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數量較多的本科十大專業,就業質量如何?

新增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接軌”社會需求的體現,在高考招生報考中也易得到考生和家長的關注。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公佈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通知顯示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麥可思從中選取高校新增專業數量較多,且畢業生規模較大的10個熱門專業,基於數據向讀者展示這些專業的就業情況。


主要結論

☛ 軟件工程就業率、月收入、就業滿意度高

☛ IT類專業、金融工程“錢景佳”

☛ 小學教育專業工作倖福感強


麥可思從2019年各高校新增專業中選取了增加數量較多,且畢業生規模較大的10個專業,分別是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機械電子工程、康復治療學、數字媒體藝術、小學教育、物聯網工程、學前教育、金融工程和商務英語。


對這些專業2018屆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分析顯示:


在就業率和月收入方面,IT類專業優勢比較明顯。


具體來看,畢業半年後就業率排名靠前的三個專業為軟件工程(97.1%)、數字媒體技術(95.7%)、機械電子工程(95.5%)。從月收入看,軟件工程(6733元)、物聯網工程(6420元)、數字媒體技術(5955元)、數字媒體藝術(5519元)等IT類專業包攬前四位。


除了求職難易程度和收入高低,畢業生在工作中是否能學以致用以及在工作中獲得的“幸福感”同樣重要。從數據來看,儘管收入並不搶眼,但小學教育專業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比例(94%)和就業滿意度(74%)均位居前列。同樣“所學即所用”的專業還有康復治療學(94%)。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收入專業,例如數字媒體技術和金融工程的畢業生,對就業現狀的滿意度並不算高,均為68%。或許因為這些專業的加班強度較高,工作體驗不佳所致。


縱觀這些熱門新增專業的就業數據,多數專業的就業率、月收入、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就業滿意度均超過2018屆本科專業平均水平,反映出社會發展催生的熱門專業有一定程度的就業優勢,例如互聯網行業迅速發展使得該行業技術人才“身價”水漲船高。


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文展示的是專業整體就業質量情況,各高校培養質量不同,若作為志願填報參考,還需考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和職業期待,綜合考慮,謹慎選擇。


(注:文本在計算就業率時,已就業人數包括國內外讀研人數)

新增數量較多的本科十大專業,就業質量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