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殘 · 雨洗山根圖


藝文雅趣 | 髡殘 · 雨洗山根圖

髡殘(1612-1692),明末清初畫家。俗姓劉,出家為僧後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與石濤合稱“二石”,又與朱耷、弘仁、石濤合稱為“清初四畫僧”。好遊名山大川,後寓南京牛首山幽棲寺,與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畫山水,師法王蒙,喜用幹筆皴擦,淡墨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佈置繁複,蒼渾茂密,意境幽深。善書法,能詩。存世作品有《層巖疊壑圖》《臥遊圖》《蒼翠凌天圖》等。

四僧是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史上名噪一時的繪畫流派,由於畫派成員石濤、八大山人(朱耷)、髡殘和弘仁皆為僧侶,故名四僧。


藝文雅趣 | 髡殘 · 雨洗山根圖

髡殘《雨洗山根圖》(局部)


髡殘的繪畫以山水畫聞名,其山水畫章法穩妥,繁複嚴密,鬱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勝,而於平凡中見幽深。筆法渾厚,凝重、蒼勁、荒率,善用雄健的禿筆和渴墨,層層皴擦勾染,筆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滯,禿筆而不幹枯;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並以濃墨點苔,顯得山川深厚,草木華滋。他的作品以真實山水為粉本,具有“奧境奇闢、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藝術境界。

其中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多從王蒙變化而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透潤沉著的淺絳設色,又近黃公望之法。此外,他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師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幷蓄,博採眾長。可能同為畫僧的緣故,他非常推崇巨然,曾題畫雲:“年來學得鉅公禪,草樹湖山信手拈。最是一峰孤絕處,晴霞齊映蔚藍天。”


藝文雅趣 | 髡殘 · 雨洗山根圖

髡殘《雨洗山根圖》(局部)


髡殘雖好學古人,但並非一味仿古,而是在學古的基礎上,“變其法以適意”,並以書法入畫。黃賓虹把髡殘山水畫的特點概括為“墜石枯藤,錐沙漏痕,能以書家之妙,通於畫法”。
  髡殘的畫藝於40歲之後開始成熟。清順治十一年(1654),髡殘已42歲,他再次雲遊到南京,先後住在城南大報恩寺、棲霞寺及天龍古院,而在牛首山幽棲寺時間最長,共十餘年,並壽終於此。寺院安定生活使他的創作進入了高峰。從他現存作品的年款看,以1660年至1664年為最多。


藝文雅趣 | 髡殘 · 雨洗山根圖

髡殘《山水圖卷》

《雨洗山根圖》

髡殘

立軸 紙本墨筆

縱103 釐米 橫59.9 釐米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文雅趣 | 髡殘 · 雨洗山根圖


此圖作於清康熙二年,時值畫家52歲,以爽快的筆法畫出雨後山川清新怡人的景色。畫中突出表現林葉低垂、瀑布奔流、溪水浸潤及雲霧流動這些和雨水密切相關的景象。近景畫巖崖古木,虯松閣榭等,淡水一泓,高士獨釣舟首;中景白雲繚繞,峰巒疊翠,曲徑間有石級可緣攀而上;遠景幽岫逶迤,整個畫面表現了雨後山川的潔淨與幽寂。構圖繁密嚴謹,用筆嫻熟蒼健,墨色淡雅,意境悠遠深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