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控制權,套現47億走人,融創不看好金科了?

一向喜歡買買買的孫宏斌,今年勢必要開啟賣賣賣。

孫宏斌在近日的融創業績會上表示,今年融創需要優化資產結構,賣掉酒店、商業甚至一些樂園資產。而業界萬萬沒想到是,融創優先處理的資產瞄準了持有的金科股份。

4月14日晚間,金科股份公告稱,紅星傢俱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弘敏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以每股單價8元受讓天津聚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金科股份11%股權。天津聚金系融創中國子公司,通過本次股權轉讓,融創順利套現近47億元。

對此,更多的財經媒體將此次股權轉讓事件解讀為——融創與金科之間歷經4年的“股權之爭”迎來破局並劃上句點。

就在不久前,金科剛出了2019年年報。在一片艱難求生的聲音中,金科顯得格外意氣風發。既不像萬科一樣藏利潤,也不像綠城一樣沒利潤,財報數字看起來一片風光大好。但有財務專家卻對金科財報有另一番解讀。

對金科股份沒興趣,

還是融創有其他打算?

4月14日,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紅星傢俱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弘敏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弘敏”),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以每股單價8元受讓天津聚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聚金”)持有的金科股份11%股權。

天津聚金系融創中國子公司,據華泰證券估算,融創系增持均價為4.79元/股左右,且增持以來未曾減持。以此計算,融創系增持金科的總成本約為75億,如果按金科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目前融創系仍持有的9.8億股對應價值約為80億左右。這意味著,撇除分紅收入,融創系自2016年入股金科以來,浮盈超過50億,回報率達70%。

此前,在融創的線上業績會中,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表示,“今年的併購機會肯定比往年大很多,我們內部把它定義成洗盤年,遠遠超過任何一輪機會。”

孫宏斌還強調,處置資產是比較堅決的事情:

“會在價格合適的時候賣掉一些,目前文旅城大部分都在一二線城市,主要就是要賣掉資產,交易對象不會是投資機構和基金機構,我們會賣掉一些酒店、商業和樂園。”

但令金科沒想到的是,大股東之一的融創“甩賣”的竟然是自己的股份。消息一出,投資者們也是一頭霧水:

接近實控金科股份的融創中國,為何主動丟棄這一機會?是對金科股份的未來感到緊張,還是融創中國在為其他更好的機會作準備?

要知道,以前的融創對金科其實是有野心的,且這個野心始於2016年。當年2月,金科股份修改45億元定增方案,發行價格調整為不低於3.68元/股,並進行不限額競價增發。9月,融創子公司天津聚金以40億元認購公司16.99%股份(最新總股本),入股成為金科第二大股東。

此後的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融創又通過子公司天津潤澤、天津潤鼎分別累計增持至總股本的3.02%和9.34%。截至此次股權轉讓之前,融創合計持有金科29.35%股權,逼近金科實控人黃紅雲及其一致行動人的29.98%。

金科的控制權危機就此爆發。此後,融創系多次在金科董事會、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雙方的交鋒一直以來都備受市場關注。董事長蔣思海在業績會上也表示,融創作為股東董事,在某一個階段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預案的表決等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特別是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也比較擔心。

放棄控制權,套現47億走人,融創不看好金科了?

在昨日(15日)金科股份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蔣思海對融創的減持表示,

“融創出於自身財務投資的考慮進行減持,公司表示理解,特別高興的是作為股東,融創在股票上獲得了較好的利潤和收益。”

而對於紅星傢俱集團的加入,蔣思海則稱,紅星將與金科在商業方面形成優勢互補,“歡迎紅星成為股東,所有投資金科股份的股東我們都歡迎。”

至此,黃紅雲仍是金科股份實控人,融創與金科之間長達4年的“股權之爭”終於劃上了句點。

解讀金科股份2019年年報:

漂亮財報下,捉襟見肘

通常情況下,厲害的大神也極少提前交卷,平時再得瑟的人,面對重要大考也會細細檢查。

但金科不走尋常路。

金科2019年年報比原計劃提前一週公佈了 。

在一片艱難求生的聲音中,金科顯得格外意氣風發。既不像萬科一樣藏利潤,也不像綠城一樣沒利潤,財報數字看起來一片大好。

放棄控制權,套現47億走人,融創不看好金科了?

