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自私

催了好幾遍,孩子還不去洗臉。

“洗不洗臉?!不洗,你就自己在家待著。”說著,我拿著鑰匙就要開門下樓。孩子急得哇哇叫,好像這樣我才能解氣。

我今天休息,只是在樓下陪她玩一會兒而已。而且我也沒有洗臉,但她不洗臉,我卻很生氣,我覺得我說了她就得聽。

威脅是最常用的辦法。玩具扔得到處都是,不收拾,我威脅著要扔掉她的玩具;不洗手,不讓吃飯;不刷牙,會惡狠狠地嚇唬她,牙齒會變黑,會掉,要拔掉,會疼的吃不了飯……

一句句惡狠狠的話,完全就是自動的,明知道自己做得過分了。但感覺不嚇唬住她不痛快。

自從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自私

在憤怒的狀態中,我完全沒法體會到我是在愛她,想讓她保護她的牙齒,她的健康。我只覺得我不爽,我不痛快,聽我的,才是我要的。

剛滿3歲的時候送她去幼兒園,要麼哭的很激烈,要麼兩眼無神。寧願去打針也不上幼兒園。勉強上了一週,我們把她接回來。

過後我們倆反思,她那麼不情願為什麼還非得送她去上幼兒園?

因為別的孩子三歲都上幼兒園了,有的更小。因為別的孩子都會背詩,寫字了,有誇耀的資本。有人問孩子三歲多了還不上幼兒園,自己覺得臉上掛不住。

很多發脾氣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感覺到我是愛她,我只是在控制她,讓她聽我的,按我說的去辦,只是在讓自己省心,省勁,省事兒,只是在讓自己痛快。

自從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自私

一個女孩回憶童年,因考試差了,父親拉著她去看站街女,並惡毒地詛咒:不努力,這就是你以後的生活!

一個已經發育的女孩,因為犯錯會被父母扒光了衣服打。因為他們覺得這種屈辱的感覺會令她更加上進。

打罵、威脅、詛咒是處理問題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蠢、最自私的方法。

自己有了孩子,彷彿看到當年父母對自己的管教。這是一種惡的輪迴。當年被打的孩子長大了,接著去打自己的孩子。

自我處境的合理化,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的活下去。

孩子的童年在精神上是痛苦的,面臨的內心衝突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慾望和能力相差很大。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成年後會把5、6歲之前的事兒忘掉。因為人對痛苦最擅長的處理方式,就是忘卻和掩蓋。

即使偶爾記住了某些痛苦的經歷,也會用“這是為了你好”,一遍遍的進行自我麻醉。這成為了那些童年遭受粗暴對待的人,能活下來的支撐和理由。

這些痛苦雖被忘記,但身體卻還記得,形成了人格神經症。

孩子的到來,上一個輪迴(舊景)重現。你在憤怒中怎麼對待孩子,就是你在當年是怎麼被對待的。

認同是一部分人的解決辦法,這些神經症被包裝成了領悟,被合理化掉了。“我終於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了”就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還有就是想改變的。但改變是困難的。

為了對抗老一輩的觀念,做和他們不一樣的父母。我讀了過去30年加起來都沒讀過的這麼多書,當年高考都沒有這麼認真過。

我們倆沒事兒就自己給自己做精神分析,想改變這些莫名的憤怒,消除之前的陰影。即使這樣,還很難做到對孩子不打不罵,不焦慮,不急躁。

這些被遺忘的痛苦就像定時炸彈,總是在相同的情景中爆炸。在憤怒中,人都是自私的,為了你好,那就是為了安慰自己。

以前以為我要盡一切努力教育好孩子。現在才明白,是孩子給了我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

父母只有做好自己,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