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最近采访了一个病例,感觉天命无常,怪唏嘘的,所幸最后的结果还是有些亮色。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周峰

周峰(化名),21岁,家里的独子,在南京一所大学读书,学生干部,每年都拿奖学金,已打算毕业后去美国留学。青春正好,意气风发之时,他发现自己的左腿轻微有点胀痛,还时不时的发点低烧。

周峰去大学附近的医院看了看,医生说是坐骨神经引起的肌肉疼痛,他也就不再在意。然而3个月后,疼痛仍未消失,周爸爸督促他去南京最好的医院再检查一下,检查结果是骨头上疑似长了肿瘤。


“周峰给我们打了电话,我和他妈听到这个消息,吓坏了,”周爸爸告诉我,“我们一生的心血就培养了周峰一个,他从小到大都是尖子,又乖巧听话招人喜欢,现在他大学快毕业了,我们也已经给去美国留学的培训机构交了十多万元,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们一家的天就塌了……”

周爸爸马上去南京接儿子,经南京的医生推荐,找到浙大二院骨科骨肿瘤专业的

林秾医生,并于浙二滨江院区入院检查。 然而,老天并不打算收回他的残忍。7月5日,经多方面的检查确认,周峰被确诊为左股骨上长了恶性肿瘤,也就是骨癌目前,国际上的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数据为60%~70%。

晴天霹雳。


不可避免的,周峰要放下一切,开始和死神做斗争了。



周爸爸讲

这场生死之战的关键人物,无疑是手术医生林秾。作为病人家属的周爸爸,无法非常详细的跟我描述当时的治疗方案与手术过程,他只知道,如果说原来他家的天已经塌下来了,那么林秾又帮他们撑了一些回去:



说心里话,在我50多年的人生印象里,很少见到这么热情的大医生。

孩子入院后,我们夫妇濒于崩溃,林主任对我们一直都很关心,总是开导我们,反复跟我们讲现在医术发达了,生存几率高了,让我们把心放宽。

我们农村的观念,手术前要给医生送红包,医生收了也是很正常的。我一开始送了他几次农副产品,被拒绝了,我就以为他是要红包,我封了五千块在一个礼盒里,偷偷的放在他办公室。

可那天晚上,两个护士还是代林主任把钱退还给了我。我没想到他分文不收,但也有点担心儿子的手术。林主任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似的,特意找了个机会跟我讲,‘你们小孩得了这病,要四五年才能康复,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你们不容易的。你们的想法我懂的,任何事情我都会负责去做的。

我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医生,当时真的是感动到话都讲不出来。

9月23日,林主任给我儿子做手术。那真是个大手术啊,早上7点半周峰被推进手术室,下午4点20分才回到病房,周峰的左股骨上端和髋关节被切掉,换成了两块人造骨。

手术创口蛮大的,T字型,横的一条有30公分,竖的有40公分,然而后来证明做得非常好,这么长的创口术后完全不红不肿。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让我想不到的是,那天晚上已经10点半,他大概刚刚做完手术,还来病房看我小孩;第二天又亲自来病房指导小孩做康复动作练脚。

我知道一般做手术的大医生太忙了在病房是不大看得到的,术后由小医生管,但林主任那么忙,还是亲力亲为的来交待我们注意事项、教我们怎么给孩子康复锻炼,耐心细致,一点大医生的架子都没有。

林主任说,照现在的情况看,好好继续治疗,小孩康复的希望还是很大的,我们一家的心终于都放下了些。我再次把五千块钱的红包塞给他,我说林主任现在手术已经做完了,我就是诚心诚意的想感谢你,没有别的目的了,然而又被他拒绝了。

目前来看,周峰的手术做得非常成功,9月29日,他已转到杭州市三医院继续做化疗,熬过这个阶段,这个优秀的男孩也许可以继续他去美国留学的梦想。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林秾

上文中被周爸爸反复提到的医生林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方向主要是“骨与软组织肿瘤”。他为人低调,并没有太多耀眼的头衔,

