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率108好汉杀奔东京,历史将改写


宋江善于感情投资借以拉拢人心:

宋江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率108好汉杀奔东京,历史将改写


宋江外号家叫做及时雨,在江湖上颇有盛名。这一点不可否认。无论遇到什么人,宋江都会发扬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说他是两面派吧,确实言过其实。宋江所做的这一切,完全可以用多个朋友,多条路来解释。可见宋江是多么的精明。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感情投资的范畴。试问,人在江湖行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帆风顺。后来的事实证明,宋江就是怀着这个目的,才仗义疏财的。比如说宋江在官府缉拿晁盖等人的时候,他就偷偷报信,让晁盖等人顺利逃过一劫。宋江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能看清世道的发展规律。该为自己铺垫后路的时候,他往往总是恰到好处不露声色地去实现。做完之后,还博得个好名声。就像晁盖等人大难不死之后,一定会发至肺腑的感激宋江的救命之恩。再比如说李逵。宋江在江州初次遇见李逵的时候,就赠送许多银子。李逵来者不拒,欣然笑纳。宋江比谁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若是不信,到了后来,宋江坐上梁山伯第一把交椅的时候。每每出兵替天行道的时候,那一回不是李逵拎着双斧冲锋陷阵啊。这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宋江的恩情,梁山泊注重的不过就是一个义字。宋江看到效果以后,心里一定会高兴的睡不着。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叹:没有前期的付出,那来现在的收获啊。

或许宋江更加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名利双收。一个人先有名声,才能得到利益。要不是宋江拥有一个好名声,就凭他那本事,说破大天,也轮不到他当梁山伯的领导者。


宋江打心眼里不想落草为寇。上梁山不过是他的权宜之计。

当初晁盖等人劝他早日上梁山共举大义。被宋江果断拒绝,这个时候宋江还心存幻想,他想一直为官,好娶妻生子,光宗耀祖。就算到了他怒杀阎婆惜的时候,还不想上梁山与英雄好汉们为伍。在他发配江州的路上,晁盖等人苦苦相劝 ,宋江还是不为所动,一直拿家中有年迈的父亲为理由加以拒绝。晁盖等人只能作罢,来到江州之后。宋江想安安静静地做几年大牢,等到刑满释放之时,再返回故土。

宋江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率108好汉杀奔东京,历史将改写

造反的念头从来就没有在他的脑海之中出现过。直到他喝了二两小酒,在浔阳楼上面写了一首反诗之后。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在诸多好汉的营救之下,他才不得已前往梁山伯避难。即使到了梁山伯,宋江骨子里依然没有反抗朝廷的念头。他只不过把梁山伯当做暂时的避难之所。他希望有朝一日诏安。结果诏安之后,梁山伯里面的好汉,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宋江听从朝廷的旨意,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这样不计成本的厮杀下去。梁山伯好汉损失过半。剩余的走的走,残的残。这一切都是拜宋江所赐。宋江没有方腊有种。这一点不得不承认。人家方腊看不惯朝廷里面的奸臣当道,立马就揭竿起义。公然与朝廷叫板,这是多么有血腥的壮举啊,试问,宋江这厮,除了整天想着诏安,他还会干什么?说他一无是处,也不为过。

宋江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率108好汉杀奔东京,历史将改写

梁山伯众多好汉不幸的结局,跟一心想要诏安的宋江有莫大关系。那些有血腥的好汉们,也是傻,难道梁山泊离开宋江就不行了吗?我看未必如此。如今这个世道像宋江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无时无刻不要忘了前车之覆后车之覆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