那麼,金科的實際成績到底怎樣呢?著名財稅專家馬靖昊指出了金科2019年報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一、歷史收入增速波動大,可能存在對部分項目的依賴過大風險

本期(指2019年,下文同)營業收入增速64.36%,增速非常高。但從以往的業績表現看,金科的收入增速不是很穩定,波動性較大。比如:2011年收入高增長73.94%,2012年大幅回落至4.89%;2013年收入高增長55.28%,2014年大幅回落至7.80;2016年收入高增長66.17%,2017年又大幅回落至7.82%。

因此,從歷史業績表現看,該公司存在一年高增長,後一年又低增長的情況。說明公司的收入增長可能存在對單個或部分項目依賴較大的風險,也側面反映該公司項目的儲備和開發情況還不具備長期平衡收入增速的能力。

二、盈利能力在同行業中處於中下水平

本期毛利率28.84%,與2018年度大致相當。本期萬科毛利率36.25%,申萬二級房地產開發行業毛利率中值為33.55%。該公司毛利率與行業龍頭有差距,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由此可見,金科整體盈利能力在行業中處於中下水平。

另外,金科期間費用率為11.11%,而萬科本期期間費用率僅有7.01%,說明金科的費用投入效益與行業龍頭相比還有差距。

三、少數股東權益藏貓膩,存在通過少數股東權益進行利潤操縱的行為

一般來講,少數股東的淨資產收益率遠高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收益率,說明少數股東佔了便宜,反之,少數股東的淨資產收益率遠低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收益率,則少數股東吃了虧。我們計算分別計算了萬科A和金科股份2017年至2019年的少數股東攤薄淨資產收益率和歸屬母公司股東攤薄淨資產收益率,結果如下:

放棄控制權,套現47億走人,融創不看好金科了?

可見,2017年至2019年,萬科A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的盈利情況是差不多的,我們可以理解為萬科的少數股東權益主要是正常的合作開發項目造成的。

反觀金科股份,2017年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的盈利能力相近,其攤薄淨資產收益率都在10%左右。但是該公司2018年至2019年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攤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6.76%、20.74%,而少數股東竟然只有少的可憐的0.92%和2.75%。

換句話說,金科股份的少數股東2017年後就只是陪歸屬母公司股東玩一玩,幾乎不賺錢,有這麼好欺負少數股東嗎?

我們再看一組更為清晰的數據對比,該公司2017年少數股東權益餘額僅25.97億元,到了2018年度大幅躍升至145.9億元,是2017年的5.62倍,2019年度繼續升至247.8億元。但是2018年歸屬於少數股東損益1.346億元,不僅沒有同比增多,反而比2017年度的少數股東損益2.808億元少了1倍多。

根據以上數據,初步判斷金科股份存在通過少數股東權益進行利潤操縱。

四、加權淨資產收益率藏有貓膩

金科2018年和2019年度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看似很高,但實際上也藏有貓膩。以2018年為例,2018年該公司公告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為19.45%,比2017年度高出近9個百分點,但實際上這是由於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增加導致淨資產收益率的提高,主要玩的還是數字遊戲。

根據《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 9 號——淨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2010年修訂) ,上市公司披露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計算是要扣除少數股東權益和少數股東損益的。由於該公司少數股東權益大增,但是少數股東損益卻同比減少,導致分母相對大幅減少的同時,分子相對同比增加,進而導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的大增。

我們計算了該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所有股東簡單加權淨資產收益率(2*淨利潤/(期初股東權益+期末股東權益)),分別為10.18%、13.37%、14.14%,三年的簡單加權淨資產收益率沒有相差很大。綜合情況看,該公司近兩年的盈利能力提高幅度遠沒有該公司公佈的那麼高。對比同行萬科所有股東簡單加權淨資產收益率21.78%,金科股份的盈利能力是很一般的。

五、可能存在明股實債情況

有息負債率的下降伴隨著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上升,可能存在明股實債情況。同時,我們注意到金科2017年至2019年的有息負債規模分別為683億元、814.1億元、986.9億元,有息負債率分別為42.85%、35.29%、30.69%,有息負債率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但是該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少數股東權益分別同比大幅上升461.58%、69.92%。有息負債率的下降伴隨著少數股東權益的大幅上升,初步判斷該公司可能存在明股實債的情況,也即可能存在將表內的負債轉移至表外,美化公司資產負債表。

我們看到本期萬科的有息負債率僅有15.03%,和金科股份營業收入規模相近的新城控股本期有息負債率14.69%。相比之下,金科股份高達30.69%有息負債率還是非常高的。如果金科股份還存在一些明股實債的情況,那麼該公司的實際有息負債率還會更高。

本期賬面貨幣資金餘額359.86億元,短期有息負債327.69億元,短期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覆蓋率為109.81%,勉強能夠覆蓋。萬科和新城控股的短期有息負債貨幣資金覆蓋率分別為173.1%、261.95%,均遠高於金科股份。這說明與同行相比,金科股份的短期債務風險更大。

如果考慮明股實債的表外債務,則金科股份的資金鍊可能會比較緊張。另外,如果確實存在明股實債的情況,也間接印證了金科股份更容易通過少數股東權益進行利潤操縱。

*來源:深藍財經綜合自新浪財經、中華網財經、智趣財經社、馬靖昊說會計、網易房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