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自从寄宿制度出现开始,就出现了两批家长,一种支持寄宿制度;一种反对寄宿制度。

支持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住,能够降低路上浪费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反对的家长认为:孩子住在学校,很多情况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担心孩子学“坏”。

随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寄宿制度,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家长的心。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上寄宿学校?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会让孩子住校

白岩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耿直的风格一直受大众的喜爱。他曾经在节目中表示:打死我也不会让孩子读寄宿学校,那么他这么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语言学家周有光曾经表示,自己很喜欢寄宿学校,因为每天都生活在学校里,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跟老师沟通,很方便。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而正是因为这番话,白岩松才更加不认同寄宿制度。他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家长都做甩手掌柜,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学校,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因为自己害怕辛苦,就把孩子交给别人。

白岩松反对寄宿制度,是因为寄宿制度本身的确存在很多弊端。

1.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住校的孩子虽然作息习惯有明确的要求,可是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会有人明确指出来。

等家长发现的时候,习惯可能已经养成了;想要改正,却苦于无法坚持或者与孩子无法建立沟通,无法改变。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2.亲子关系疏远

寄宿制度的孩子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很少,每周可能只有一天的时间,还要面对父母对成绩的询问。很容易引起孩子不适的感觉,长期下去,缺少沟通,使孩子无法与父母建立良性沟通关系,疏远亲子关系。

3.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孩子的智力发育不止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长配合,而家庭教育在孩子智力发育里是占据主要地位的。

年龄小的过早读寄宿制学校,会错过孩子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4.影响孩子三观的培养

孩子都有从众心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大人那么强,更喜欢依附或者顺从大众的做法,形成不正确的三观。

曾经有寄宿制度的朋友直言,她们寝室里流行“欺负人”政策,今天跟你笑颜相对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第一个动手打你的人。而这些老师都是不知道的。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三观的培养也需要依靠家庭教育来完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确让很多新手父母手慌脚乱,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可以看看这套白岩松倾情推荐的这套书。

一套5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父母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孩子自卑、霸道、孤僻、叛逆、敏感这些问题统统容纳在内,从生活的案例出发,帮助父母正确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梳理问题、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让父母摆脱力不从心的困惑。

白岩松谈寄宿制度:“打死我也不让孩子住校”,究竟是为什么?

一套书78元,相当于每本16元,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就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