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3000点 为什么还建议大家买基金

不少朋友问,基金涨这么多了,还能买吗?

当然能买。基金主要配置价值和成长两类股票,个股、板块涨幅到达预期,基金自然会进行调仓,力争持续保持净值增长。相信财叔,基金经理比投资人更看重自己的基金净值,他们有足够的压力和动力不断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实现超额回报。

1

整体涨幅不大,牛股、板块轮动不断

2019年,A股始终处于宽幅震荡,从最低不到2500点,到最高近3300点,目前刚刚站上3000点,整体涨幅并不算大,但期间牛股、板块轮动从未间断。

财叔仅仅提几个关键词,就能让投资者兴奋不已,5G、猪肉、白酒、券商等等,每个板块都有最长持续数月的上升期,但真正抓住行情的个人投资者又有几人,凭运气赚来的钱,最后也会靠实力亏掉。

去年科技、医药、农业、消费等行业均有一批涨幅超过100%的股票,而这些刚好是基金重仓的板块,为基金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大助力。财叔举一个例子,五粮液——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募基金第三大重仓股,在前十个月就暴涨了160%以上。

2

悲哀的不是错过上涨

而是踩雷一踩一个准

2019年是行业轮动的一年,但也是“爆雷”的一年!

业绩爆雷、财务造假、产品问题等等层出不穷,更有董事长、实控人涉官司被抓获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反映到个股则表现为几个甚至数十个跌停,重仓的个人投资者将再难翻身。

在这里财叔就不举具体个股了,以免让投资者再受惊吓。但不得不提到绝大部分公募基金的风控能力,一方面公募基金对那些有爆雷风险的个股整体持仓不大,另一方面,也有及时的止损措施做保护,相比部分激进的个人投资者,受“爆雷”影响要小得多。

有趣的是,去年一季度很多绩差股、概念股暴涨期间,市场上不时传出“基金经理不如大妈”的说法,但经过一轮大幅度杀跌后,这样的声音就小了很多。

随着市场整体风格的转换,基金重仓股的整体崛起,公募基金的收益率持续提升,“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也逐步被多数投资者所接受。


3

价值、成长难得的同涨

大家都知道,市场上大多数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不是价值型就是成长型,或者二者混合型。而去年基金整体暴涨就得益于价值型和成长型基金都有了“用武之地”。

纵观过去6年的A股市场,2013年的股市是成长股暴涨、价值股遭殃;2014年的股市是价值股后来居上,成长股大幅跑输指数;2015年又是相反,成长股大幅跑赢市场,价值股表现非常一般。

且不说2016年和2018年两年亏损的市场,2017年的结构性牛市,价值股大幅跑赢,成长股表现非常差。

而在2019年,市场上难得出现了价值股、成长股均有大批暴涨股和暴涨基金的现象,两者在业绩70%以上的公募基金中几乎是“平分秋色”。

2019年价值股基金把握住白酒、家电等消费股及金融股中的平安、招行等,可以有非常好的业绩;成长股中,电子股包括其中5G等一大批股票,医药成长股都有很好的表现。

这样难得的市场环境,成为“炒股不如买基金”的另一个原因。

4

最后,财叔经常跟前来咨询的个人投资者说的,“不要把炒股当成投资,不要让炒股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炒股不可能快速积累财富,如果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炒股,你将亏的很惨,同时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心态。如果不是把炒股当成一项事业,全心投入不断提升所需的经验、技能,请远离股市,普通人很难战胜人性。

而买基金则是普通投资者很好的投资方式,培养长期思想,接受资产配置的理念,将复杂的研究、繁琐的计算都交给基金团队,真正实现慢慢变富。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留更多时间去享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