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他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图》是真迹,故宫的是赝品


意外!他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图》是真迹,故宫的是赝品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然而,最近这幅名画居然出现在浙江省诸暨市检察院经办的一个案子中。画作拥有者一口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图”经专业艺术品公司专家鉴定过,是真迹,而故宫博物院的才是赝品。

真相究竟如何

故事要从一年多前说起

……


花200元鉴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图”


2018年6月,古玩爱好者王某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宝“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发布在网络上,打算出售。不久,他便接到一家自称某某展销有限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对方称,从图片上看,他的藏品极具收藏价值,但是为了进一步确认,需要进行鉴定。公司有专业的古董鉴定师,鉴定费用只需200元。王某于是将藏品邮寄到了该公司,并支付了鉴定费用。


交5000元手续费让公司帮售卖


几天后,业务员告诉王某,经公司专家鉴定,他的“清明上河图”是真迹,并且公司还可以帮他将画送往海外拍卖,拍卖费用是10000元,而通过公司展览出售,则只收取5000元手续费。王某听说费用可优惠一半,立即同意通过公司出售,并当即向该公司转账5000元。


随后,王某开始了焦急又幸福的等待。然而, 到了10月份,藏品却被邮寄回来,业务员告诉他未出售成功。一朝梦碎,王某也只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并没有多想。毕竟宝贝藏品还在自己手上,不怕找不到识货的人。


殊不知,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对方压根没把王某的藏品放在眼里,他交纳的鉴定费和手续费才是对方诈骗的目标。像王某这样受骗的人不在少数。经审查发现,该诈骗团伙涉案人员达三十余人,被害人多达两百多人,涉案金额高达两百四十二万元。


4月3日,诸暨市检察院对相关涉案人员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诈骗分子也在不断“学习”,古董诈骗进入了开设文物拍卖公司进行诈骗的“新时代”:诈骗团伙设立专门的古玩鉴定、拍卖公司,或是打着艺术品展览公司的旗号,以藏品鉴定、评估、展览和拍卖服务等各种名义,诱骗有藏品的被害人到公司鉴定藏品,由假扮的鉴定专家谎称被害人的藏品为真品,通过公司进行展示、送去海外拍卖可获得高价,从而骗取高额的鉴定费、拍卖费等费用。一般被害人只关注于自己的宝贝会不会被骗走,而忽略了其中品类繁多的手续费,常常被骗了也不自知。


检察官说法

古董交易需谨慎,在此提醒广大古玩爱好者平时多注意古玩知识积累,鉴定、出售藏品需认准有鉴定资质的正规公司,仔细核实、谨慎选择。要充分认知藏品价格,遇到明显与市场价格不符的情况要多加辨别,切莫因贪小而落入骗子的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