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有粉丝在私信里问我:"夏天妈妈,怎么办?我家一岁的宝宝还不肯开口说话,别人都叫爸爸妈妈了,他还是唔里哇啦,我们平时跟他说的话不少啊!到底该怎么教他说话啊?"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其实,"教孩子学说话"应该算得上某一阶段的父母最为关注的育儿话题之一。对待孩子开口说话这件事儿,大家也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观点阵营。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说话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家长去干预。另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语言发展,需要父母提供良好的环境,更需要一些正确的助力。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那么,我们的孩子究竟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呢?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是否存在"口语敏感期呢?"

作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协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呢?

BBC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就为我们解释了孩子语言发展的秘密,希望下面的分享,可以帮助到新手爸妈们,助力宝宝早日开"金口"。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助力宝宝开口的"两要素"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的敏感期理论认为,我们的宝宝在从0岁开始直到6岁,都处于语言敏感期。那为什么有些孩子在1岁左右迟迟不开口说话呢?

要素一:0-9个月的语言积累

从我们的小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像海绵开始吸收我们的"语言",尤其是妈妈说出的话,唱的儿歌,都会成为宝宝日后开口说话的素材。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要素二:9~12个月的交流欲望

决定宝宝是否愿意开口说话的因素,除了语言储备,还有交流的欲望。闺蜜的宝宝直到1岁半都不怎么说话,闺蜜为此非常着急,我陪她一起带宝宝去儿童医院,医生观察了小姑娘一个下午。最后告诉我们:"她被照顾得太周到了,基本没有什么提需求的机会。

因此,她并不习惯使用语言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在纪录片的实验中也显示,那些本来就对父母回应度高的宝宝,会更早的开口说话。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说得多就可以了吗?

怎样能让孩子早点说话,说得清楚呢?很多人会告诉爸爸妈妈,要多和孩子聊天。听得多了,他才会开口说话。但是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私信中,有些家长对宝宝说的话并不少,但是为啥没有起到作用呢?

在纪录片里,科学家们也发现即便孩子们身处的语言环境相同,他们说话的时间也根本不一样。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试验,一组父母在婴儿发声时积极地回应,而另外一组只是不断地对宝宝说话。试验结果证明:宝宝开口的早晚,不仅取决于听到多少词语,更在于父母是否积极回应孩子。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因此,在孩子1岁开口之前的"前语言"阶段,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去回应孩子每一次沟通的意愿,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表达式是有意义的。

Tim在朋友圈里是公认的"话痨",仔细想来,可能和我们总喜欢和他"聊天"有关。当他说"啊啊啊",老公就会翻译他的话,我则会做出夸张的表情回应,逗得他咯咯大笑。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三个帮孩子早开口的方法

学习语言是一项人类独有的大脑活动,为了了解该如何从其他方面帮助孩子学会说话。在影片中,科学家们用特殊的探测仪器,来了解宝宝在听到语言时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而父母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宝宝学习语言。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1、 用"宝宝语"和孩子交流

通过监测婴儿大脑的反应,科学家们发现:当爸爸妈妈用语速慢、音调高、拉长声音的方式来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他的相应脑区会很活跃。但是如果恢复成人的语速和比较平的语调时,孩子脑部的活跃度就会降低。

因此,在教宝宝说话的时候,那种充满韵律和高低起伏的话语,更容易被宝宝接受。比如:"小——兔——子"我们可以把"兔"的音说的高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用宝宝语和孩子交流,并不建议大家用像是小兔兔之类的叠词。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2、 给物品贴标签

宝宝学说话时,最先学会的是一些常见物品的名词。想要帮助他们尽快说出物品的名称,我们最好能跟着宝宝的目光,为物品用"语言"命名。

比如,带娃出门散步,远处跑来一只狗狗,孩子好奇地看过去,身边的大人就可以为他配上话外音:狗!他慢慢的就能将自己看到的事物,和语言结合起来,这样以后见到狗狗,就会知道,这是"狗"

平时家里的物件,或者出门带孩子看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跟他说,这是什么?等孩子再次看到这个物体,会直接说出来它的名字了。

教孩子说话多聊天就够了吗?心理学家:这三种互动方式很重要

3、 用动作加深印象

在《孩子如何学习》中,高普尼克将婴儿描述为情绪学习者。

这也就是说,越是能激起孩子情绪波动的情景,孩子学习得越快。教宝宝学说话也是一样,那些带给宝宝深刻情绪体验的物品,往往是他们先开口说的。

比如,Tim在爸爸妈妈外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他经常抱着睡觉的"Teddy bear"。想让孩子尽早学说话,不妨在和他们交流时,多用动作和夸张的表情,给孩子加深印象,并且刺激他表达的欲望。

小辫子妈有话说:

教宝宝开口说话,是一件马拉松式的育儿过程。孩子说话的早晚和出生到1岁间所处的环境,和父母交流的频次质量息息相关。而绝不是像有些家长认为的"顺其自然"就好。更重要的是,说话只是语言发展的一方面,但家中的语言环境,还决定着孩子日后的认知发展。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