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文丨木木

這兩個月來被疫情封在家中,天天土豆加白菜,火鍋、燒烤、奶茶可望不可即。那麼在物資匱乏的古代,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呢?

土豆、白菜、玉米

其實在古代,這土豆、玉米、白菜也是深受百姓歡迎的明星蔬菜。

土豆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是一種有毒的植物,當地的印第安人經歷了長期培育才獲得了毒素低,塊莖大的品種。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將土豆帶回了歐洲,但在當時,上層貴族覺得它是低等食物,是適合工人和農民食用,貴族們種植土豆只是為了欣賞它的花朵,將它們當成裝飾品。直到後來頻繁的戰爭導致糧食減產,貴族們才和平民一樣吃上了土豆。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帕蒙蒂埃向國王和皇后展示土豆植物

到了明朝後期,土豆才被傳入中國,而後大受歡迎,因其抗凍,易保存的特點,成為居家儲存必備蔬菜,中國人口能夠突破一億大關就有土豆的功勞。

與土豆一樣為人口增長立下汗馬功勞的還有玉米,同樣有印第安人培育。大約在16世紀中期,玉米被當做貢品呈獻給皇上,稱為“御麥”,可見當時玉米那不同尋常的地位。不過在古代,玉米最大的貢獻還要屬養活明清以來不斷增長的人口,四萬萬同胞就是在玉米、土豆等食物的幫助下生出來的呀。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除了土豆和玉米,還有西紅柿、西葫蘆、西藍花、黃瓜、菠菜、胡蘿蔔等我們現在常見的蔬菜都是外來品種。那麼在這些菜沒有傳入中國前,古人都吃什麼呢?

大白菜呀!

大白菜可是中國古人培育出來的特產,而且白菜的親戚特多,現在菜市場中,至少有一半的蔬菜都來自大白菜所在的家族,叫做“蕓薹屬”,比如大白菜、小白菜、油菜、捲心菜、芥菜等等。

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和西安半坡遺址中,都出現 類似油菜或者芥菜的種子。詩經中有記載“採葑採菲,無以下體”,其中的葑和菲指的就是白菜的親屬:大頭菜芥菜。經過千百年的培育,“蕓薹屬”家族逐漸壯大,佔據菜市場的半壁江山,而在這個家族中,大白菜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沒有土豆、玉米前,古人的主食主要是五穀,即“稻、黍、稷、麥、菽”,而蔬菜除了白菜家族外,還有“葵、藿、薤、蔥、韭”等,這些都是中國人的傳統食物,早在秦朝前,就已經出現在中國人的食譜中啦。

牛、羊、豬

要說到吃,怎麼能少了肉呢!在中國人的肉食中,牛、羊、豬佔據著重要地位。而地位最高的當屬牛肉了。先秦時期牛肉是最高大上的肉類,諸侯吃牛肉、卿吃羊肉,大夫吃豬肉、士吃魚,而庶人只能吃蔬菜

“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國語》

不過自從鐵農具出現了,牛便被賦予了耕地的歷史使命,從此告別餐桌,誰要是再敢吃牛肉,小心掉腦袋。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告別了牛肉,中國人的餐桌上就剩下羊肉和豬肉了,但由於魏晉後氣候變冷,降水減少,放牧的土地縮減,導致圈養豬的比重增加。雖說“二師兄”滿身是肉,而且養殖成本低,但是豬肉並不受古人歡迎。孫思邈說過,吃豬肉“令人少子精,發宿病”,李時珍也說“其性淫,其肉寒,人若食之恐染其性”,總之是想告訴人們,豬肉吃不得!

豬肉這麼不受待見多半是因為古代養殖的原因,看看古代豬圈就知道了,豬圈上面就是廁所,豬主要以泔水和糞便為食,肉質非常糟糕,不受歡迎也是情理之中。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古代豬圈

反觀羊肉就沒那麼悲慘了,上千年來,羊肉一直是中國人的主要肉食,尤其是宋朝,吃羊肉簡直到了瘋狂的程度,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宮廷御廚一年開銷羊肉就有43萬斤

“羊肉四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兩。常支羊羔兒一十九口”《宋會要輯稿》

宋朝人研究吃的也是一絕,炒羊肉,烤羊蠍子,醬羊肉,甚至還研究出了羊舌籤、羊頭籤這類奢侈吃法。直到一位美食家的出現,改變了羊肉的地位,沒錯就是蘇軾。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蘇軾到了黃州後就打起了豬肉的主意,不僅研究出“東坡肉”這道美食,還專門寫了一篇《豬肉頌》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人不肯吃,貧者不解豬”,在大美食家的帶動下,加上羊肉的價格逐漸上升,豬肉開始慢慢控制了中國人的餐桌,直到現在豬肉都是日常生活必備肉類。

火鍋、生魚片

作為吃貨大國,光有食材怎麼夠?當然還要研究各類食材的做法。在千百年來,霸佔古人餐桌的不是炒菜,而是生魚片

孔子曾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膾”指的就是生魚片,在古人的食譜中,“膾鯉魚”可是人間美味。所謂的“膾鯉魚”就是將鯉魚切成片,越薄越細越好,再配上蔥和芥末,簡直美滋滋。

“凡膾,春用蔥,秋用芥”《禮記》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宋朝宰相蘇頌曾說過“諸魚中惟有此(鯉魚)最佳,故為食品上味”,可見古人們對膾鯉魚的熱愛。除了鯉魚,吳中的鱸魚也很受歡迎,在《搜神記》中,曹操就曾點名要吃松江鱸魚膾,還有西晉的張翰,為了吃上一口膾鱸魚,不惜把官給辭了!

“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

不過淡水魚還是不要生吃的好,小心有寄生蟲。

除了生魚片,古人還早早地吃上了火鍋。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已經造出了跟現在火鍋極為相近的器皿。比如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這隻“西周有盤鼎”,下面放炭火,鼎中煮菜,這不就是妥妥的小火鍋麼。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西周有盤鼎


漢代的火鍋類型就更豐富了,比如這件“海昏侯銅火鍋”,這個設計更方便取出炭火。寒冷的冬天,在市內煮上火鍋,涮羊肉、羊肚、百葉、鵪鶉、大白菜,配上醬料,再端上兩盤膾鯉魚、膾鱸魚,簡直不要太幸福。

古人的餐桌上都有什麼菜?

海昏侯銅火鍋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