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在中國歷史上,皇權更迭方式大致可歸為兩類:一類是“順取”,即按上一任皇帝遺詔、合理合法地君臨天下;另一類則是“逆取”,即以篡位、修改詔書等非法形式登上寶座。秦二世胡亥便是以逆取的方式非法地獲得了大秦江山,然後又將它葬送在歷史的洪流中。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一、宦官趙高的憂患

公元前210年9月10日(農曆八月十一),“千古一帝”秦始皇突然病逝在出巡途中。當時,他的車駕所在地是沙丘(今河北廣宗縣境內)。皇帝駕崩,都城尚遠,這是導致王朝根基不穩的大事。當時,隨侍在始皇左右的人有左丞相李斯、宦官趙高,還有秦始皇的第十八子——胡亥

病逝以前,秦始皇預見自己可能命不久矣,為了保證在自己死後不至於出現皇權鬥爭,他親自寫下詔書,下令遠在長城以外、被罰隨蒙恬將軍一起戍守邊疆的大兒子扶蘇火速回咸陽繼承王位。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扶蘇是始皇最深愛的兒子,他有心培養此子為皇位繼承人,但遺憾的是,扶蘇雖然機智聰穎,但生就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他父親卻是忠實的法家擁護者,講究的是嚴刑治亂世、峻法保江山。父子二人經常因此而起爭執。在“坑術士”一事發生後,扶蘇為儒士仗義執言,惹惱了始皇,扶蘇這才被攆到了邊疆。始皇此舉並非一味懲戒——大將蒙恬為人堅毅果敢,且是自己最倚賴的大臣,讓扶蘇與他一起鍛鍊幾年,一來可以促進二人感情,日後自己有個三長兩短,蒙恬可輔他坐穩皇位;二來戍守邊境幾年,見慣了刀光劍影,扶蘇過度仁厚的毛病也許可以有所改變。

胡亥在秦始皇的兒子裡也算出色,不過他出色的地方在於,他對享樂有獨到的見解。始皇生平最後一次出巡時,胡亥也被迫隨行。他本來不想隨從——嚴厲的父親出巡以後,自己在咸陽恰好落得逍遙自在——但父命難違。父親病逝對胡亥的打擊也頗大,但傷心之餘,更有狂喜——身為始皇寵信的趙高

竟在始皇離世後主動找上了胡亥,動員他去搶原本屬於扶蘇的皇位。

在這場逆取陰謀中,趙高徹底地表現出了一個陰謀家需要具備的各種特質——心狠手辣、眼光獨到。他心不狠,地位便不穩固;他眼光不獨到,便沒有後期的“指鹿為馬”。

趙高是被父親連累而遭宮刑的。在秦朝王宮做了奴隸以後,自然受到了頗多凌辱。為了擺脫窘迫的生活,他施展察言觀色的本領,以騙取主子的信任。侍奉秦始皇時,趙高為投其所好,苦研法律。秦始皇聽說他精通刑獄法令後,便將其提拔為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這是可以掌管皇帝車馬並能自由出宮的官吏。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自然得到不少慈愛,趙高便千方百計地去接近胡亥。因其本有學識,胡亥又不討厭他,秦始皇便命他與胡亥每日共起居——贏得了父親的好感,又獲得了兒子的信任,趙高控制大秦王朝的先期條件已然成熟。

秦始皇巡遊期間,趙高身為主管皇帝車馬乘的中車府令,自然在隨行之列。皇帝駕崩的時候,趙高與李斯皆在身邊,因此,他們都對詔書內容非常清楚。鑑於皇帝在外駕崩,太子又沒有正式確立,為了預防權力真空引發動亂,老成的左丞相李斯全面封鎖了皇帝去世的消息,下令車隊急速趕回咸陽。他們將皇帝的屍體放在一輛車子裡,放下厚厚的車幔每日照常送水送飯,並讓一個太監坐在車中,批閱答覆大臣們的奏章。

李斯的做法其實是為了大秦著想,但趙高卻敏感地利用了這一時機——他深知,扶蘇是真的有本事且深信蒙氏兄弟;而在朝廷中,自己是投機取巧才獲得皇帝欣賞的,而蒙氏兄弟一向厭惡他卑劣的人品。趙高曾經犯下大罪,蒙毅因此將他判處死刑,要不是秦始皇看他機敏特赦了他,他早已死於鬧市街口。這件事對趙高觸動非常大。一旦蒙氏回朝,扶蘇登基,自己終將被免職。這對於見過貧賤、享過榮華的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打擊。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對趙高來說,卑賤是最大的恥辱,貧困則是莫大的悲哀——眼下是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他暗暗定下陰謀——扣下遺詔,篡改內容,獲得李斯支持,立胡亥為太子,藉此保持自己的榮華富貴!

