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戰鬥機一旦被鎖定,就會上演一大波炫酷的飛行特技甩開導彈,或者放出誘餌彈來引爆追蹤的導彈,那麼在真實的環境中,這種情況真的能實現嗎?眾所周知,在各國空軍中,戰鬥機和飛行員都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在研製戰機時除了要考慮到戰機的攻擊力之外,還要安裝先進的自衛系統和預警系統,可以通過被動探測的方式獲取對方導彈的信息,繼而供飛行員做出下一步規避動作。

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但遺憾的是,戰鬥機在發展,導彈的技術也不會停滯不前,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戰鬥機為米格25,速度達到了3.2馬赫,而導彈的速度卻能超過4馬赫,最快的可達6馬赫,所以在速度上就存在了很大差距,以往小夥伴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鏡頭在現實中發生概率非常小,早期的時候,導彈技術有限,通常採用主動和半主動的雷達引導方式,當戰鬥機被導彈雷達鎖定後,就會啟動預警系統發出警報提醒飛行員,可以說當時的導彈根本無法給戰鬥機造成致命的威脅。

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後來人們又設計出了紅外製導導彈,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紅外探測器捕獲和跟蹤目標自身所輻射的紅外能量,從而控制導彈飛向目標,不過第一代紅外製導導彈的探測器靈敏度不高,而且引導能力也不好,需要靠近敵機尾部區域發射導彈才能成功,因此當時的戰鬥機遇到這種導彈通常只要朝著太陽方向飛行就能成功擺脫,後來第二代紅外導彈問世,靈敏度和引導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也擺脫了太陽的限制,戰機必須及時作出規避動作才能逃脫,概率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間。

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而後來隨著軍事技術的提高,又研製出了陣列式紅外線成像技術,導彈的引導彈頭成像時所顯示的是一架完整的飛機,從而使一般的紅外干擾沒有任何作用,一旦被導彈追蹤上戰機成功逃離的機會就很小,不過這裡面還有另一種情況存在,就是普通的空空導彈和防空導彈都是以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在它的全部射程中導彈發動機並非全程運行,有一大部分的都是依靠慣性滑翔,只要戰機在導彈的動力射程內沒被追上,就可以依靠機動性逃出生天。

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按照慣例,在導彈發射後,戰機會存在一段時間的不可逃逸區,就是無論戰機做出什麼規避動作,導彈都能將它擊毀,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戰機會通過釋放干擾彈、扔金屬箔絲、降低高度等手段來進行規避,正所謂世事無絕對,誰也不能保證在未來戰機不會研發出更先進的規避手段,但就目前的技術來看,一旦被導彈追蹤,尤其是不可逃逸區,戰機逃離的概率幾乎為零。


戰機被導彈鎖定後,飛行員一頓操作猛如虎?事實證明不要花裡胡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