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民窟到千萬富翁再到突破人類極限,這位非洲兄弟開掛了。

“我覺得我的馬拉松成績可以突破2小時。”

這是埃魯德·基普喬格2年前的豪言。2019年10月12日,他用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做到了。

  • 此前,科學家曾經預測:人類要在馬拉松比賽中跑進2小時,大約會在2075年出現。
從貧民窟到千萬富翁再到突破人類極限,這位非洲兄弟開掛了。

那時,1984年出生的基普喬格應該已經年過90了。

但這位統治了當今馬拉松的王者卻一直堅信,自己會是世界上第一個跑進2小時大關的運動員。當然,不是在自己已經年過耄耋的時候,他渴望現在就將人類帶進159時代。

雖然國際田聯並不承認這個成績,因為這並不是一項正式的馬拉松比賽。所謂的“全馬破2”是一種簡稱,嚴格表述的話,基普喬格是“在類似實驗室的環境中,在種種精心營造的有利條件下,驗證了人類能夠在2小時以內跑完42.195公里的距離”。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場馬拉松,會有維也納公園如此完美的坡度、溫度、溼度、氣壓、空氣質量;會給選手提供地面激光示意;會允許私補進場騎自行車進行補給;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兔子”(配速員),能夠帶著基普喬格跑全程,更不用提41個“兔子”接力,給他排成前5後2的“渦流”空氣動力學陣型。

但毋庸置疑的是,基普喬格再次書寫了人類歷史,正如他賽後重申的那樣:“我想激勵人們並向他們證明,他們沒有極限!”

基普喬格現年34歲,是當今最優秀的馬拉松選手和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子馬拉松冠軍。2018年9月16日,基普喬格在柏林馬拉松以2小時1分39秒奪冠並創造了新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從貧民窟到千萬富翁再到突破人類極限,這位非洲兄弟開掛了。

從貧民窟到千萬富翁

1984年11月,基普喬格出生在肯尼亞西部的南迪縣(Nandi)的一個村莊裡,這是一個距離“世界跑步之都”埃爾多雷特(Eldoret)只有幾十公里的窮鄉僻壤。

基普喬格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過的。他的母親是一名幼兒園老師,父親則在他小時候就不幸辭世。16歲時,基普喬格跟大多數的肯尼亞孩子一樣,早早的輟學,在一家奶牛廠做小工,幫忙擠牛奶補貼家用。

但與其他孩子不同,基普喬格從小就有一個奔跑的夢想。如果說這個夢想的來源,可能是他同村的前輩,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3000米障礙跑銀牌得主帕特里克-桑。

後來,桑在家鄉舉辦跑步賽事,他找到桑,希望進入他的跑步訓練營。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桑就成為了他的教練,直到現在。

就這樣,他跑到了全國舞臺,跑到了世錦賽,跑到了奧運會;然後,他從3000米和5000米的賽場轉戰馬拉松……接下來的故事,他要“破2”,完成一件人類不可能做到的事。

從貧民窟到千萬富翁再到突破人類極限,這位非洲兄弟開掛了。

通常情況下,那些“貧民窟的百萬富豪”在成功之後會選擇一個相對優渥的環境繼續奮鬥,但擁有千萬美元身家的基普喬格並沒有,他選擇在埃爾多雷特最普通的訓練環境下堅持他熱愛的跑步。

按他的話說,“那裡有最適合跑步的氛圍”。

家鄉的簡陋環境卻是基普喬格的“天堂”。

相較童年,他唯一的改變,只是他已經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幾十公里之外的埃爾多雷特,這個肯尼亞“長跑之鄉”,以便將自己徹底投入到奔跑當中。吃飯,睡覺,跑步,三點一線。基普喬格卻說,“我喜歡這樣的生活,這種生活給了我現在的一切。”

一路走來,對於不斷突破極限的基普喬格,與光輝相伴的,是清苦,他的野心和純粹,都恰到好處。

每一次站在歷史的頂端,他想要的,是突破歷史,哪怕這一次也是一樣。“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跑進兩小時,我希望能在正式比賽中跑進兩小時。”吉普喬格在這次賽後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