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戰“疫”記憶永不磨滅

核心提示:湖南監獄系統援鄂工作隊隊員、郴州監獄醫院醫生李燕說,戰友們陸續撤離武漢了,也許一別不會再見,對方到底長什麼樣可能都不知道,但他們用行動踐行使命,國家有難,勠力同心;病患痊癒了,也許連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誰都不知道,但他們用汗水保衛了武漢患病罪犯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母親的福袋

“我是黨員,申請第一批進監封閉”,從大年初四開始李燕主動向郴州監獄醫院支部請纓第一批封閉。

進監封閉了十餘天,在略顯枯燥的封閉生活就要結束的時候,2月8日晚,李燕接到醫院支部書記、教導員打來的電話,說需要一名女同志援鄂。

李燕:战“疫”记忆永不磨灭

當時,李燕腦海裡立即浮現出“逆行者”這個大家心目中的英雄代名詞,驚愕了瞬間,像是跟自己鼓勁,“我願意請命援鄂,一戰到底!”

可李燕是矛盾的,因為和弟弟都要進監參與封閉管理,不能照顧母親,現在自己還要遠去武漢抗疫,心中愧疚,更害怕母親擔心她的安危。

她決定暫時不告訴母親。直到出發前一天,母親從別人口中得知她即將出發援鄂的消息,匆匆趕來送行,拿出親手製做的一個福袋,塞到了李燕手中。

戰“疫”的信心

2月23日抵達武漢的當天下午,司法部援鄂醫療隊和所有援鄂工作隊民警到了方艙醫院熟悉情況,在即將展開收治工作的袁家臺方艙醫院,仍在忙碌施工中。

還未輪到進艙執勤的日子,李燕打開整理郴州監獄為她準備的防護用品箱,她深知一件件一樣樣都凝聚了領導和同事們的期待和關懷。口罩、帽子、鞋套、防護服、護目鏡、手套、靴套......

可當這些物品逐一上身,她卻發現了自己呼吸不暢、胸悶、噁心,不得不解除這些防護用品,透了幾口氣後繼續試穿。“一個班進艙時間至少6小時,必須迅速適應這種慢性缺氧狀態!”李燕說。

經過“國家救援隊”的培訓,李燕和同事們明顯減輕了焦慮和恐慌情緒,樹立了“戰疫”信心。

連軸的奮戰

3月10日,李燕調到了康復樓上班,重視康復病人身心健康和罪犯角色認同塑造。

第一天早班,她就發現了一個情況:各個監舍咳嗽聲此起彼伏,康復病人報告消毒水氣味太濃大家被燻得坐臥不安。

李燕馬上指揮開窗通風,增發口罩保護呼吸道,聯繫醫生察看咳嗽嚴重的病人,通知保潔調配正確的消毒水濃度,警告帶頭吵嚷者。

一系列處理平息了監內的怨言吵嚷,嚴肅了監規紀律。一扇扇監舍門的開關上鎖,一次次的處理監內日常事務,圓滿完成了每班工作任務。

由於袁家臺方艙醫院新冠病人救治工作進展順利,3月16日,李燕被調入康復樓擔任信息員。從3月16日到3月30日,李燕在醫務組連續上班14天,每日工作10小時以上。3月19日到3月26日,李燕所在的康復樓醫務組共核酸檢測採樣1016人份,抽血化驗663人份,採集抗體檢測標本661人份,到方艙整理核查病歷1000多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