二、趙、胡、李“三人同盟”的結成

隨後,趙高便去找了胡亥,密謀勸胡亥篡奪皇位。此時胡亥並沒有完全喪失人性,他甚至考慮到了“不義、不孝、不能”三點:“廢長兄而立幼弟,這是不義;不服從父親的詔命而懼怕死亡,這是不孝;自己才能淺薄,依靠別人的幫助而勉強登基,這是無能。”他明確地告訴趙高: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勢必不服,一旦天下大亂,不但我自身會遭殃,國家也會滅亡。

但趙高攻心之術甚強:“始皇已死,諸公子與蒙氏兄弟又不在身邊,大權都在你我與丞相手中,一切安排都取決於我們三人的意志。我們兩人都願意幫助你——你難道不明白統治別人與受別人制約不能同日而語的道理嗎?自古以來,做大事的人不能拘泥於小節,不能錯失時機。商湯時期,周武王殺了無道紂王,天下人反而誇他們是仁義之師;衛國君主殺了他的父親而自立,大家都稱他是有道德的人!”

此時的胡亥畢竟缺乏真實的政治歷練,在趙高的歪理與皇位的誘惑下,他自然動搖了。接下來,趙高又用同樣的方法說服了李斯。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畢竟不是未混過政界的小兒,針對他的說服工作格外困難,而趙高使用的攻心辦法,就是將李斯與蒙恬比,說他不如蒙恬。對心高氣傲、熱愛投機的李斯來說,趙高的說服明顯起了作用。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就此,以胡亥為中心,趙高為主導、李斯為推力的“沙丘篡權”正式形成。

在這個關係秦朝存亡興廢的關鍵時刻,胡亥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若胡亥不動心的話,趙高就算再心急,他的篡權陰謀也不可能成功。此時,陰謀家與投機者結成了同盟。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假傳詔書,立胡亥為太子,賜死長子扶蘇。

三、針對皇族展開的大屠殺

趙胡李同盟結成後,對大秦江山造成徹底震動的,是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而不斷進行的大屠殺。

登基以前,胡亥便下手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蘇——為了讓皇位坐得穩些,胡亥與趙高、李斯一起偽造了詔書,送到了在邊境戍守的扶蘇、蒙恬處。在假詔書中,斥責扶蘇與蒙恬戍邊十幾年,非但未曾立下戰功,反而屢次上書,肆意非議朝政,並逼二人自殺。

扶蘇接到假詔書以後,心中自然明白,這絕非父親旨意,定是朝中發生鉅變。蒙恬主外事,蒙毅則為內謀,號稱“忠信”,是始皇在朝中最為信賴的一文一武。在咸陽時,蒙恬出則陪始皇同乘一車,居內則侍從秦始皇的跟前,自己戍守邊疆幾十年,手握30萬精兵,秦始皇從未有過懷疑,為何此時突然下詔逼死?他苦勸扶蘇切不可輕生。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但扶蘇為人仁義——此時的仁義看起來更像是迂腐,他不願背禮,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隨後自殺於上郡軍中。蒙恬雖據理力爭,不肯自裁,但在被投入陽周(現在陝西子長北)監獄中後,聽聞弟弟已被下獄,胡亥登基,李斯、趙高受寵,知自己時日無多,便於獄中吞藥自盡。

扶蘇死後,胡亥最大的政敵便剷除了。車隊到達咸陽後,秦始皇發喪、胡亥繼位,是為二世皇帝,趙高升為郎中令,掌握了皇帝近衛的兵權。

害死哥哥扶蘇、大臣蒙氏兄弟,胡亥的皇位坐得就心安了嗎?事實告訴我們,他坐得依然不安——皇位來歷不明,自然擔心兄弟姐妹們來搶,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將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處死。

對於此事,史書並沒有給出明確記載,但十有八九也是趙高所謀劃——胡亥只管享樂,他在政治思想上根本不可能想得那麼遠,不然後來他也不可能被趙高毒死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剷除其他競爭對手雖然是胡亥暴政的直接體現,但是對於一個強大的帝國來說,死了十幾個日常不管政事的皇子皇女根本不至於動搖國之根本。真正讓大秦走入衰敗的,是接下來的屠殺大臣行動。

四、 從屠殺開始成為傀儡皇帝

對大臣痛下殺手一直是中國歷史中一個頗具劃時代意義的舉動: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種內部大清洗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新皇權威不會被挑戰,另一方面則是為提拔自己的親信騰出空間。但之所以僅胡亥時期的屠殺動搖了國之根本,是因為他不僅屠殺了身在權力中心的大臣,甚至連身在地方的小臣子們也進行了清洗——沒有區別對待,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你是始皇帝時期的臣子,你就必死無疑了。

在大清洗開始以前,趙高的陣前動員必然是免不了的:“皇上,這些大臣與地方官都是先帝提拔的,他們對你的感情不深厚,留著他們始終是個禍患——將他們全殺了,再扶植您自己的人,他們便會絕對效忠您。這樣一來,您的威信就提高了,您的皇位坐得就更穩了!”你看他似苦口婆心,你看他似忠臣錚錚,實則是在大秦原本就羸弱的機器上,再卸下一顆顆螺絲釘。

