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夥:“中國努力抗疫是我見證的難忘經歷”

今天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醫科大學舉辦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採訪活動,邀請鍾南山院士與在穗工作學習的外國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參加座談交流活動的共有19位外籍人士,他們來自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索馬里、越南、尼日利亞、馬拉維、幾內亞等等不同國家。活動開始前,鍾南山與參加座談的外籍人士一一握手問好。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剛果留學生:“中國政府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自己見證的難忘經歷”

現場參與交流的外籍人士講述了他們在廣州的經歷,並一一向鍾南山院士提問。

南方醫科大學外科學(神外)碩士研究生大衛(Nell Delvy Ngouma Moudouma)來自剛果(布)。他說,中國政府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自己見證的難以忘記的經歷。他坦言,自己是學醫的,十分可以理解中國政府對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但他也坦言,可能有的外國朋友可能無法理解疫情防控為什麼這麼嚴格。他向鍾南山院士發問:您是醫學專家,您能跟他們說什麼?

南方醫科大學兒科學碩士研究生五賓來自剛果(金),他坦言,自己很喜歡在廣州的生活,交流是最重要的。他向鍾南山提問:雖然大家都很辛苦,但您最辛苦,希望您跟大家分享您的經歷,相信能夠幫助我們共渡難關。

來自赤道幾內亞籍的波波(Virginio Bibang Ndong)說,希望鍾南山院士談談如何面對疫情。他說:“您告訴我們之後,我們回國也可以介紹如何更好地應對疫情,告訴家人和朋友怎麼做?”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澳主持人請鍾南山說服父母戴口罩

澳大利亞的Hazza(小哈)在廣東電視臺國際頻道擔任主持人,在交流中,他向鍾南山院士詢問道:“我給父母買了口罩,但是父母並不願意戴,如何說服他們呢?“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戴口罩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國外民眾對戴口罩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戴口罩才是有病的表現。在人員密集的地方,戴口罩可以避免人家傳染給你,電梯裡的傳染非常常見。”鍾南山院士回答道。

擁有25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在12日和13日報告了63例新增病例,這是一個月來最低的兩天漲幅,澳大利亞的疫情已經日趨平緩。

Hazza(小哈)對記者說,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密度不如中國。各國有各國的國情,澳大利亞戴口罩的需求不似中國那麼迫切,但是鍾院士的話無疑提醒了更多民眾:戴口罩對防禦病毒是有幫助的。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隨著澳大利亞進入冬季,新冠病毒是否會更加猖獗?這也是Hazza(小哈)最關注的問題。鍾南山也為他提供瞭解答。“最適合新冠病毒的溫度是4攝氏度,當然病毒也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衰竭,當南半球迎來冬季,的確需要更加留意防控。”鍾南山說。

“我是做媒體工作的,在這場交流過後,我會通過我的節目向澳大利亞的民眾說明了正確的防控理念。” Hazza(小哈)說。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2個多小時的交流,鍾南山的話也讓現場的外國友人覺得收穫很大。丁瑟來自索馬里,在南方醫科大學攻讀研究生。2019年10月26日晚,前往正佳廣場購物的丁瑟遇到一位參加搶購活動的大媽暈倒,第一時間用在中國學習到的醫學本領救治昏迷者,並一直等她甦醒恢復正常才離開。當時很多媒體報道了這件事。

丁瑟說,鍾南山院士摘下口罩與留學生合影的舉動令他印象深刻。“我們防控的是病毒,不是哪一類人。”他說,自己非常理解中國目前的防控措施,因為中國也曾經也把湖北地區列為了疫情的重點防控地區。

非洲小伙:“中国努力抗疫是我见证的难忘经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申卉、龍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王燕、莫偉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