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春秋时期,根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在荆山(现在的湖北襄阳南漳境内)寻得一块玉石,献给了楚厉王,王室工匠鉴定后认为是一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是欺骗钱财的,砍掉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继位后,卞和不死心仍献玉石,鉴定结果仍然是石头,楚武王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楚文王继位后,卞和在荆山下抱着玉石哭泣,三天三夜不止,文王派人询问,他说,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了双脚而痛哭,而是宝石被称为石头,自己还得了欺诈的罪名,所以哭泣。楚文王派工匠解剖玉石,果然是宝玉,文王以卞和的姓氏"和"命名玉石为——"和氏之璧"

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秦国统一六国,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命令宰相李斯招能工巧匠雕刻和氏璧,上书李斯所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君权神授,永久昌盛"。和氏璧随即成为传国玉玺。

传说秦始皇28年,巡游洞庭湖,风浪滔天,大船将倾,投玉玺于湖中,居然马上风平浪静了。始皇帝36年,也就是秦始皇死前一年,有人将玉玺又献给了秦始皇。

汉高祖刘邦率先攻破咸阳,秦王子婴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后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玉玺也成为汉王朝的传过玉玺,代表了汉王朝的国祚,权利的象征,拥有它必定能够安邦定国。

三国时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来自江东的孙坚也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孙坚勇猛,董卓下令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先锋官孙坚迅速占领洛阳城。孙坚手下在清理皇宫废墟时,军士在建章殿前一口井中打捞上来一具女尸,因为井底阴暗,女尸并未腐朽,军士在女尸怀中锦囊中就发现了传国玉玺,就禀报给了孙坚。孙坚得到玉玺后,直接藏了起来,这是为何呢?

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首先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汉室衰微,诸侯并起,汉王朝迟早灭亡,各路诸侯都有可能最后成为帝王。孙坚此时得到传国玉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上天眷顾,自己可能成为九五之尊。不过这个梦做得有点早了。

其次玉玺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拥有了玉玺就可以号令天下,这是一次严重的误判,在东汉末年,是谁的武力雄厚谁才是老大,玉玺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第三,为什么孙坚不把玉玺交给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绍?袁绍的情况和孙坚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诸侯,都对汉王朝虎视眈眈,孙坚怎么可以便宜袁绍,与其交给他不如留在自己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袁绍了解到情况后,质问孙坚,孙坚否认,并发誓:"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最终得到玉玺后,孙坚急匆匆准备回到江东,准备积蓄力量,一统天下。这一切都瞒不过袁绍的眼睛,他暗中派人给刘表送信,刘表在孙坚路过荆州时派人截击,部队损失严重。孙坚更是在报复刘表的战斗中被刘表的部将黄祖射杀,真正应了自己撒谎的誓言。

可怜一世英名的孙坚,把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玉石,当做宝贝,须知实力才是第一位的。

孙坚死后,孙策刚刚成年,部署人少将少,只好待在袁术(袁绍的同父异母兄弟)的账下拼死拼活,根本没有出头之日。在孙坚祭日时,孙策和周瑜相遇。应该是彻底分析了当时得情况,觉得玉玺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第二天,孙策谎称要替自己的舅舅报仇,向袁术借兵5000,袁术怎么肯呐!这时,孙策把传国玉玺献上,玉玺的"背锅侠"出现了,袁术居然答应了,原来他也是做皇帝梦的诸侯之一。孙策利用到手的5000兵马,奠定了三国鼎立之一的东吴政权。

公元197年,根据当时的谶文:"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认为就是自己,况且玉玺在握,于是在寿春称帝,结果是众叛亲离,孙策、曹操、吕布等都攻击袁术,最终走投无路,急火攻心而死。

这个传国玉玺真的是害人不浅。

明知传国玉玺可能带来灾难,孙坚为什么还抱着传国玉玺不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