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最近,故宫博物院更新的一组雪景图刷屏了,紫禁城中,红墙金瓦覆白雪,如诗如画。

咦,这里出现了一只“打电话”的石狮子,萌萌哒的造型,实力抢镜↓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故宫石狮

故宫的石狮子神态各异、萌态十足,可谓是紫禁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狮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建筑门口为什么要放两尊石狮子?

带着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中国的石狮子。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卢沟桥的狮子


石狮子的历史来源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雕塑成狮子的形象,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

石狮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圆明园残损的石狮子

我国并不是狮子的原产地,为什么石狮子在中国这么流行?

狮子是外来之物,最早是以贡物的身份进入中国。

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在亚洲则主要分布在印度、伊朗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作为“异兽”开始进入我国。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东汉 高颐墓前的狮子

随着佛教的传入,狮子更是被佛教视为神灵之兽。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又传说文殊菩萨的坐骑为青毛狮子,狮子拥有佛教中“护法”的超然地位。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清 佚名 文殊菩薩画像

狮子逐渐化身成镇宅神兽“石狮子”,寄托着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愿。

狮子从西域来到中国后很快就被本土化,成为具有华夏特色的神兽,被大量用于桥梁、坟墓、住宅之中,既是美观的装饰品,又被赋予了辟邪、镇宅、守陵等功能。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石狮子


石狮子的造型演变

狮子作为中国“神兽”中的一员,是随着丝路开辟,而被引入到了中国本土。中国的石狮子,其造型与真狮子有别,它被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征和符号寓意。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天安门广场的石狮

那中国古代的石狮子都长啥样呢?我们可以从文物中窥探一二。

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

汉唐时期,中国的石狮子通常表现出强悍威猛的姿态。

唐代的石狮造型多取立走状,一般体积巨大,多伸颈昂首,张口吐舌,昂扬霸气,威风凛凛,呈现出一种锐不可当和威震八方的王者气概。

这一时期,石狮主要分布于陵墓、佛寺建筑中,被塑造为陵墓、宗教建筑守护者及护法者的形象。

如唐代皇陵的石狮,体魄高大,威武雄壮,昂首欲吼,它们和石马、石羊一起,镇守帝王陵墓,增强君王的权威,起着震慑的作用。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唐陵石狮

自宋代起,石狮子造型趋向世俗化,变得温顺内敛。

宋、元时期石狮多为蹲坐式,其造型趋于写实,雕工精细,装饰意趣更加浓厚。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铃铛、绶带等装饰,须弥座装饰也繁缛起来。

石狮的使用范围扩大,从单一的陵墓守卫形象转换为装饰门楼、点缀园林、守卫佛庙宅院的重要建筑装饰。

宋代石狮最显著的特点是从陵墓石狮向生活化和装饰化发展。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石窟、寺观、祠庙、住宅、园林中也出现很多石狮雕刻。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卢沟桥的狮子

明清时,石狮形象已不威严,体量上较为小巧,姿态上也显得温顺可爱。

明清石狮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装饰华丽而繁缛;动感较强,形态多变,更显活泼喜庆,出现娇憨有趣,嬉闹昵人的特点,完全失去了"百兽之王"的威风。

明代以后,许多宫殿、府第、寺院,甚至富贵人家的住宅,都置放石狮子守门,以壮威观。

明清石狮子雕刻和民间建筑紧密结合,普遍应用于祠堂、民居、桥梁、戏楼等民间建筑中。当时的富贵人家都会在大门口放置两只石狮子,用来镇宅。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清代宗祠内的石狮子


石狮子的寓意象征

在古代,石狮子不仅是一种装饰,它还是一种等级符号和身份的象征。普通百姓及七品以下官员,住宅门口都不允许摆放石狮子。

狮头毛发卷做疙瘩,称为“螺髻”。一品官员府第门的石狮头上可以有十三个疙瘩,称为“十三太保”。一品之下,每低一级,狮头疙瘩要减少一个。七品以下的,不准安放石狮。

另外,门口狮子的摆放是一公一母,分别为“狮子滚绣球”和“母狮之情”。雄狮脚踏绣球霸气十足,寓意辉煌腾达,好日子在后头;雌狮脚抚幼崽,寓意事业经久不衰,人丁兴旺。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沈阳故宫的石狮子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贾府的石狮子,而且每每出现石狮子,总有一种“陪衬”或“对比”。

如第三回写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首先看到的是大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第六回写刘姥姥初到荣国府,又提到了门口的石狮子。这里的石狮子是荣华富贵的象征,昭示了贾家尊贵的身份地位。

关于石狮子最精彩的描述是在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听完宝玉说起尤三姐的来历,跌足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这里说石狮子干净实质是讽刺,暗讽了贾府的不干净,将贾珍这一帮纨绔子弟的奢靡腐败暴露的一览无余。

石狮子 | 中华镇宅神兽,会耍威风更会卖萌

在民间,狮子成为一种勇武、强大和吉祥的化身。时至今日,门口的石狮依然是尊贵、不可侵犯的标记。石狮子镇宅,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