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一下“反艦標準”導彈

中文互聯網上現在關於外軍武器裝備的神話越來越少,但神話發明家們當然也不會停止工作,這其中一個有意思的神話就是“標準6”是“反艦彈道導彈”(雖然美國海軍也真吹過這牛)。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分析一下所謂的“標準6反艦彈道導彈”的事兒,我們先看看美國“標準6”導彈的數據:質量1.5噸,長6.6米,直徑340毫米(正在研製直徑增加到533毫米的BLOCK IB型),戰鬥部重量64公斤,戰鬥部類型高爆破片。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導彈

SM-6導彈

標準6導彈的彈體實際上是沿用標準2Block IVA,所以在飛行性能方面並無區別,在半主動模式下,由艦上的照射雷達提供引導,可以攔截240公里的高空目標。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對抗低空、超低空掠海目標的能力,該導彈安裝了發展自AIM-120導彈引導頭的主動引導頭,在數據鏈系統引導下,可以實現“A射B導”,由E-2C鷹眼預警機提供海平面以下目標信息,導彈在半主動雷達引導下飛到指定位置後使用自身的引導頭搜索低空目標並實施攻擊,在對付超低空目標時最大理論射程可達370公里(S-400導彈的最大射程400鞏俐也差不多是這樣打出來的)。同時由於主動引導頭的引導精度等方面的性能也更加優越,因此它在末段反彈道導彈方面也比標準2更好一些,具備較高的攔截精度。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導彈

SM-3 BLOCK IIA導彈,以該導彈的第一級助推器為基礎研製的SM-6 BLOCK IB具有較強的對陸\\對艦攻擊的潛力

同時,標準系列導彈其實從標準1開始就具備攻擊小型水面目標的能力,用半主動雷達照射水面目標,導彈就可以攻擊水面目標了嗎,這本身也很簡單。而到了標準6,由於有了主動雷達引導頭,它在反水面目標作戰時的射程可以更遠,也能達到400公里或者更遠水平(250海里,相當於460公里)。此外,標準6還增加了GPS引導系統,因此必要時也可以用於攻擊岸上目標。

所以說,標準6能不能打船呢,確實可以。不過,如果按照反艦導彈的標準來衡量,標準6的突防能力並沒有“神話”中宣傳的那麼高,它的最大飛行速度是3.5馬赫(彈道後段速度還會慢一些),採用高空彈道飛行……實際上這樣的導彈對於現代防空系統來說完全不是很難攔截的目標。

實際上解放軍的紅旗-9導彈與標準6在很多方面類似(當然俄羅斯S-400系統的40N6導彈也是這樣),之前也有我軍的文宣報道提到過,海軍用紅旗-9攻擊過水麵目標。

(紅旗-9導彈的戰鬥部重達180公斤,比現在的改進型魚叉和鷹擊-83導彈還重,早期魚叉戰鬥部220公斤,現在為了提高射程減少到和鷹擊-8系列一樣的160公斤)

說到這兒就得提一嘴,解放軍海軍的防空驅逐艦現在會帶卡-31預警直升機,可以大大擴展對掠海目標的探測距離,如果相關的數據鏈系統實現互相融合,實際上我海軍艦隊也一樣可以和美國人的標準6一樣玩“A射B導”,從而大大增加紅旗-9導彈打擊遠距離掠海目標的射程和攔截效率。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標準6導彈作為一種從標準2基礎上發展而來(而且按計劃也要取代標準2)的防空導彈,其主業毫無疑問還是防空,反艦和對陸攻擊能力不過是給美軍增加一種選項——至於其實際效能,美軍自己也清楚,並不會高到哪裡去,和當年美國海軍艦載機強調用“百舌鳥”、“標準”反輻射導彈攻擊敵艦一樣,主要是用來擾亂敵方防空系統的輔助手段。

估算一下“反艦標準”導彈

海紅旗-9導彈

美軍實際的艦射反艦武器主力依然是NSM和“戰斧”導彈(已經確定對現役庫存“戰斧”中期升級增加主動引導裝置用於反艦作戰)。除了戰鬥部太小,用標準6執行反艦和對地攻擊任務還有個大問題就是太貴,這種導彈的美軍採購單價為487萬美元,比一百萬美元左右的“戰斧”貴太多了。

此外,還有戰術方面的問題,把防空導彈打出去攻擊敵方地面、水面目標,那後面敵人來空襲了,你用什麼東西來抗擊呢?