但秦二世可意識不到這些,一道道聖旨下去,一個個臣子死去,一時間無數人頭落地。經過這次大清洗以後,秦朝初建時期的官員被屠殺得不剩幾個了。

五、趙高新勢力的崛起

趙高將自己的親信一個個地安進了秦朝的心臟地帶,他的兄弟趙成升至中車府令,他的女婿閻樂是都城咸陽的縣令,其他朝中要職也全部是趙高的黨羽——這些新被提拔的官員的確感恩,只不過,他們感恩的對象是趙高,而非秦二世胡亥——趙高實際上將年輕無為又無知的胡亥當成了擴張自我權勢的工具而已。

大殺戮以後,大臣之中再無敢勸諫與願勸諫者,胡亥的政治才能之低在這一時刻體現得淋漓盡致——除了趙高,他沒有任何親信,讓臣子之間相互制約的基本道理他都不懂,而一個有龐大野心的臣子永遠都是導致王朝動盪的關鍵性因素。

此時,趙高又出言相勸:“天子之所以稱貴,就是因為他高高在上、深居九重,只讓群臣聽其聲,但不見其面。從前先皇在位時間長,群臣無不敬畏,所以即使每天與群臣見面,他們也不敢胡作非為、妄進邪說。現在陛下年輕又剛即位,對各類事情未必精通,若當場處理朝政,萬一處置有誤,便會被臣子抓住把柄,有損您的聖明。所以,您大可不必臨朝與臣子相見,只管深居宮禁,其他事情由我和侍中來處理就行了。”

胡亥原本就沒有治國之才,更沒有治國之心,趙高的建議深合其意。於是,他從此深居宮中,每日飲酒作樂,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各地風雲四起、動亂不斷,他也絲毫不知,只聽趙高時時報平安。一年多以後,胡亥完全被架空,成了傀儡皇帝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六、二世亡,秦朝滅

對於傀儡的存在,趙高依然不放過——他的夢想是建立趙家天下。為此,他上演了一場“指鹿為馬”的醜劇——直到這一天,胡亥才發現,自己已是身在危難之中,他再愚鈍,也已經嗅到了空氣中瀰漫的血腥之氣。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最後時刻終於到來。趙高的女婿閻樂與另一官員一同進入望夷宮,以箭射胡亥的帷帳。胡亥怒不可遏,他大聲呼喊近侍,但卻沒有人上前格鬥——此時,陪伴他的只有一名宦官。胡亥此時竟然還怪罪對方:“事情到了這種地步,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宦官惶恐地回答:“我怎麼敢說?正因為我不敢說,才能保全性命,若我說了,早就被您殺掉了,哪裡還能活到今天!”

此時,閻樂走到胡亥跟前,說道:“您驕橫放縱,濫殺無辜,所有人都背叛了您,您還是自行了斷吧!”二世說:“我能見丞相嗎?”

“不行!”

“我只想得到一個郡稱王就行了。”

“不行!”

“讓我做萬戶侯也行!”

“不行!”

“那我願與自己的妻子兒女一起做普通百姓!”

落魄君王尤其可憐,但閻樂卻絲毫不為所動:“我奉丞相之令,代天下百姓殺您,您再多說也無益處!”

隨後,閻樂命其下屬進攻,秦二世胡亥自殺。

看秦王朝是怎樣由盛轉衰、自取滅亡——秦二世最後的呼喚


總結:

胡亥的死亡其實代表了秦朝的滅亡,雖然隨後秦朝又有子嬰上陣,但那畢竟是傀儡皇帝,拯救不了秦王朝將傾的大廈。想秦始皇千古英雄,建立起偌大的王朝,結果卻斷送在秦二世手中。我們不能不說,胡亥的一生是一個悲劇——從篡權到被殺,他的悲劇就如他所說的那樣:

無義,無孝,無能,天下勢必大亂。

秦始皇任用趙高是引狼入室,秦二世重用趙高,則進一步加快了秦朝滅亡的步伐。可以說,秦王朝的衰敗是由秦皇父子兩代積累而成,而非胡亥一人所為,而胡亥因不懂政事,被趙高所操縱,這也直接導致了他日後的悲劇結局。

可以說,始皇帝是立國者的一面鏡子,二世則是亡國之君的另一面鏡子,這有著絕對的因果關係——如果說發生在秦始皇時期的各種大型工程是在增加秦王朝毀滅的幾率的話,那麼,發生在秦二世時期的殺戮則是完完全全的拆臺——在這次清洗之後,秦國法度被完全打碎,始皇時期歷時多年形成的各種制度成了擺設。官吏們開始肆意盤剝百姓,乃至民不聊生,終於引發了摧毀大秦帝國的起義風暴。千古帝國秦王朝就此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