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1853年3月,太平軍殺進南京、揚州、鎮江,清朝震動。此時,咸豐皇帝下令各省在籍官員、地主、紳士、富商等協助地方官辦理團練,一起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此時,已經回家丁憂的曾國藩響應朝廷號召,編練“湘軍”,協助湖南巡撫駱秉章剿滅本省天地會、太平軍,充當清朝爪牙,拼殺在第一線。“湘軍”之戰鬥力,自然不用多說,“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足以證明這支軍隊確實能徵慣戰,實力碾壓八旗、綠營,是清帝國新的軍事支柱。後來,左宗棠湘軍還遠征西北,收復河山,立下赫赫戰功。有戰功,自然有封賞,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都能憑藉軍功獲取。例如,江忠源、胡林翼征戰2年,升任巡撫。


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作為湘軍創始人,曾國藩之貢獻不用多說。有意思的是,曾國藩為滿清王朝征戰8年,卻沒能撈到巡撫、總督等職位,更別談能掛名欽差了。1860年夏,“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曾國藩才開始被授予兩江總督職務。之前,曾國藩都是以幫辦之身份出現,徒有一個侍郎銜而已。如此,曾國藩行軍打仗時,受盡了地方官冷眼,經常被江西巡撫欺負;在湖南長沙,還差點被提督鮑起豹打死,顯得相當狼狽。那麼,為何征戰8年,曾國藩卻沒能撈到巡撫、總督職務呢?其實,這也怪不得咸豐,曾國藩能力不行;本就不想授予地方實權的咸豐,更有理由拒絕曾國藩了。


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其一、咸豐皇帝更信任滿人,不捨得放權給漢人

少數民族建立的清朝,對漢人防範從未放鬆,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授予他們實權,以免被“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咸豐,非常喜歡重用滿人,提拔之速度也非常快,吉爾杭阿、勝保、和春等,都是短短兩三年就擠入二品大員之列,還被授予欽差,代表皇帝督察地方事務。此外,攻克南京之重任,咸豐也是想辦法留給滿人,吉爾杭阿、和春就是他所選中。例如,第二次重組“江南大營”時,肅順建議由第一名將張國樑出任統帥,但咸豐就是找理由推脫;和春能力一般,卻幸運地得到統帥職務,還成為江寧將軍(與總督級別一樣)。如此,作為漢人的曾國藩自然難以撈到好處,想成為巡撫、總督,壓根就沒戲。


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其二、咸豐喜歡從底層提拔官員,培養自己親信

重用滿人,但滿人就是不給力,經常被太平軍吊打。結果,還是漢人靠得住,打太平軍離不開他們。漢人能打,咸豐自然也得授予實權,否則不就是公開歧視漢人,自打“滿漢一家”之臉嗎?然而,就算是重用滿人、漢人,咸豐也是有選擇性的,即是對方身份、地位、職務都比較低才行。道理很簡單,底層官員能擠進封疆大吏行列,自然要感謝皇帝之恩德,為帝王效死力;高層擠進封疆行列,乃理所應當,他們不會認為這是皇帝的恩德,而是自己應該得到的。總督從一品、巡撫正二品,曾國藩掛名二品侍郎銜;若非情勢緊急,擠進封疆行列,只能是個夢。


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其三、曾國藩真的不給力,前期打仗失敗太多

江忠源、胡林翼從四品小官混到二品巡撫,只用兩年時間。為何呢?首先,他倆地位低,符合咸豐從底層選拔官員之要求。再則,他倆確實有本事,江忠源設伏蓑衣渡,一戰成名,差點毀了太平軍;守衛南昌93天,擊敗太平軍,穩住了西線戰事。胡林翼則反攻湖北,奪取武昌;制定“東征計劃”,佈局消滅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所以,江忠源任安徽巡撫、胡林翼任湖北巡撫,都是憑真本事,是拼殺得來,實至名歸。

反觀曾國藩,前期征戰八年,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就是打敗了石鳳魁、黃再興這兩位草包,收復武昌。結果呢?不到兩月,太平軍反攻湖北,收復武昌,就啥都沒了。督師江西期間,曾國藩也是屢戰屢敗,若不是石達開回京參戰,估計他就真的得揮刀自刎了。“天京事變”期間,太平軍自相殘殺,但曾國藩在江西還是毫無作為,一座城池都沒能收復。如此,也難怪江西地方官對他有意見——拿著銀子,卻辦不了事。後來,曾國藩還鬧意見,以丁憂為名,扔下江西不管。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咸豐不授予他巡撫、總督職務了。


曾國藩征戰8年,為何沒能撈到督撫職位?皇帝:能力不行

咸豐重用滿人,喜歡從提層提拔官員,這注定曾國藩難以擠進封疆大吏行列,但也不是沒有機會。第二次出山之前,曾國藩確實不怎麼樣,行軍打仗不給力;太平軍內亂期間,他都沒能收復一座城池,而是在江西混日子。此外,曾國藩脾氣過於耿直,一言不合就與總督、巡撫等地方官員開撕,在官場中人脈關係非常之糟糕。如此,第二次出山時,曾國藩學聰明瞭,不再鋒芒畢露,而是主動去找地方大員喝茶、聊天、拜碼頭,爭取他們支持。所以,當今成功學家吹捧的曾國藩,並沒那麼神奇,更不是所謂的楷模,千古第一完人。

1860年夏,“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八旗、綠營一敗塗地。此時,若是不出意外,胡林翼最有可能出任兩江總督。然而,胡林翼身體不適,又不想因功高震主而遭猜忌,只好謙讓推辭,並極力推薦曾國藩,否則曾國藩又要靠邊站。要知道,胡林翼不但能力強,且李續賓(已陣亡)、鮑超、多隆阿、李續宜等名將都是他一手培養出來。此時,若是胡林翼出任兩江總督,清朝肯定不放心。

參考書目:《湘軍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