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心格格社群:有多少父母還在做孩子的“僕人”?

“木木小時候總是愛生病。我也一直謹小慎微地照顧他,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了木木上學階段,我總是放心不下讓他自己照顧自己。

木木剛上學時,每天早上我要給他準備好衣服,將早飯都盛好,準時叫他起床。早上的時間很匆忙,加上剛起床的人意識有些模糊,於是木木起床後做事難免遲鈍,遲到的現象時有發生。於是我總是在焦急地報時、催促,但是要上學的是木木,每次著急的卻是我。

我意識到再讓孩子這樣依賴我可能會害了孩子,我只有早些讓他學會照顧自己,讓他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是真正的對他好,於是我跟木木商量,由他自己來管理自己的上學時間,我來聽他的。當我開始學他的樣子也變得不緊不慢、悠然自得的時候,他開始看在眼中,急在心裡了。

甜心格格社群:有多少父母還在做孩子的“僕人”?

不久,木木就能做到早上起得比我早,還不斷地去看時間,催促我早些出門。雖然我希望他能夠再從容些,但是作為調動他主動性的開始,他已經會為自己的事操心了,我感覺輕鬆了許多。“木木媽媽回憶到。

孩子的嬰兒階段時,是家長們為人父母的初體驗,似乎什麼都沒有孩子的哇哇啼哭來的重要,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的身體健康總是讓家長們的心無法放下。父母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孩子的日常飲食起居上,這種心情總不能改變。

孩子都已經雛鷹待飛了,父母們還像母雞護小雞似的拉著他的後腿。有些孩子都一、二年級了,父母還是不敢讓孩子自己出去玩耍,一定要提著水瓶跟在後面,一會兒怕孩子渴了,一會兒怕孩子摔了,在家裡也是對孩子衣食住行照顧的周到有加。

甜心格格社群:有多少父母還在做孩子的“僕人”?

孩子都上小學了,應該讓他自己學會照顧自己,當他自己一個人與別人相處時才能很快地適應環境。渴了,讓他學會忍耐一下;摔了,讓他下次學會機敏一些。孩子只要上學了,他的吃穿洗用、他的行為交往,就讓他試著自己獨立去做吧!

當他遇到挑戰時,讓他努努力,他足以承受和戰勝這些小小的挑戰。每當父母面臨這一切時,他們的緊張和不安比孩子要嚴重得多,而孩子卻從這些日常小事裡能夠找到勇氣、自信。沒有父母在後面跟著,孩子才能讓自己慢慢學會獨立。

該放手時就放手吧!你每一點”狠心“的放手,就是讓孩子長本領、學自立的機會,不要為了自己的心安,而不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有以上問題的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如此、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如此。當孩子學習時,不是擔心孩子累壞了就是擔心孩子坐久了,生怕孩子因為學習累壞了,急於讓孩子放鬆,帶孩子去看看電視、玩玩遊戲。

他們以自己想當然的理論來支配孩子的活動,認為是在輔助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實則是在鼓勵孩子在困難面前妥協,對孩子拋出難以抵擋的誘惑,就像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樣,父母的糖果是那麼不請自到,哪個孩子不巴望呢?

甜心格格社群:有多少父母還在做孩子的“僕人”?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以後,作業很多、很晚了還寫不完,很多父母就親自操刀越俎代庖了。這些父母把幫孩子寫作業當成了伺候孩子穿衣吃飯。

作業是老師給孩子的任務,孩子不管多難都應該學會獨自承擔,當孩子成功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時,孩子就會體會到完成使命的成就感,父母總是代勞完成,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的歷練機會和成功體驗。

孩子其實早已經不需要僕人了,父母必須認清這個事實,推翻父母樂於扮演僕人的角色,這確實會有難度,但是這個角色的確已經過時,就要改頭換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