不過,現在的標準6具有理論反艦作戰能力,實際上效能並不理想這件事——在未來可能也會有所變化。

2018年美國宣佈開始研製“標準6 BLOCK 1B”型導彈,該導彈的直徑從340毫米增加到533毫米,發射重量,戰鬥部重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如果說以標準6Block IB彈體為基礎研製一種新的反艦彈道導彈,應該說還是有一定可能的,只是標準6block IB目前尚未研製完成。

從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標準6 Block IB的彈體可能使用標準3 Block IIA的第一、第二級火箭,即Mk.72固體助推器和直徑增加到533毫米的改進型MK.104雙推力主發動機,但是取消標準3導彈的上面級和大氣層外KKV殺傷器,更換為一個大型戰鬥部和雷達引導頭。

這樣的改進後,標準6 Block IB導彈從性能上來看,與俄羅斯40N6、中國紅旗-9B導彈更加相似。

此外按照此前的計劃,美軍還計劃研製標準3 Blcok IIB導彈,它的直徑增加到27英寸,需要使用新型的MK.57大直徑垂髮來發射。這個尺寸和性能下,它的性能已經可以向GBI看齊了,相比之下,現有的標準3 BLOCK IIA的中段反導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

不過如此大尺寸的導彈用於大氣層內攔截已經意義不大,而且俄羅斯方面堅決抗議美國研製這種導彈,因為它已經是和GBI相似的高性能中段攔截彈了。

那麼,根據尺寸、重量等方面相似的導彈的性能比較,再聯繫上之前有美國官員透露,“反艦型標準6”導彈可能會改用與“魚叉”導彈相似的220公斤戰鬥部的說法。

那麼我們可以推斷,“反艦型標準6”可能是一種基於"標準6 block IB”研製的反艦\\對地攻擊彈道導彈——取消了用於大氣層外繼續加速的第二級MK.136火箭和KKV,取而代之的是與之重量相似的戰鬥部和引導系統。

根據美國目前試射標準3BLOCK IIA的性能表現,反艦型標準6在彈道模式下飛行的最大射程可能在1000-1500公里左右,最大飛行速度7-8馬赫(經過二級加速後標準3 BLK IIA 的KKV速度達到13馬赫)

這個性能……

嗯,各位是不是覺得有些眼熟了呢?

去年進行飛行測試的我國鷹擊-XX導彈的性能基本與之相似——當然了,鷹擊-XX的尺寸要比標準3Block IIA大,基本上達到美國已經取消研製的標準3 Block IIB同等水平。

從這裡我也有一個推測——鷹擊-XX的助推器或許與紅旗-19有關,因為畢竟是要塞進同樣的艦載垂髮系統裡面,而且都是科工的產品嘛。

當然,不管是鷹擊-XX還是“反艦型標準6”,技術難度都遠不止於高性能的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鷹擊XX導彈上能夠在10餘馬赫的飛行速度下正常工作,能夠對海上目標進行雷達成像識別(有了這個識別能力就不用無偵-8去識別啦……東風-21D的引導頭還做不到),這樣的引導頭,目前美國還沒有——之前美軍想要在陸基PrSM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一種陸基反艦彈道導彈,計劃2020年試射,結果實際試射嚴重拖延——原因呢,有工程師指出,是相關領導要求使用“貨架產品”來“湊合”,於是就打算用“魚叉”的引導頭來控制這種導彈,而實際上它完全不能適應反艦彈道導彈的要求……

所以呢,“反艦型標準6”理論上當然在美國的技術能力之內,只是從研製、試驗、裝備,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哦,對了,在現在萬事“高超聲速”的浪潮面前,美國可能還要提出給它裝個滑翔體的彈頭……那就更不知道要啥時候才能搞定。

而鷹擊-XX——嗯,去年試射了,隨著055的列裝,它也要入役了……

就這樣吧。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併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