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他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圖》是真跡,故宮的是贗品


意外!他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圖》是真跡,故宮的是贗品

《清明上河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然而,最近這幅名畫居然出現在浙江省諸暨市檢察院經辦的一個案子中。畫作擁有者一口咬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圖”經專業藝術品公司專家鑑定過,是真跡,而故宮博物院的才是贗品。

真相究竟如何

故事要從一年多前說起

……


花200元鑑定自己的“清明上河圖”


2018年6月,古玩愛好者王某將自己收藏多年的珍寶“清明上河圖”的圖片發佈在網絡上,打算出售。不久,他便接到一家自稱某某展銷有限公司業務員的電話,對方稱,從圖片上看,他的藏品極具收藏價值,但是為了進一步確認,需要進行鑑定。公司有專業的古董鑑定師,鑑定費用只需200元。王某於是將藏品郵寄到了該公司,並支付了鑑定費用。


交5000元手續費讓公司幫售賣


幾天後,業務員告訴王某,經公司專家鑑定,他的“清明上河圖”是真跡,並且公司還可以幫他將畫送往海外拍賣,拍賣費用是10000元,而通過公司展覽出售,則只收取5000元手續費。王某聽說費用可優惠一半,立即同意通過公司出售,並當即向該公司轉賬5000元。


隨後,王某開始了焦急又幸福的等待。然而, 到了10月份,藏品卻被郵寄回來,業務員告訴他未出售成功。一朝夢碎,王某也只是認為自己運氣不好,並沒有多想。畢竟寶貝藏品還在自己手上,不怕找不到識貨的人。


殊不知,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對方壓根沒把王某的藏品放在眼裡,他交納的鑑定費和手續費才是對方詐騙的目標。像王某這樣受騙的人不在少數。經審查發現,該詐騙團伙涉案人員達三十餘人,被害人多達兩百多人,涉案金額高達兩百四十二萬元。


4月3日,諸暨市檢察院對相關涉案人員以詐騙罪提起公訴。


隨著社會的發展,詐騙分子也在不斷“學習”,古董詐騙進入了開設文物拍賣公司進行詐騙的“新時代”:詐騙團伙設立專門的古玩鑑定、拍賣公司,或是打著藝術品展覽公司的旗號,以藏品鑑定、評估、展覽和拍賣服務等各種名義,誘騙有藏品的被害人到公司鑑定藏品,由假扮的鑑定專家謊稱被害人的藏品為真品,通過公司進行展示、送去海外拍賣可獲得高價,從而騙取高額的鑑定費、拍賣費等費用。一般被害人只關注於自己的寶貝會不會被騙走,而忽略了其中品類繁多的手續費,常常被騙了也不自知。


檢察官說法

古董交易需謹慎,在此提醒廣大古玩愛好者平時多注意古玩知識積累,鑑定、出售藏品需認準有鑑定資質的正規公司,仔細核實、謹慎選擇。要充分認知藏品價格,遇到明顯與市場價格不符的情況要多加辨別,切莫因貪小而落入騙子的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