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貧瘠地 開啟新生活——記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楊樓鎮新廷村易地扶貧搬遷

安徽省蕭縣楊樓鎮毗鄰黃河故道。千百年來,故黃河徑直東流,穿境而過,造就了“洪波艤楫泛中流,鳧淑鷗汀攬勝遊”的美景,但也因歷史的演變,導致生態惡化,孕育了貧困,擋住村民致富的腳步。

“搬出去,換個活法”。近年來,楊樓鎮把實施整村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治窮病,拔窮根”的根本,一批批鄉親們走出貧瘠的土地,奔向充滿希望的新生活。

搬遷先“搬心”

從縣城駕車沿著國道,一路暢通無阻,約30分鐘後來到了楊樓鎮新廷村御園新村小區,33幢6層電梯樓房鱗次櫛比,入住了1280戶村民。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漢生和筆者簡單寒暄幾句後便聊起了村裡的情況。

“人多、地少、災多,貧困發生率20.6%。”劉漢生嘆了一口氣,“全村40%的人口住在故黃河灘邊,春秋天一颳風天昏地暗都是沙,鹽鹼遍地,茅草叢生,水位漲起來,周邊土地全被淹。”

全村6710人,5450畝田,人均只有八分田。“沙土地,鹽鹼荒,本事再大也種不出個花來。”貧困戶杜慶德,全家一畝二分地,攤上好年景小麥收成也只有500斤,比起好田地足足少了300斤,“除去犁耕扒拉,一年收成能剩500元。但這點錢能幹啥?”

都說窮則思變,村裡頭腦活絡的人也想過要改變,可莊稼都種不好。嘗試搞養殖,村民杜文虎前幾年養了10頭豬,“剛摸對路子,政府成立了溼地自然保護區不讓搞養殖。號召要響應,可想著以後的日子,心裡真難受。”杜文虎說。

原本在西安務工的薛義,學得一手電焊好手藝,可為了照顧患有氣管炎和腦血栓的父母,放棄打工回到村裡。“村裡幹活的機會少,父母身邊離不了人,偶爾有個活也去不了。”更發愁的是出行難。薛義說,沙土路一下雨就成了爛泥路,水一干就“跑沙”,什麼車都打滑,到城裡得花上3小時。

“挪窮窩,拔窮根”。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劉漢生看到了希望,可搬遷前提就是村民要自願。

2016年3月20日,正好是“春分”,村裡召開第一次扶貧搬遷政策講解會。村民劉中路年紀最大,家族資格也最老,他第一個站起來反對:“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一輩子都這樣過來了,又不是沒吃的,咱是農民,搬走了地咋辦?”

村裡人你一言我一語,基本都不同意搬遷。

搬遷先“搬心”,鎮村的幹部有事沒事就往村民家裡跑,挨家挨戶做工作。

劉中路擔心搬遷後自家的地不能種了。劉漢生上門十幾次做工作:“土地經營權不變,地還是你的地,冬季麥子夏季玉米,咱的地接著種,你要不想種糧食,村裡成立合作社,流轉土地拿租金。”

貧困戶劉瓊擔心搬不起。鎮人大主席黃文強三番五次上門講政策:“我們聘請了評估公司,你家房子、樹木等評估折價後,搬房子裡外不花一分錢,新家你還有餘錢去裝修。小區還要建物業管理公司,物業費、電梯費都不讓你掏錢。”

63歲貧困戶張淑平擔心搬了新房不適應。第一書記孫寧威打起感情牌:“咱這把年紀幹啥不是為了孩子?小區裡有幼兒園,搬了家就能上學,長大了和城裡的孩子一樣有出息。”

貧困戶許大林剛在村裡臨時找到活,擔心搬了家工作不好找。於是大家掰著手指幫他算增收賬:“你打零工一天才有幾個錢,搬到新房家門口乾活的機會多得是,你看可比你現在掙得多?”

