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唐朝的經濟發達,文化、政治、科技全部領先於世界,但唐朝沒有閉關鎖國,目空一切,而是積極同外國交流。朝鮮、日本等附屬國紛紛派出留學生,來到唐朝長安、洛陽等地學習,向唐帝國朝貢的國家多達三百多個,附屬國達到七十餘個,真可謂是“萬國來朝”。

在這個四海臣服,物產極大豐富的時代,唐朝人的飲食極其豐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吃什麼?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唐代一般普通人的飲食習慣與後世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雖有米飯,但唐朝的主食以麵食為主,更具體地說,是以餅為主,各種餅多達幾十種(其時各種饅頭也叫餅,餅的概念比後世大)。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在唐代筆記小說《因話錄》裡就提到“世重餅啖”。各類史書、小說、詩歌裡也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餅,比如蒸餅、煎餅、胡餅、湯餅等等。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胡餅是伴隨著絲綢之路從西域傳過來的,隨即成了唐朝人民非常喜歡的麵食之一。做法相對簡單,頗像現在的芝麻餅,和麵做好餅坯子,抹油撒芝麻放進爐子裡烤烤就行。有時候,還會有在胡餅裡夾餡的。《唐語林》就曾記載有:“起羊肉一斤,層佈於巨胡餅,隔中以椒豉,潤以酥。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當時的肉食,以羊肉為主(吃牛肉是犯法要被重判的,豬肉雖有但不太多),而羊肉羶味大,所以能去羶味的胡椒在當時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在唐朝,談起吃肉,人們最喜聞樂道的就是羊肉。吃牛肉在那個時期可是犯法的,豬肉吃的也少,雞鴨鵝在那時甚至算不上真正的肉,唯有羊肉,擁簇者最多最廣。武則天曾為最喜歡的一道菜“冷修羊”賜名“珍郎”,可見偏愛程度。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說起水盆羊肉,去年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張小敬剛出死牢,直奔水盆羊肉鋪子,連吃2大碗,坐著吃還不夠,就連湯汁兒都捨不得,非得邊走邊喝才行,吃得那叫一個香。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唐朝不吃雞鴨鵝肉。因為在唐朝有的時候,雞鴨鵝等禽肉是不算肉的。

當時有件趣事:李世民為了防止御史巡查的時候加重各地的負擔,便要求御史出巡不能吃肉。馬周巡視各地的時候,每到一個地方,一定會要求給他雞吃。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師。李世民對此的解釋是,他只禁止御史吃肉,但是並沒有禁止吃雞,所以馬周並沒有犯錯。

唐朝漁獵風氣很盛,釣魚很常見,而且當時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鱠”,其實就是當今的生魚片。打獵得來的獵物,諸如鹿、兔子、野豬、熊,也經常出現在唐人的菜單裡。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至於蔬菜,現在很常見的:西紅柿、土豆、青椒、紅薯、洋蔥、辣椒、玉米。

猜猜看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答案是零,這些當時都沒有。

即使現在常見的大白菜(當時叫“菘”)、菠菜(當時叫“波稜菜”)都不算是常見的蔬菜。白菜是因為品相不佳,菠菜則是剛剛引進價格太貴。

那麼當時最常見的蔬菜是什麼?秋葵,叫“冬莧菜”,後世已經不大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吃。另外還有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叫做薤(xiè),後世這菜叫“藠( jiào) 頭”,但同樣也很不常見了,只在南方部分省市還有。

至於做法,當時的做法比較單調,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種,炒菜要到宋代才有。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說到調料,當時辛香料還是蠻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陳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較複雜的調料,諸如豆豉、豆醬,蔥薑蒜也都有了;不過辣椒當時卻也沒有。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在揚州、長安、洛陽、廣州等大城市裡,“街店之內,百種飲食,異常珍滿。”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水陸珍饌,應有盡有。

僅見之於史籍的唐朝名食就有蕭家餛飩、庾家粽子、櫻桃飠畢飠羅、冷胡突、熱洛河、生魚片、蒸麝麝、皮索餅、駝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鯉尾、對蝦、蝦生、龍蝦、烤全羊、蒸全狗等。

當時也有醋等等,用酒烹飪也屢見不鮮。再有,唐朝也有糖,不過當時更常見的叫法是「餳」,更具體來說應該是麥芽糖,也有把餳加入做成飲品的,這種飲品叫做「飴」,是不是想到甘之如飴這個成語了?當時制餳的工藝很精湛,製作出來的餳品質很高,如李商隱所說「粥香餳白杏花天」;至於蔗糖則是剛剛興起,還是玄奘(沒錯就是唐僧)從天竺帶回來的製作工藝,自那之後,砂糖才漸漸普及。

隨時隨地清新口氣——“口香糖”

此“口香糖”非現在我們嚼的口香糖,我們之前看《長安十二時辰》裡面總會出現一個情節就是嚼薄荷葉,但是據記載顯示,真正的唐朝人其實並不太會通過嚼薄荷來清口,反而另有一樣“丁香”,倒確實有史實顯示傳播在權貴宮人之中作清新口氣之用。

傳說武則天有位文學侍從宋之問,頗有才華,武則天卻很少和他說話。他多方打聽後得知女皇是嫌他口氣難聞,後尋名醫教他以丁香去除口氣,武則天果然增加了召見他的頻率。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李白大詩人也愛喝——葡萄酒

唐朝人愛喝酒,宮裡人喝,百姓也喝,男也喝,女也喝。而葡萄酒似乎是從阿拉伯人那兒流傳過來的。

身為吃貨大國,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吃什麼?

唐代大名人李白不光是詩仙,也是酒仙,他對葡萄酒的熱愛用他自己的話說,想讓整個漢江都變為葡萄酒:“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嵛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

今日的美食大賞完畢,你還知道哪些唐朝著名美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