却是公认的浙二骨肿瘤方向的当家花旦、中坚力量。即使被认为对下属要求很高的浙二骨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骨肿瘤方面的专家叶招明教授,对他也是难得的称赞有加。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林秾)


为着周爸爸的表扬,我仔细去采访了林主任。林主任脾气爽朗,在得知他被周爸爸狠狠表扬了一番后,

他开玩笑说,其实从做住院医生起,他就把病人管理得很好,病人都很喜欢他,所以很多老师喜欢和他搭档,省心省事。

在骨科的各个分支里,骨肿瘤是个比较特殊的亚专科,别的亚专科,无论关节、脊柱、创伤等,解决的大都是人的运动系统的问题,看好病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唯有骨肿瘤,是要直接和病人的生死打交道,责任重大,难度极高,一台手术动辄就得花费半天一天。


而在骨科疾病中,骨肿瘤相对来说又是发病率很低的,病人相对也少。 小众、辛苦、难度高、责任大,收入相对同行却低,这导致了许多年轻的骨科医生不愿专研骨肿瘤专业。而林秾,从他走上临床,就一直在研究骨肿瘤,专心一意的在这个专业已经做了快20年。

“以你的专业水平,转去骨科其它亚专科也不是难事,你为什么愿意一直呆在骨肿瘤专业?”

"因为我喜欢!”林秾非常直接的给出了答案,“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那种满足和成就感无可比拟。尤其骨肿瘤这个病,好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又高,我救回一个病人,就等于救回了一个家庭的希望!”




成就感

林秾至今记得很清楚,2016年,有位19岁的少年,在右半边骨盆上发现一个巨大的肿瘤,直径能有20公分左右,几乎半个骨盆都被侵蚀了。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红圈内全是骨肿瘤范畴)


骨肿瘤可以长在骨骼的任何地方,因此手术没有规律可循,每一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而骨盆肿瘤是其中尤其难处理的一类。 “骨盆是人的中轴部位,又在身体的深处,盆腔里又有重要的内脏器官。一旦靠近内部脏器,手术风险就增加了。这个病人的手术难度尤其大,骨盆要切掉一半,骶骨要切掉一半,骶神经也要切掉一半,对病人的运动功能影响很大。”林秾解释。

但病人只有19岁,以这个肿瘤的发展速度,不做手术他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病人还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林秾带领团队决定为他试一试,做扩大的内半骨盆切除术。


手术那天,惊心动魄,整整9个小时的手术,出血4千多毫升(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液换了一遍),终于把肿瘤完整切除了。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这台手术用掉的血袋都有这么多)


这样的手术,医生若没有良好的体力和心理素质,还真是做不来。


“这个病人至今还活着,三年了。他经常来看我的,虽然生活质量是比较差了,要靠轮椅和助行器出行,但他生活得还是很快乐的,他在家里做网商,有时候还会去钓钓鱼,还过得蛮快乐的,”林秾想起那个病人就不由自主的微笑了,

“作为处理肿瘤的外科医生,看到你的病人好好的活着,就会很开心。这种成就感是不需要别人来肯定的,自己就会很满足,有几个人一辈子有救人的机会?嗯?”


而另一位患骨肉瘤(高度恶性肿瘤),但手术至今已经存活十六年的患者(肿瘤一般存活五年后算临床治愈),更是真真切切的让他感受到了赢过死神的快乐。

这位患者如今做杨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也已结婚,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很少发朋友圈的林秾在这位患者来做假体翻修手术的时候发了一段感慨: “看着患者携家人来就诊,手术翻得辛苦一点内心还是平和的,证明在和死亡的交手中我们赢过,收获了一份骨肿瘤医生的成就与满足。向和我们一起奋斗的患者致敬!”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至今,林秾已经做了几千例的骨肿瘤手术,他用他的热情、活力、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一个又一个的骨肿瘤患者和病魔展开搏斗,并且有七成左右不落下风,这在骨肿瘤领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战绩”了。


“如果让骨肿瘤病人回到手术前,让他再选择一次要不要做手术?如果他还是选同意,那我的手术就是做得成功的。”


我们可是和死神较量的人!我喜欢把病人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感觉

(林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