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資料 揭祕洪門核心舊事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概況】

洪幫,亦稱紅幫,原本名洪門,為封建會道門中歷史最久者,並有稱其為漢流、天地會、三點會、三合會、哥老會等等的,但仍以"洪幫"之名稱最為普遍。

孫中山加盟洪門後所成立的興中會和遍於海外華僑中的致公堂,亦源於洪門。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1911年7月,孫中山與“洪門籌款局”成員的合影。

洪門自創立後,一直在民間秘密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因屢遭清政府的鎮壓,為了生存發展和避免清廷的注意,不斷地因時、因地、因事更名。

名稱雖異,但皆出自洪門,所以,洪門才有如此多的別稱。

洪門自明代崇禎十四年(1641年)以漢流組織起源,至全國解放時已有309 年曆史。

解放前,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洪門由原來的民間秘密組織,以"順天行道,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性質,逐漸蛻變為一種公開的黑社會組織。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藏於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洪門故事圖

根據洪門的發展進程,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兩個階段,以辛亥革命為界線,在這之前,洪門起始即挾有民族氣節,以推翻異族統治為目的,其行為多少帶有一些正義性和革命性,後者在辛亥革命時期表現得較為突出。

辛亥革命後,洪門分子日趨複雜,且多為官僚、政客所利用一作 為其政治資本,亦是地痞、流氓、強盜彙集之淵藪,特務、偵緝之掩護機關。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宗旨和信仰】

洪門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以封建社會宗法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為基礎的團體,它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清朝滅亡明朝後,明代遺臣痛感亡國之恨,而自發組織起來的反清復明民間秘密組織。

創立之初是以"順天行道,反清復明"為宗旨,凡加入洪門組織者,必須保守秘密,遵守洪門規則,要患難相扶,禍福與共,當仁不讓,見義勇為。

為達最終目的,以"澆盡江湖之水,難洗不共戴天之仇"來表示與清朝暫不兩立,永世為敵。

這句話的意思也寓於"洪"字之內,意即再多的水,也難洗去這深仇大恨。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19世紀末廈門洪門三房腰牌。

在洪門的發展過程中,中途雖有不少投降清朝者,然仍堅持下去的也不少。

清末,四川、湖南、湖北的保路運動,洪門亦起了主要作用。

如四川哥老會策動了洪幫弟兄包圍成都,將清政府的四川都督趙爾豐殺死等等。

以上是清政府統治時期洪門的一般宗旨。

洪門內部信仰"忠義"二字,故敬關羽及梁山好漢等。

將王船山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作為立身處世之"準則"。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1923年五洲洪門懇親大會代表團攝影

辛亥革命以後,有的為官僚軍閥所收買,甚至官僚軍閥本身成為洪幫首領,用以鞏固自身勢力。

如四川軍閥劉湘、楊森、範紹增等均以洪幫為其主要勢力基礎。

亦有的上山為匪,打家劫舍,在地方上成為欺壓人民、敲詐勒索之流氓土豪,已與當初的洪門大相徑庭了,表面上雖仍以"互助共濟",推崇"義氣"為行為準則,但亦是徒託空言,實際上已成為與反動統治密切結合的、壓迫人民的社會惡勢力了。

政協資料 揭秘洪門核心舊事

未完,待續,下一篇【洪門的創立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