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最近,故宮博物院更新的一組雪景圖刷屏了,紫禁城中,紅牆金瓦覆白雪,如詩如畫。

咦,這裡出現了一隻“打電話”的石獅子,萌萌噠的造型,實力搶鏡↓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故宮石獅

故宮的石獅子神態各異、萌態十足,可謂是紫禁城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石獅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古代建築門口為什麼要放兩尊石獅子?

帶著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中國的石獅子。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盧溝橋的獅子


石獅子的歷史來源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辟邪物品,以石材為原材料雕塑成獅子的形象,具有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的雕塑品。

石獅子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經常使用的一種裝飾物,在中國的宮殿、寺廟、佛塔、橋樑、府邸、園林、陵墓及印鈕上都會看到它。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圓明園殘損的石獅子

我國並不是獅子的原產地,為什麼石獅子在中國這麼流行?

獅子是外來之物,最早是以貢物的身份進入中國。

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在亞洲則主要分佈在印度、伊朗等地,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作為“異獸”開始進入我國。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東漢 高頤墓前的獅子

隨著佛教的傳入,獅子更是被佛教視為神靈之獸。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又傳說文殊菩薩的坐騎為青毛獅子,獅子擁有佛教中“護法”的超然地位。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清 佚名 文殊菩薩畫像

獅子逐漸化身成鎮宅神獸“石獅子”,寄託著中國人祈求平安的心願。

獅子從西域來到中國後很快就被本土化,成為具有華夏特色的神獸,被大量用於橋樑、墳墓、住宅之中,既是美觀的裝飾品,又被賦予了辟邪、鎮宅、守陵等功能。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北京中山公園社稷壇門外的石獅子


石獅子的造型演變

獅子作為中國“神獸”中的一員,是隨著絲路開闢,而被引入到了中國本土。中國的石獅子,其造型與真獅子有別,它被賦予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特徵和符號寓意。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天安門廣場的石獅

那中國古代的石獅子都長啥樣呢?我們可以從文物中窺探一二。

獅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徵。

漢唐時期,中國的石獅子通常表現出強悍威猛的姿態。

唐代的石獅造型多取立走狀,一般體積巨大,多伸頸昂首,張口吐舌,昂揚霸氣,威風凜凜,呈現出一種銳不可當和威震八方的王者氣概。

這一時期,石獅主要分佈於陵墓、佛寺建築中,被塑造為陵墓、宗教建築守護者及護法者的形象。

如唐代皇陵的石獅,體魄高大,威武雄壯,昂首欲吼,它們和石馬、石羊一起,鎮守帝王陵墓,增強君王的權威,起著震懾的作用。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唐陵石獅

自宋代起,石獅子造型趨向世俗化,變得溫順內斂。

宋、元時期石獅多為蹲坐式,其造型趨於寫實,雕工精細,裝飾意趣更加濃厚。如石獅身上雕有項圈、鈴鐺、綬帶等裝飾,須彌座裝飾也繁縟起來。

石獅的使用範圍擴大,從單一的陵墓守衛形象轉換為裝飾門樓、點綴園林、守衛佛廟宅院的重要建築裝飾。

宋代石獅最顯著的特點是從陵墓石獅向生活化和裝飾化發展。這一時期除帝王陵墓之外,石窟、寺觀、祠廟、住宅、園林中也出現很多石獅雕刻。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盧溝橋的獅子

明清時,石獅形象已不威嚴,體量上較為小巧,姿態上也顯得溫順可愛。

明清石獅雕刻構思精巧,刻畫細膩,裝飾華麗而繁縟;動感較強,形態多變,更顯活潑喜慶,出現嬌憨有趣,嬉鬧暱人的特點,完全失去了"百獸之王"的威風。

明代以後,許多宮殿、府第、寺院,甚至富貴人家的住宅,都置放石獅子守門,以壯威觀。

明清石獅子雕刻和民間建築緊密結合,普遍應用於祠堂、民居、橋樑、戲樓等民間建築中。當時的富貴人家都會在大門口放置兩隻石獅子,用來鎮宅。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清代宗祠內的石獅子


石獅子的寓意象徵

在古代,石獅子不僅是一種裝飾,它還是一種等級符號和身份的象徵。普通百姓及七品以下官員,住宅門口都不允許擺放石獅子。

獅頭毛髮卷做疙瘩,稱為“螺髻”。一品官員府第門的石獅頭上可以有十三個疙瘩,稱為“十三太保”。一品之下,每低一級,獅頭疙瘩要減少一個。七品以下的,不準安放石獅。

另外,門口獅子的擺放是一公一母,分別為“獅子滾繡球”和“母獅之情”。雄獅腳踏繡球霸氣十足,寓意輝煌騰達,好日子在後頭;雌獅腳撫幼崽,寓意事業經久不衰,人丁興旺。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瀋陽故宮的石獅子

《紅樓夢》中多次提到賈府的石獅子,而且每每出現石獅子,總有一種“陪襯”或“對比”。

如第三回寫林黛玉初到賈府時,首先看到的是大門口的兩個大石獅子;第六回寫劉姥姥初到榮國府,又提到了門口的石獅子。這裡的石獅子是榮華富貴的象徵,昭示了賈家尊貴的身份地位。

關於石獅子最精彩的描述是在第六十六回,柳湘蓮聽完寶玉說起尤三姐的來歷,跌足道:“......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

這裡說石獅子乾淨實質是諷刺,暗諷了賈府的不乾淨,將賈珍這一幫紈絝子弟的奢靡腐敗暴露的一覽無餘。

石獅子 | 中華鎮宅神獸,會耍威風更會賣萌

在民間,獅子成為一種勇武、強大和吉祥的化身。時至今日,門口的石獅依然是尊貴、不可侵犯的標記。石獅子鎮宅,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