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一部具有教育哲思的影片,影片开头让人感觉是一个普通的家长强迫女儿去幼儿园,而女儿不愿意的日常。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才发现这个小女孩玛丽其实是一个数学天才,小时候展现出的数学天赋完全秒杀同辈,但她的监护人舅舅弗兰克,却处处想掩盖玛丽天才的事实,想要她成为一个普通的孩子。


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在这样的冲突下,慢慢拉开了玛丽的身世和她的母亲~一个自杀的年轻天才数学家,和控制她母亲的外婆伊芙琳,伊芙琳杜绝了女儿的一切玩乐,扼杀她的爱情,就是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能解出世界数学难题,从而扬名立万、流芳百世。但是却堵塞了一切让女儿快乐幸福的源泉,最后女儿失去真爱,被渣男抛弃怀孕,最终选择自杀的命运。

女儿的死并没有让伊芙琳醒悟,她发现了外孙女玛丽的天赋,又开始争夺,并想让玛丽继续走母亲那条老路,实现她的梦想,最终却发现女儿在临死前早就算出了这道难题,确立下遗愿,要等她母亲死后才能发表,对她母亲的恨深入骨髓……

弗兰克希望玛丽成为一个平凡的女孩,平安宁静的度过此生。伊芙琳希望玛丽可以解出世界数学难题,让家族流芳百世。孩子该何去何从?

一、孩子的幸福VS父母的梦想

伊芙琳因为婚姻,没有继续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数学家。后来得知自己的女儿在数学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于是就开始了对女儿的严格教育,她让女儿读天才培养学校,接受最高端的学习教育,同时也扼杀了女儿的一切玩乐游戏时间,甚至包括运动。女儿在青春期,隔壁的男孩爱上了她,但是母亲却处处阻挠,最后男孩和女孩一起偷偷出逃,男孩带女孩去滑雪,回来后母亲状告男孩绑架女孩,直至男孩终于没有再联系女孩,以至于女孩自杀未遂。母亲希望女儿能解出世界数学难题,从而流芳百世,从而将一切让女儿感到幸福的渠道都全部封堵。女孩除了学习,没有任何情感、爱好、倾诉、特长……,最终女孩长大了,她渴望爱情,却时常被渣男欺骗,最终怀孕成为了单亲妈妈,而母亲因此与她决裂,最终女孩选择了自杀,将自己的天才女儿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有多少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从来不问孩子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早已给孩子设置好了一生要走的路,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监督孩子必须按照这条路走,不得有任何违逆,孩子沦为父母梦想的奴隶。

儿童心理学家斯特林(H.Stierlin)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派遣理论”,派遣指的是在儿童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受到父母的委托,得到许可,受到鼓励,带着一项使命离开家庭的圈子到外部世界去。但这种出走经常是受到父母严格控制的,而且其宗旨主要是为了完成对于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往往是父母尚未实现的追求或需要。”就是说家庭关系中“派遣驱力”的本质是:由子女来满足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

父母把自己成长中未竟事业和期望投射给孩子,造成一种派遣过度。让孩子在成长中有很重的心里负担和压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难有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体现出来的情况就是家长不停的督促孩子要努力,而孩子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意愿才努力学习新事物,内在驱动力明显不足。网络上大把的家长拿着棍子、拖鞋坐在孩子身边,监督孩子写作业,最后气的要吐血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过来,如果父母过多地关心自己,不愿意被卷入孩子的教养,又会形成派遣缺失。孩子如果缺少阶段性目标,没有来自父母的积极反馈,也会阻碍孩子健康的成长。

二、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教育还是关系?

很多父母都在到处找最好的学区房,给孩子寻觅最好的老师和学习方法,带孩子去各类辅导班,每天都忙碌奔波在各机构和家庭教育中,双方都劳碌奔波,孩子的收获多少也只有自己知道。

影片中弗兰克为了让玛丽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于是忍痛将玛丽送到了寄养家庭,玛丽哭喊着让弗兰克不要把自己送走,弗兰克忍痛挥泪而别。后来玛丽就不愿再见弗兰克,弗兰克最终发现这是伊芙琳的圈套,而玛丽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舒适的陌生环境,而是和养育她长大的舅舅在一起,养育亲情的亲密关系,任何人都无法取代。


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美国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平和式教养法”创始人劳拉.马卡姆博士说过:“育儿中要把80% 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游戏力”育儿理论创始人科恩博士也一再强调:大部分育儿问题,都是亲子关系中的情感链接没有做好,而亲子链接的好坏,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生活、成就乃至社交都产生影响。

有一次歌手朱明瑛做节目,她带来了她18岁的孩子,非常开朗、聪明、懂事。

主持人问:“我们都知道你是单亲妈妈,这样好的孩子是如何教育出来的?”

朱说:“我觉得应该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天生的吧,我和他父亲都是比较开朗的人。”

主持人问:“单亲子女的教育会是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克服的?”

朱:“不要试图教育他可能是更好的教育,因为教育孩子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的,不一定适合孩子。”

我:“如果你觉得有一个观念让你与孩子相处获益的话,是什么?”

朱:“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彼此相信、尊重、欣赏、信赖的关系。”

父母和孩子有了好的关系,你不用教育孩子,你的审美观、价值取向会通过这样的共情传达给他。我的老公有一个书房,每天在书房里用电脑、看书,孩子就把客厅的茶几和沙发围起来,放了两个小凳子,说这是自己的工作室、书房。每天在里面看绘本、看动画、收集自己的玩具。大人是一个榜样,你怎么做,孩子就会跟着去模仿。好的关系的家庭没有防护和敌对,没有隔阂,所以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的,所以好的关系要先于教育。


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三、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园丁与木匠》中说:“爱的意义不是塑造我们所爱之人的命运,而是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不是为了向他们展示道路,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

社会风云变幻,孩子未来面临的挑战是你永远无法全盘掌控和预料的。父母成为一位稳定且可以提供可靠学习资源的照顾者,要比成为一位直接教导式的照顾者更有价值。

1、不要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好成绩,好习惯、好性格、好思维在未来会更有价值,现在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未来考验的不是脑海里储备了多少知识,所有的知识只要你了解,在电脑上一搜索海量的资料会弹出。未来考验的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从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未来思维与能力比知识会更加重要。


拥有一个天才孩子,母亲却用自私与冷酷,摧毁了她……


  2、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是孩子认同你的情感储蓄,没有情感积累,你的任何指导,孩子都不愿意接受。

3、不要想要控制孩子,帮助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孩子的提供良好资源,让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为想要成长的模样。

4、父母自己要有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并且在自己的事业里得到价值和认可,并将这种获得与感觉和孩子一起分享。在父母的以身作则中,孩子自然会心向往之,从父母的经验里吸取能量,未来在他喜欢的领域,有所得有所成。

5、孩子会自己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正如玛丽最后选择在天才学院和大学生上课,但是到幼儿园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游戏,最终实现自己的一个平衡。所以孩子喜欢用什么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孩子会知道最好的答案,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做好引路人,并给孩子提供优质的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