走破了鞋底子,磨破了嘴皮子,大家夥兒開始動了心。劉漢生又一撥撥拉著村民來到安置點體驗:新樓房帶電梯,一天一個樣,小區裡建超市、鋪廣場,有學校,有醫院。2017年2月14日,新廷村第15次扶貧搬遷大會上,村民們終於下定了決心:“搬!這麼好的政策,還想啥。”

2017年3月經過村裡申請,鎮縣審批後,新廷村第一批507戶969名貧困村民搬進新區,其中下轄的5個自然村實現整村搬遷。

幸福生活“搬”出來

夕陽西下,漫步在小區中,樓房林立、廊亭相對、景石互襯,忙碌了一天的鄉親們陸陸續續聚集在廣場上遛彎、鍛鍊,享受著愜意的生活。

63歲的侯長運拎穩菜籃子,熟練地按下電梯樓層鍵說:“過去村裡吃水只能壓井水,燒飯用煤球,哪像現在打開水龍頭就能出熱水,比過去不知好多少倍!”

三口之家的孟凡超,75平方米的房子,廚衛齊全,客廳整潔亮堂,“現在俺常打掃,洗澡也方便,住上這樣的好房子要愛惜”。

現在的張淑平最滿意的就是家旁邊的幼兒園,費用減免,老師們來自大城市,教得好,孩子們學得快,獎狀貼滿牆。站在旁邊的李敏峰湊上來:“大病不擔心,小病大夫定期上門來檢查,我在家照顧爸媽,俺家薛義又去了西安幹焊工,一個月能拿7000多元。”

生活方式改變了,新家園也有了歸屬感。搬遷戶王慶民說,大家脫了貧,文化娛樂精神生活需求也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村民白天樓上生活,樓下上班,晚上來到文化廣場上跳舞、鍛鍊,日子樂著呢。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就業。社區按照“集體所有、統一經營、民主管理、收益共享”的宗旨,成立了村創新發展有限公司,全體村民為股東。引進扶貧加工廠,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500多人的就業崗位。結合用工需求,為貧困群眾量身定做培訓,鼓勵有想法、有能力的村民自我創業。

“戶戶有營生”落到了實處。許大林在村扶貧工廠裡當起看護員,妻子董淑俠安排在扶貧“互助崗”。“下了樓就是廠,一個月工資1800元,工作清閒還管飯,用錢的機會真不多。”許大林說,這兩年他一直想請劉漢生到家裡吃頓飯,“當初多虧他勸俺,沒有他,咱家的日子哪能過得這麼好!”

搬遷後的村子,扶貧產業也“火”起來。前年村裡的果蔬種植合作社流轉了800畝土地,建成拱棚韭菜和黃桃基地,每到收穫季節,能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直接帶動150餘戶貧困戶脫貧增收。“每月工資不低於1500元,每畝地租金800元,年底合作社利潤的60%再分紅,咱這塊‘硬骨頭’集體經濟已達到54萬元了,而且都是‘省級美麗鄉村’了,以後發展好著咧!”劉漢生充滿信心。

更難得的是,社區還把“新風”吹進來。在去年的一次村民代表大會上,大家針對以前村裡婚喪嫁娶講排場、搞攀比的舊俗提出建議:“各家紅白喜事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彩禮不能超過6萬元”“宴席最多15桌”……村民的建議,劉漢生一一記下後,召開村“兩委”工作會議,把改舊俗、樹新風納入村民公約:開展道德大講堂,成立紅白理事會和禁毒禁賭會;開展“文明戶”“好兒媳”“脫貧攻堅示範戶”活動評比;組建志願者隊伍以德治營造文明鄉風。碰上誰家裡有喜事,劉漢生都要去幫忙,他告訴大家,趕上好時代,過上好日子,一定不能忘記感黨恩。

在駛離村子的路上,筆者看到田地裡綠意盎然,粉色的桃花從樹枝間冒出來,又是一年“春分”時,鄉親們的日子就像這三月的春光充滿了生機和希望。(王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