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開篇先提醒一下:“口罩口罩口罩……”就算不是為了防肺炎,防防霧霾和感冒也好啊。


己亥(豬)年馬上要過去了,但非洲豬瘟並未過去,中國、蒙古、越南、柬埔寨、朝鮮、老撾、菲律賓、韓國……幾乎遍及整個亞洲,2019年,全國共報告發生了63起非洲豬瘟疫情,撲殺生豬39萬頭……豬肉價格何時能落下來,還是未知數。

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庚子(鼠)年很快就要到了,內蒙古到京城治病的兩例肺鼠疫病例並未引發大的疫情,但“可能性比較大的比如說像竹鼠、獾這類的野生動物”引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讓很多朋友特別是武漢的朋友們這個年過的不太安穩了。

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說到年,五叔歷來對“陽曆年”不怎麼感冒,因為咱們現在的“陽曆年”,其實是“洋歷年”,也就是通常說的公元紀年。而很多人說的“陰曆”,其實表述並不準確,準確的表述是農曆。

我們國家的農曆,是“陰陽合曆”。陰曆以太陰為中心,也叫太陰曆。陽曆以太陽為中心,也叫太陽曆。夏朝以太陽曆,從殷商開始我們用太陰曆,後來又日月合,太陰太陽合於一起,這樣更全面,也叫陰陽曆(陰陽合曆)——因對農耕極為重要,又稱農曆。農曆其實並不是規範的稱呼,規範的稱呼其實是應該是陰陽曆,但容易讓一般人聽不懂,所以從俗也稱農曆。

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而說到過年,這裡又有一個事要說一下:與我們現在的理解不同,在我國曆史上,“元旦”其實指的是農曆的“正月一日”,而真正“一歲之始”,則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

後來,到了辛亥革命之後建立的民國政府,開始和“洋人”接軌,袁世凱把元旦改為了“洋歷”(西曆、公元紀年)的1月1日,而春節則設定在了農曆的正月初一。

化風成俗,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在農曆一月一日過年了,這其實也無所謂,只是需要注意一點:因為生肖本來就是和干支歷對應,所以屬相的起算,應該是立春而不是春節……

總之,無論怎麼算,新的一年都快要到了,回望過去的一年,五叔實在有些慚愧,因為各種各樣的忙和懶……所以稿子寫得不多、質量也有些水,這裡要跟諸位說聲抱歉。同時要向都護、聿修和雨聲(還有一位即將到來的小姐姐)等諸位朋友道聲感謝——辛苦各位了!也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捧場!

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另外,希望庚子年不要太忙吧,說到庚子年,五叔剛好看到了黃曆的地母經上這一段:

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頻飢渴。

高田猶及半,晚稻無可割。

秦淮足流蕩,吳楚多劫奪。

桑葉須後賤,蠶娘情不悅。

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


想想1840年(庚子年)的鴉片戰爭、1900年的庚子國變(八國聯軍進京)、1960年(庚子年)的“三年自然災害”……嚇得五叔趕緊把黃曆扔了……

新的一年,想聽點啥?

莫慌莫慌,跟諸位開個玩笑,總不能怕被噎死就不吃飯了吧?

新的一年,理應有點新的“乾貨”,但flag就不立了,免得立起來倒得太快……不知道新的一年裡,諸位朋友想聽點啥呢?歷史解讀?新聞解讀?法律解讀?還是儒釋道傳統文化?總之,只要是大家想聽的、五叔知道的、網上可以發出來的……就儘量寫吧,水平一般能力有限,望各位多多海涵……

最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諸事順遂、六時平安!


PS:今天的話題先到這裡,朋友們有啥想交流的或想聽的故事歡迎留言

然後,記得關注我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