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向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當下,我們談互聯網工具應用都駕輕就熟,但要是說起數字經濟與企業數字化改造仍舊是一頭霧水。

那麼到底是什麼是數字經濟?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數字化改造?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改造?我們就這三個問題做些淺短分享。

向敏:企業的數字化改造

首先,理解什麼是數字經濟?

關於數字經濟的解釋有很多個版本,《20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給出的數字經濟的定義是:數字經濟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包含數字化產業和產業數字化兩部分。

數字化產業包含:以IPv6、5G、數字終端、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為主等通信業,以計算機制造、通信設備製造,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傳感控制、智能硬件等為主的電子製造,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網絡信息安全等為主的新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互聯網零售、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等數字化產業。

產業數字化是指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網絡信息安全為代表的新興軟件和信息技術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的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

拋開晦澀難懂的技術名詞解釋,我們只需知道:

數字經濟就是智能經濟,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優化配置效率,提高產品、企業、產業附加值,推動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為核心目標。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數字化改造?

企業數字化改造的目的就是數字經濟發展的目的-降低成本、進行資源精準配置、提升效率、增加附加值(數字資產)。前面幾條都能夠明白,關於“增加附加值(數字資產)”就很難理解了。

首先我們要理解:什麼是數字資產?

維基百科給出的定義是,數字資產(Digital asset)是經過二進制編碼任何被授權使用的文本或媒體資源,包括文本內容、圖片和多媒體。包括但不僅限於網站及其內容、應用軟件、代碼、電子文檔、圖片內容、媒體內容、電子貨幣、電子郵件賬戶及其內容、社交網絡帳戶及其關係和內容、雲端服務帳戶及其數據等等。偏向於數字經濟中數字化產業。

百度百科從經濟學角度給出定義,數字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以數據形態存在的,在日常活動中生產、經營或持有待售的可變資產。

目前數字資產在數字化產業變現能力非常強,但在產業數字化變現上卻很一般,一方面源於產業對數字資產尚沒有做出標準,另一方面受產業數字化改造進程和效果影響。

筆者看來,企業的數字資產主要包含三方面,一是法定數字貨幣;二是數字化金融資產;三是各類可數字化資產(包括不動產、數據資產、知識產權、藝術品、奢侈品、文化遺產等)。拋開前兩點,關於第三條(各類數字化資產)中除了不動產類型,其它可數字化資產的運作方面絕大多數企業都做得很差。可數字化的資產無法數據化,有數據的內容無法資產化……存量資源要進行流通,數字化是必須的路徑。

我們要認識到,接下來針對企業價值評估將更傾向於多方價值的融合,無論是在實際的實體資產體現上,還是在實際的虛擬價值體現上,只有“實體資產+虛擬資產”才能完整的體現出一個企業的真實價值。目前更多數的企業重心仍放在實體資產體現上,對虛擬資產運營和資產訴求能力不足,從而導致在很多社會資源鏈接、融資等方面往往處於弱勢和價值低估的狀態。

所以,企業想全方面享受社會資源、建立更公平的資源鏈接待遇,不讓自己的價值被低估,就必須建立新價值運營思維,確定企業資產構成的新標底。

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改造?

首先我們必須得認識到:數字是活的,是在不斷變化、累積,且不斷形成迭代能力的。企業的數字化改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沒有終級方案,只能提供迭代方法;它或許在短期內變現能力不足,但它絕對是企業資產評估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企業的數字化改造的前提是“建立數字化運營思維,並確定數字資產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標底”。很多企業都能認識到數字化資產的重要性,卻遲遲沒有行動力,問題的關鍵是還沒有真正打心底把數字資產作為企業重要的資產標底。

事實上,能夠形成“企業數字化資產標底”的標底物很多,有企業用戶數據、企業創新力數據、企業有營商環境數據、企業實時生產環節數據、企業管理數據等等,我們不能一把抓,需要有所選擇目前從哪塊入手會更好、更快、更健康形成企業在數據資產價值上的拼盤。

其次,我們才能基於對數據資產預期做企業的數字化戰略(未來企業兩大戰略是重點,一是文化戰略,另外就是數字化戰略)。不論從哪個角度進行企業數字化改造行動,都有成熟的技術支持,不足的是在數字化團隊以及數據運營上經驗問題。

數字化是企業的新動能,數字資產是企業價值新拼盤模塊,保證企業5G時代的競爭力,數字化改造已刻不容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