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自私

催了好几遍,孩子还不去洗脸。

“洗不洗脸?!不洗,你就自己在家待着。”说着,我拿着钥匙就要开门下楼。孩子急得哇哇叫,好像这样我才能解气。

我今天休息,只是在楼下陪她玩一会儿而已。而且我也没有洗脸,但她不洗脸,我却很生气,我觉得我说了她就得听。

威胁是最常用的办法。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不收拾,我威胁着要扔掉她的玩具;不洗手,不让吃饭;不刷牙,会恶狠狠地吓唬她,牙齿会变黑,会掉,要拔掉,会疼的吃不了饭……

一句句恶狠狠的话,完全就是自动的,明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但感觉不吓唬住她不痛快。

自从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自私

在愤怒的状态中,我完全没法体会到我是在爱她,想让她保护她的牙齿,她的健康。我只觉得我不爽,我不痛快,听我的,才是我要的。

刚满3岁的时候送她去幼儿园,要么哭的很激烈,要么两眼无神。宁愿去打针也不上幼儿园。勉强上了一周,我们把她接回来。

过后我们俩反思,她那么不情愿为什么还非得送她去上幼儿园?

因为别的孩子三岁都上幼儿园了,有的更小。因为别的孩子都会背诗,写字了,有夸耀的资本。有人问孩子三岁多了还不上幼儿园,自己觉得脸上挂不住。

很多发脾气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感觉到我是爱她,我只是在控制她,让她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办,只是在让自己省心,省劲,省事儿,只是在让自己痛快。

自从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自私

一个女孩回忆童年,因考试差了,父亲拉着她去看站街女,并恶毒地诅咒:不努力,这就是你以后的生活!

一个已经发育的女孩,因为犯错会被父母扒光了衣服打。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屈辱的感觉会令她更加上进。

打骂、威胁、诅咒是处理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蠢、最自私的方法。

自己有了孩子,仿佛看到当年父母对自己的管教。这是一种恶的轮回。当年被打的孩子长大了,接着去打自己的孩子。

自我处境的合理化,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孩子的童年在精神上是痛苦的,面临的内心冲突是常人无法理解的,欲望和能力相差很大。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成年后会把5、6岁之前的事儿忘掉。因为人对痛苦最擅长的处理方式,就是忘却和掩盖。

即使偶尔记住了某些痛苦的经历,也会用“这是为了你好”,一遍遍的进行自我麻醉。这成为了那些童年遭受粗暴对待的人,能活下来的支撑和理由。

这些痛苦虽被忘记,但身体却还记得,形成了人格神经症。

孩子的到来,上一个轮回(旧景)重现。你在愤怒中怎么对待孩子,就是你在当年是怎么被对待的。

认同是一部分人的解决办法,这些神经症被包装成了领悟,被合理化掉了。“我终于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就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还有就是想改变的。但改变是困难的。

为了对抗老一辈的观念,做和他们不一样的父母。我读了过去30年加起来都没读过的这么多书,当年高考都没有这么认真过。

我们俩没事儿就自己给自己做精神分析,想改变这些莫名的愤怒,消除之前的阴影。即使这样,还很难做到对孩子不打不骂,不焦虑,不急躁。

这些被遗忘的痛苦就像定时炸弹,总是在相同的情景中爆炸。在愤怒中,人都是自私的,为了你好,那就是为了安慰自己。

以前以为我要尽一切努力教育好孩子。现在才明白,是孩子给了我们再一次成长的机会。

父母只有做好自己,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