埋進墳墓,自由平等才是未來的趨勢。於是,布里索決定回國,並加入了雅克賓派,成為吉倫特派的領袖。在大革命成功之後,布里索的聲望與日俱增,甚至連羅伯斯庇爾都要敬他幾分。後來因為布里索與羅伯斯庇爾之間分歧太多,政治鬥爭失敗的布里索也被送上了斷頭臺。

三年斷送六萬人性命,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斬過哪些名人?

這位羅伯斯庇爾在大革命期間也是響噹噹的一個人物。他早年家境貧寒,父親因為母親的去世離開了他,這就造成了他日後刻薄、跋扈的性格。雖然有著悲慘的童年,但羅伯斯庇爾還是努力生活,成為了律師,參加大革命後,又成為了雅克賓派的掌權人之一。在他掌權之後,性格缺陷就開始暴露出來。他拒絕一切反對聲音,認為自己才是最正確的,對反對者大肆屠殺,這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熱月政變後,他和布里索一個下場--被送上斷頭臺。他被送上斷頭臺的那一刻是否會想起布里索呢?

三年斷送六萬人性命,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斬過哪些名人?

學術界對法國大革命的結束時間一直存在爭議。目前主流聲音是熱月政變其實說明法國大革命是失敗的。當時掌權的雅克賓派不停的內鬥,雅克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又實行恐怖政策,國內人心惶惶,隨後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克賓派的統治,這顯然還沒有完成大革命的目標。為了鞏固政局,很多之前被逮捕的先進人士被釋放。隨後,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開始實行軍事獨裁。現在大家對拿破崙的看法仍然沒有統一。有人認為他是革命的背叛者,有人認為他是法國的英雄。不管怎樣,拿破崙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他保護了法國不被侵略吞併,擊敗了反法聯盟,迫使歐洲其他國家承認了法國的地位。

法國大革命的重要之處不僅是對法國,對全世界也一樣。通過這次革命,封建主義遭到極大的打擊,下層階級打破上層階級的特殊性,人人平等的口號傳遍歐洲。作為一次自下而上的革命,它鼓舞了各國人民同封建主義做抗爭。鮮血斑駁的法國斷頭臺在博物館接受無數人的參觀,他見證了法國最後一位君主生命的消逝,見證了赫赫有名的雅克賓派領袖羅伯斯庇爾的死亡。無論是有名的,還是無名的,在這個斷頭臺上都是平等的。現在大家看到這個斷頭臺更多的是懷著敬畏之心,懷著對歷史的尊重。


三年斷送六萬人性命,法國大革命斷頭臺斬過哪些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