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系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他出身名滿天下的潁川荀氏家族,是“荀氏八龍”之一濟南相荀緄的兒子,早年間就因有“王佐之才”而聞名鄉里。時冀州牧韓馥遣騎迎之,乃從馥。

不久,袁紹奪馥位,也待荀彧為上賓。但荀彧觀察袁紹的言行,料其不能成大業,乃於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從袁紹處投奔曹操。曹操與他言談後高興地說:“吾之子房也。”即授奮武司馬。當時荀彧年僅29歲,但36歲的曹操卻對他敬愛有加,執禮甚恭,使得曹營眾將頗為不滿。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但荀彧很快就讓所有人閉上了嘴,並且恭敬的稱他“荀彧先生”。那麼荀彧究竟都有哪些貢獻呢?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荀彧最先提出了迎奉天子的建議

建安元年夏秋之際,荀彧在兗州向曹操提出建議,奉迎漢獻帝,並舉出了晉文公重耳和漢高祖劉邦的例子,說道:“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操從之,乃遣揚武中郎將曹洪將兵去洛陽奉迎獻帝,從而開啟了“奉天子以討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的開掛生涯。

官渡決戰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許多關鍵時刻,荀彧多次出謀獻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官渡之戰中,戰前有人畏懼袁紹實力強大,荀彧卻說:“紹兵雖多而法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此數人者,勢不相容,必生內變。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擒也。”從而,堅定了眾人決戰的信心。當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月餘,軍糧耗盡時,又是荀彧寫信勸說:“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曹操從其言,果斷堅持下去,採用火燒烏巢的奇計,取得了官渡決戰的勝利,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多次留守許都,後方事務井井有條

荀彧投靠曹操後,立即推舉了一批又一批智能之士,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荀攸、鍾繇、郭嘉、戲志才等,都成了曹魏政權中的棟樑之臣。這其中有些人的才智謀略甚至在荀彧之上,比如鬼才郭嘉。但荀彧依然毫不避諱的向曹操推薦,絲毫不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地位。同時,曹操每次征伐在外,許都軍國大事總是交荀彧籌辦,而且辦得很好,免除了後顧之憂。由於荀彧的傑出貢獻,被封為萬歲亭侯。操以女安陽公主嫁給荀彧之子荀惲為妻。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南征孫權,荀彧去前線慰勞,病死於壽春(今安徽省安壽縣),時年50歲,諡日敬侯。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曹操空器殺荀彧,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不過,說句題外話,也有人從忠於漢室、貶低曹操的角度,杜撰了“曹操以空器殺荀彧”的故事,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據說,建安十七年初,董昭等人密謀奏請獻帝封曹操為魏國公,加賜九錫。一切準備就緒,最後卻因荀彧的反對而耽擱了下來。曹操聽說之後,內心非常痛恨,於是派人給荀彧送去自己饋贈的食品,荀彧打開一看,器皿空空如也,於是推測曹操有殺己之意,飲藥而死。堂堂荀彧,有王佐之才,閱事無數,見到一個空盒子就自殺,天下怎麼可能有如此邏輯。

荀彧年僅29歲,又曾投靠袁紹等人,為何曹操等人尊稱“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