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一部具有教育哲思的影片,影片開頭讓人感覺是一個普通的家長強迫女兒去幼兒園,而女兒不願意的日常。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才發現這個小女孩瑪麗其實是一個數學天才,小時候展現出的數學天賦完全秒殺同輩,但她的監護人舅舅弗蘭克,卻處處想掩蓋瑪麗天才的事實,想要她成為一個普通的孩子。


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在這樣的衝突下,慢慢拉開了瑪麗的身世和她的母親~一個自殺的年輕天才數學家,和控制她母親的外婆伊芙琳,伊芙琳杜絕了女兒的一切玩樂,扼殺她的愛情,就是為了讓女兒成為一個能解出世界數學難題,從而揚名立萬、流芳百世。但是卻堵塞了一切讓女兒快樂幸福的源泉,最後女兒失去真愛,被渣男拋棄懷孕,最終選擇自殺的命運。

女兒的死並沒有讓伊芙琳醒悟,她發現了外孫女瑪麗的天賦,又開始爭奪,並想讓瑪麗繼續走母親那條老路,實現她的夢想,最終卻發現女兒在臨死前早就算出了這道難題,確立下遺願,要等她母親死後才能發表,對她母親的恨深入骨髓……

弗蘭克希望瑪麗成為一個平凡的女孩,平安寧靜的度過此生。伊芙琳希望瑪麗可以解出世界數學難題,讓家族流芳百世。孩子該何去何從?

一、孩子的幸福VS父母的夢想

伊芙琳因為婚姻,沒有繼續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數學家。後來得知自己的女兒在數學方面有很高的天賦,於是就開始了對女兒的嚴格教育,她讓女兒讀天才培養學校,接受最高端的學習教育,同時也扼殺了女兒的一切玩樂遊戲時間,甚至包括運動。女兒在青春期,隔壁的男孩愛上了她,但是母親卻處處阻撓,最後男孩和女孩一起偷偷出逃,男孩帶女孩去滑雪,回來後母親狀告男孩綁架女孩,直至男孩終於沒有再聯繫女孩,以至於女孩自殺未遂。母親希望女兒能解出世界數學難題,從而流芳百世,從而將一切讓女兒感到幸福的渠道都全部封堵。女孩除了學習,沒有任何情感、愛好、傾訴、特長……,最終女孩長大了,她渴望愛情,卻時常被渣男欺騙,最終懷孕成為了單親媽媽,而母親因此與她決裂,最終女孩選擇了自殺,將自己的天才女兒託付給了自己的弟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有多少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他們從來不問孩子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早已給孩子設置好了一生要走的路,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監督孩子必須按照這條路走,不得有任何違逆,孩子淪為父母夢想的奴隸。

兒童心理學家斯特林(H.Stierlin)提出了親子關係中的”派遣理論”,派遣指的是在兒童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受到父母的委託,得到許可,受到鼓勵,帶著一項使命離開家庭的圈子到外部世界去。但這種出走經常是受到父母嚴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為了完成對於父母來說至關重要的一些任務,這些任務往往是父母尚未實現的追求或需要。”就是說家庭關係中“派遣驅力”的本質是:由子女來滿足父母未能實現的願望。

父母把自己成長中未竟事業和期望投射給孩子,造成一種派遣過度。讓孩子在成長中有很重的心裡負擔和壓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難有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體現出來的情況就是家長不停的督促孩子要努力,而孩子就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意願才努力學習新事物,內在驅動力明顯不足。網絡上大把的家長拿著棍子、拖鞋坐在孩子身邊,監督孩子寫作業,最後氣的要吐血的例子比比皆是。反過來,如果父母過多地關心自己,不願意被捲入孩子的教養,又會形成派遣缺失。孩子如果缺少階段性目標,沒有來自父母的積極反饋,也會阻礙孩子健康的成長。

二、好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教育還是關係?

