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熟知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蜀漢集團後主劉禪是蜀漢集團昭烈皇帝劉備的兒子,而昭烈皇帝劉備自稱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具體是否正確也無從考證,至少有人質疑過劉備為漢室宗親的正確性,但我們也就遵從昭烈皇帝劉備的自導自說吧。而東漢集團獻帝劉協是實打實的漢室後裔,也是大漢集團最後一個董事長,雖然是表面上的傀儡,但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漢集團血脈。

劉禪(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年。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漢獻帝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王朝末代皇帝 (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從以上數據中可有看出,蜀漢後主劉禪271年病逝,享年64歲,在位40年,為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任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東漢獻帝劉協234年病逝,享年53歲,在位31年,為東漢第十三任皇帝,也是東漢最後一位皇帝。

蜀漢後主劉禪和東漢獻帝劉協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都屬於三國時代的人物,也同屬於末代皇帝,後主劉禪也只比獻帝劉協小26歲,劉協可以算是劉禪叔叔輩人物了,而在劉備稱帝三年之後病逝白帝城,後主劉禪結果蜀漢集團掌門人的位置,獻帝劉協仍然在山陽城做他的山陽公。後主劉禪做了11年皇帝之後,東漢獻帝劉協就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而在東漢獻帝劉協病逝之後同年10月,蜀漢集團重要人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也累死於五丈原,後主劉協終於取得了蜀漢集團的掌控權,不得不說這是劉禪掌權的轉折點,也是蜀漢集團走向衰落的轉折點,不免令人唏噓。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劉禪出生於荊州,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蜀漢章武三年(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幼為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董卓伏誅後,受到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昌。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丞相曹操去世後,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禪讓,降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以二女嫁於曹丕。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後主劉禪幼年多遭難,得常勝將軍趙雲兩次相救,第一次是趙雲單槍匹馬於百萬軍中救主,第二次是從孫夫人手上帶回劉禪,在這期間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流離失所,沒有一塊長久可待之處。而獻帝劉協幼年時光雖也坎坷,但畢竟是皇室之後,還是比後主劉禪幸福許多,幼時為董太后撫養,這肯定日子過的還可以,少帝即位又封為渤海王,經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再之後就是被司空董卓擁立為帝,這中間獻帝劉協的辛酸不少,可也終究是無性命之憂,再然後的事情就是幾經輾轉,依附曹操,淪為傀儡皇帝。從這裡可也看出,後主劉禪和獻帝劉協似乎幼年時候也有那麼點相似,只是生長的環境的不太一樣,一樣的是朝不保夕,劉禪是跟隨劉備流落各地,而劉協是被各路強權挾持,成為一個讓人玩弄的傀儡皇帝,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待劉禪和劉協都安定之後,劉禪做了三年太子就即位為蜀漢後主,而劉協依附曹操,遷都許昌,做一個曹丞相明面上的傀儡皇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至220年,受夠了的劉協在曹丕的逼迫下禪讓帝位給曹丕,並降為山陽郡公,在山陽城頤養天年,不過還算好,曹丕算是善待劉協的,不僅讓劉協在山陽城保留天子禮儀,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劉禪安定之後的生活可比劉協要幸福多了,自220年劉備稱帝之後,又於223年病逝白帝城,劉禪即位為懷帝。劉禪就只管在成都飲酒作樂,偶爾聽取諸葛亮的彙報,基本一應事物都是諸葛亮和部下在操弄。也算是對得起劉禪多年的顛沛流離的生活。至234年,也就是獻帝劉協病逝同年,諸葛亮也死於五丈原,這個時候的劉禪才真正的掌權,也對接下來的蜀漢人事做了部分調整,逐漸消除了諸葛亮對蜀漢各項事務的影響力,這個時候的劉禪才真正有了做蜀漢後主的感覺。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劉禪執掌蜀漢集團,得諸葛亮輔佐11年,這11年中諸葛亮七出祁山,大量的對外發動戰爭,使得蜀漢集團民不聊生,急需休養生息發展民生經濟。但是劉禪也是幸運的,幸運就是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並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沒有逼迫劉禪禪讓退位,而是在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下安安心心的坐鎮後方當一個無憂無慮的蜀漢後主。而我們看看獻帝劉協是怎麼樣的。好不讓被曹操接受,遷都許昌,然以為可以做一個真正的東漢集團掌權者,卻原來是從一個坑跳到了另外一個坑中,被曹操利用,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獻帝劉協的一應事物也是跟劉禪一樣,都得是曹操做主,哪怕是出宮或者其他的小事都是曹操說了算。但後主劉禪被諸葛亮做主和獻帝劉協被曹操做主這個事情,從表面上看,好像差不多,可往深處挖掘,卻是完全不一樣,後主劉禪完全可以否決諸葛亮的各項決定,這是可以做到的。而獻帝劉協卻真的是沒有辦法了,畢竟獻帝劉協只是一個被曹操圈養起來的傀儡,幕後操作人就是曹操。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後,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從這裡可以看出,劉禪的結局算是比較理想的,躲過了敵對集團的屠殺和秋後算賬,雖然也出現了樂不思蜀的故事,但這也證明了劉禪為了保護自己以及蜀漢大臣的一種的手段,只是說在劉禪洛陽去世後,並沒有像獻帝劉協一樣追諡為帝號,這可能無法和獻帝劉協相比較了,但上天還算是公平的,西晉末年劉淵還是以漢室宗親身份追諡帝號。

蜀漢後主劉禪與東漢獻帝劉協結局終極較量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獻帝劉協的結局在末代帝王中是不錯的,不僅得到魏明帝的親自祭奠,也仍然得到漢天子的葬儀,並且還被追諡帝號,這是任何一個末代帝王都很難得到的高規格待遇,但在獻帝劉協身上就得到了體現。當然在三國時代,獻帝劉協也被劉備誤認被殺,導致劉備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當然劉備是真不知道劉協只是退位禪讓當山陽公去了的事情是否知情,這就得去問劉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