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

笔者身边很多上海人多多少少都至少拥有一套房子,上海人俗称“老房子”,按照如今的市价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由此许多上海人被冠上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头衔。但是作为刚需,不将其兑现,一切价值仅仅停留在账面数据,不会因为这个头衔,生活质量而发生任何改变!

上海里弄生活象征着属地文化,更是一代人的记忆,但是对于至今仍居于此的居民来说,设施的落后,让他们迫切想要做出改变。就这样“什么时候动迁”也就成了茶余饭后不会过时的话题。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6月申城旧改新动向,2019将释放多少改善需求?

6月22日晚上,随着大屏幕上的数字定格在“97. 09%”上,数以百计的居民在现场庆贺今年上海首批“市区联手”旧改征收项目之一——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洪南山宅旧改征收地块集中签约第一天,居民签约率便在12小时内达到97. 09%,创造了上海大型旧改地块征收签约新纪录!这也侧面反映了这里的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程度。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为主的房屋改造240万平方米,据报道,2019年,中心城区计划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旧区改造目标任务50万平方米,约2.5万户。6月底上海市中心旧改地块,累计动迁已破万户。

首付充足受欢迎,或能撬动更高品质楼盘

拆迁换房的购房者,是上海庞大改善群体的重要成员,“动迁”真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一夜间,他们变成了最受欢迎的购房者,拿着大笔拆迁款,首付充足,或者直接一次性付款,不拖泥带水。

对于这一类购房者而言,从主观上而言,他们已经住够了老破小,一直期待居住环境360度全新升级,自然他们对新房有着天然的好感,毕竟焕然一新更符合他们的憧憬。从信贷角度而言,新房在

贷款额度和贷款年限上有一定优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上海土著,首套购房!信贷政策相对比较友好,新房对于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的拆迁户来说,通过金融手段能够撬动更高品质的房子,选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按照今年市区内之前另一个地块的标准,假设户均700-900万元动迁款,不贴一分钱,买到100-130㎡,单价6-8万元/㎡的内外环间区域新盘;如果拿700-900万元当作首套首贷,最高可以撬动1750-2250万元总价的房子,这样的预算也和最近新房供应以中高端项目为主一致。


“重磅项目”集中入市带动新房市场

6月份收获30多张新盘预证,多个重磅项目入市,其中中高端改善盘取证量占多数。即使对比供应井喷的2018年,这样的速度也足够惊人。

分析认为,6月是二季度末和上半年做销售冲刺的时间节点,各大房企都加快了推盘节奏。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数据分析认为,

新房市场受供应量及供应结构影响较大,在6月供应发力的情况下,前两周出现了明显的月末翘尾现象,6月第三周新房成交突然发力,成交量创今年以来第三高点,紧接着,上周即上半年收官之际,成交量创今年以来第二高点。

热盘扎推拿证,自带话题和流量

比如宝山热门板块顾村两大中式美宅,央玺信达泰禾上城院子迎来首开。真如板块的高·尚领域刺激了中内环置业群体,周浦地王保利|首创·颂在万众期待下,开出了5.8万/㎡的惊喜价等。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高尚领域首期住宅6月14日迎来开盘,据官方消息称,开盘三天内就认购了484套,销售突破43亿元大关。6月16日招商虹桥公馆迎来首次开盘,首开当日去化330+套,劲销15亿!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分析认为,在理性市场下,虽然这些重磅楼盘有着足够的热度和流量,但是购房者依然很理性,并没有出现迅速售罄的现象,去化率相比一般项目确实较高,但是对于慎重的购房者而言仍有入住的机会。

项目还打起了“感情牌”

中海九峯里、云麓里除了常见的卖点外,还给予房子注入了足够多的感情色彩,目前以中海“里系”产品比较具有代表性,建筑格局上结合“厅、堂、园、院”的空间景观布局及“街、巷、弄”的上海特色,街道布局平移新天地石库门建筑群,为业主奉上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上海石库门里弄社区。

在沿袭老上海的里弄式布局之上,做到了提升和改善,项目户型走的是舒居路线, 在保证邻里间温度的同时,确保了各自私密性。

彻底捕获了“老上海”的心。虽然期盼着早日脱离棚户区,但是真到了那一刻,几十年邻里间的情感,有的甚至超越了亲人朋友,以及对一个家庭根源的怀念和不舍渐渐就涌上心头。升级的居住体验固然好,但是熟悉的里弄风格,或许可以延续这种情感,在新的环境里还原生活,拆迁后邻里间组团买也就不奇怪了吧。


三大最新利好区域,看过去or看未来

笔者上班在繁华的南京西路,这两天早上出站时发现一个长久以来被忽略的细节,13号线南京西路站两个自动扶梯早上都是统一向上的,进站只有走楼梯,确实出站庞大的人群和零零散散进站的人相比,确实比较悬殊,笔者暗自思考起来,可能是职业病吧,这的确符合上海对于市中心区域的建设理念,就是”减少住宅,增加公共区域“。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在区域选择上,如果依然坚持传统市中心,那么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供应节奏偏慢,供应量有限,遇到合适的得看缘分。二是同样的楼盘品质,相对入住成本更高。如果可以成功跨越这两个问题,当然可以坚持。但是坚持的同时也不妨向前看看。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6月28日,由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民企发展大会”在沪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陈寅在会上对三大区域规划作出了详细表述。

  • 自贸区新片区:上海临港地区?


1、自贸区新片区推进进度

7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回答记者时提到:

“关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总体方案,目前上海市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已经拟定了总体方案,正按程序报批。一旦中央正式通过和发布,上海市将积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加以实施,

尽快取得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实际成效。

2、自贸区新片选址

在6月28日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陈寅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将主要在上海临港地区。并指出,未来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富竞争力的制度创新,同时在产业上要有突破,更需要的是解决核心技术所需要的,比如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装备等等产业发展。

分析认为,强大的产业支撑以及高新人才注入居住需求也将是绕不过去话题,自贸区给区域板块带来的红利也是有实际范例的,无论是张江还是

金桥,板块发展和人口密度都有着质的飞跃,老的自贸区辐射范围,部分价值已经外溢,购房者逐渐把关注度投降临港,毕竟现在板块内商品房仍属上海价格洼地。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陈寅在会上还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由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形成2000多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同时明确为“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更多地要在体制上、机制上突破和探索。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其实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就再也不平静了,养老医疗一体化、电力一体化、G60科创走廊合作项目加速等等,利好一个接着一个,对于购房者来说,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倒不如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作为示范区,未来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投入医疗、交通、教育等资源也是可想而知的。

青浦大虹桥长三角一体化的双重利好辐射下,特别是17号线开通后,区域发展和价值逐渐被购房者认可。

  • 虹桥商务区


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形成中央商务核心区和交通枢纽辐射服务商务区。此次讲话进一步明确虹桥商务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上万“动迁户”| 恰逢上海重磅“改善项目”集中入市?


分析认为,虹桥商务区更大的概念是大虹桥,扮演着与浦东新区平行双引擎的角色,大虹桥处于区域与区域、城市、世界的咽喉部位,17号线和高速路串联了城市中各个区域,火车站串联了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机场为区域打开了与世界的大门。大虹桥可能是近几年出镜率最高的区域了,长远规划人尽皆知,与此同时,规划和价值也在逐步兑现,这也是为何

“正虹桥”的项目,比如招商虹桥公馆、中核锦悦府、万科天空之城等都会成为购房者焦点的原因之一吧。

结语:愿每一位购房者在最合适的时候,遇到最合适的房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