很多父母都在到處找最好的學區房,給孩子尋覓最好的老師和學習方法,帶孩子去各類輔導班,每天都忙碌奔波在各機構和家庭教育中,雙方都勞碌奔波,孩子的收穫多少也只有自己知道。

影片中弗蘭克為了讓瑪麗可以有更好的生活,於是忍痛將瑪麗送到了寄養家庭,瑪麗哭喊著讓弗蘭克不要把自己送走,弗蘭克忍痛揮淚而別。後來瑪麗就不願再見弗蘭克,弗蘭克最終發現這是伊芙琳的圈套,而瑪麗真正想要的,並不是舒適的陌生環境,而是和養育她長大的舅舅在一起,養育親情的親密關係,任何人都無法取代。


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美國著名親子溝通專家、“平和式教養法”創始人勞拉.馬卡姆博士說過:“育兒中要把80% 的力氣,花在搞好親子關係上”。“遊戲力”育兒理論創始人科恩博士也一再強調:大部分育兒問題,都是親子關係中的情感鏈接沒有做好,而親子鏈接的好壞,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成就乃至社交都產生影響。

有一次歌手朱明瑛做節目,她帶來了她18歲的孩子,非常開朗、聰明、懂事。

主持人問:“我們都知道你是單親媽媽,這樣好的孩子是如何教育出來的?”

朱說:“我覺得應該不是教育出來的,是天生的吧,我和他父親都是比較開朗的人。”

主持人問:“單親子女的教育會是一個問題,你是如何克服的?”

朱:“不要試圖教育他可能是更好的教育,因為教育孩子是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標準的,不一定適合孩子。”

我:“如果你覺得有一個觀念讓你與孩子相處獲益的話,是什麼?”

朱:“和孩子建立好的關係,彼此相信、尊重、欣賞、信賴的關係。”

父母和孩子有了好的關係,你不用教育孩子,你的審美觀、價值取向會通過這樣的共情傳達給他。我的老公有一個書房,每天在書房裡用電腦、看書,孩子就把客廳的茶几和沙發圍起來,放了兩個小凳子,說這是自己的工作室、書房。每天在裡面看繪本、看動畫、收集自己的玩具。大人是一個榜樣,你怎麼做,孩子就會跟著去模仿。好的關係的家庭沒有防護和敵對,沒有隔閡,所以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的,所以好的關係要先於教育。


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三、讓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人。

《園丁與木匠》中說:“愛的意義不是塑造我們所愛之人的命運,而是幫助他們塑造自己的命運;不是為了向他們展示道路,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們所走的道路不是我們想選的,也不是我們能為他們選擇的。愛孩子並不是給他們一個目的地,而是為他們的旅程提供給養。”

社會風雲變幻,孩子未來面臨的挑戰是你永遠無法全盤掌控和預料的。父母成為一位穩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學習資源的照顧者,要比成為一位直接教導式的照顧者更有價值。

1、不要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好成績,好習慣、好性格、好思維在未來會更有價值,現在是萬物互聯的時代,未來考驗的不是腦海裡儲備了多少知識,所有的知識只要你瞭解,在電腦上一搜索海量的資料會彈出。未來考驗的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運用信息的思考能力,從信息裡抓取趨勢的洞察能力,未來思維與能力比知識會更加重要。


擁有一個天才孩子,母親卻用自私與冷酷,摧毀了她……


  2、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良好的關係是孩子認同你的情感儲蓄,沒有情感積累,你的任何指導,孩子都不願意接受。

3、不要想要控制孩子,幫助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孩子的提供良好資源,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為想要成長的模樣。

4、父母自己要有自己的夢想和事業,並且在自己的事業裡得到價值和認可,並將這種獲得與感覺和孩子一起分享。在父母的以身作則中,孩子自然會心嚮往之,從父母的經驗裡吸取能量,未來在他喜歡的領域,有所得有所成。

5、孩子會自己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正如瑪麗最後選擇在天才學院和大學生上課,但是到幼兒園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遊戲,最終實現自己的一個平衡。所以孩子喜歡用什麼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孩子會知道最好的答案,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做好引路人,並給孩子提供優質的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