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融資擔保牌照"開展助貸業務,成互金企業轉型經營大方針


通過


疫情為企業帶來多個挑戰,而改革攻堅我們仍要挺進!


2018年以來,不少金融科技平臺開始發力助貸業務,與金融機構通過優勢互補展開合作。特別是有流量、有技術能力、優質資產端的頭部平臺,得到了金融機構的青睞。在此趨勢下,不只是單一的融資擔保牌照,包括擁有擔保資質的持牌主體也越來越為金融科技平臺重視。


在當下互金公司紛紛轉型,與銀行、信託、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合作開展助貸業務。金融機構為了控制風險,一般均會要求互金公司提供擔保。融資擔保公司具有信用增級、資金槓桿、風險管理的功能,對助貸業務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但根據相關監管政策要求,若沒有擔保牌照,將很難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助貸業務。這也是為什麼融資擔保牌照在當下為何如此火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互融雲】在研發【融資擔保系統方案】前曾進行相關調研,從相關企業人員瞭解到"在實際業務開展中沒有擔保牌照,很難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助貸業務,相關收費名不正言不順。互金公司有擔保牌照,就可以依據擔保相關政策收取擔保費,為金融機構提供擔保,相關助貸業務開展會更加順暢。"


同時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持牌"上崗"降低風險:

互金公司擁有融資擔保牌照,開展相關業務相對風險更小,未來,非持牌互金公司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窄,因此,會有很多互金公司轉型為持牌金融機構,也會有很多互金公司退出金融領域。在具體牌照方面,網絡小貸、融資擔保、消費金融公司等牌照是互金企業最愛,也最有利於開展消費金融、小微企業貸業務。


說到這裡,小編當然不只是為大家帶來行業熱點與最新動向,還有互融雲所傾心研發的系統方案——融資擔保業務管理系統,不僅適用於正常的融資性擔保業務,還適用於履約保全,訴訟保全,投標保函,小微擔保業務等模式。


一、互融雲/融資擔保業務管理系統


互融雲融資擔保業務管理系統實現了在線擔保申請、辦理、資信評估、逐級審核、簽訂合同、保後跟蹤、逾期代償追償、績效考核、報表管理等的全過程化管理;系統根據角色分工的不同,多人協同處理擔保業務,展現了項目的業務處理過程;另外系統可對擔保項目狀況進行動態統計分析,便於決策層對各項業務指標進行全面監控,從而控制並降低了業務風險。


系統包含項目代辦事項、項目信息庫、客戶信息庫、財務信息庫、統計分析庫、業績管理、協同辦公以及適用於任意客戶業務配置的系統管理等多個模塊。每個模塊都結合擔保公司真切的需求,採用先進的技術以保障系統的精確性、穩定性、安全性及權威性,並採用可配置的工作流引擎使工作的傳統模式實現了向更高工作效率的任務式工作模式的轉變。


二、互融雲融資擔保業務管理系統特色功能


1、專業的授信額度管理

對客戶進行授信,可對授信額度進行靈活管理,對授信額度進行拆分,在業務週期內額度可重複使用,避免公司重複調查客戶信息,增加業務辦理效率


2、全面的擔保業務支持

系統對各種擔保業務提供全面支持,可根據業務形式進行全方位定製。針對不同業務定製不同業務流程,生成對應報表,通過報表分析業務情況


通過


3、全面的客戶、渠道管理功能

系統對企業客戶,個人客戶,銀行客戶,渠道共享客戶進行全方面的建檔管理,可對業務所需信息全都保存到系統中。並可隨時查看企業相關信息,也可以將客戶信息進行授權共享。


通過


4、靈活的客戶資信評估

通過對企業、個人客戶不同的行業背景、生活環境等因素制定出不同的指標和等級標準,並製作為模板,制定不同背景下的統一標準,從而減輕風控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效率。


通過


5、完善的反擔保措施管理

通過對抵質押物進行多維度評估,確保保後客戶出現問題及時處理抵質押物,進行追償。可對客戶抵質押物進行管理,實現抵質押物價值可視化管理。

通過


助貸業務模式並不能算作新鮮市場模式,其近年的快速崛起,可以說是監管和市場的共同作用。近幾年在銀行業零售轉型的大背景下,小額信貸業務更加受到重視。銀行等金融機構有資金,助貸機構有場景、有數據、有流量,互金企業利用融資擔保牌照的資質進行助貸業務模式的合作,在重拳監管下雙方實現優勢互補,且有效的共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