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百姓如何對圓明園?百姓加入搶劫隊伍,園內建築被用來砌豬圈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這夥強盜放火劫掠,大量珍寶付之一炬,經濟損失難以估量,火燒後的遺蹟令大清皇室蒙羞。圓明園耗時151年,佔地面積達到20多萬平方米,外國人首次見到圓明園時,皆被裡面的景象所震撼,完全可以形容為人間天堂。

歷代皇帝都非常重視圓明園,建造修復消耗銀兩達到上億兩,然而可惜的是,清政府有能力修建如此奢華的皇家園林,卻無力保護。最終面對英法聯軍,沒有一點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大量的珍寶被搶走。更令人痛心的是,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後,北京城內的老百姓竟然還加入了搶劫的隊伍。

清朝百姓如何對圓明園?百姓加入搶劫隊伍,園內建築被用來砌豬圈


這夥普通老百姓足足有上萬人,圓明園的火燒起來後,這夥人便趁火打劫。

英法聯軍離開後,清朝無力修復,只好派人將其保護起來,後來又處於失去管理的狀態,八旗兵公然搶劫,還砍掉了園內的樹木,剩餘的景觀也慘遭破壞。清朝滅亡後,北洋政府的士兵曾將圓明園內的建築作為材料來源地,從圓明園取材修建自己的私家花園,就連張作霖的陵墓也曾從圓明園內取材而建。就這樣,圓明園成為了天然的免費取材場所。

清朝百姓如何對圓明園?百姓加入搶劫隊伍,園內建築被用來砌豬圈


除了軍閥的破壞之外,更致命的在於民間的老百姓,他們一直居住在圓明園周圍,眼看著昔日繁華的園子被毀,於是直接將圓明園作為耕種的場所。據統計,當年至少有2000多名村民定居在圓明園,在此地鋤地耕種,飼養家畜,就連修建豬圈的圍欄都是從圓明園中挖過來的。

清朝百姓如何對圓明園?百姓加入搶劫隊伍,園內建築被用來砌豬圈


近代現代時期,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夠高,並且圓明園被毀之後,管理也逐漸鬆懈,才讓這些人有機可乘。因此毀滅我國珍貴文化的並不全是外來侵略者,更重要的是在於國家民眾對於民族文化保護意識的薄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