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推薦語:塵封的歷史一旦被揭開,那段華麗的篇章也會被我們一覽無餘,作為華夏兒女的後裔,我們理所應當去了解我們先人的故事,瞭解歷代王朝的興衰史,正是這些才匯聚成了我們現如今的美好。說到皇帝就不得不說武則天,這個女人真的是一個傳奇,在那個封建統治社會,武則天憑一己之力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她也向世人證明了女兒當自強。歷代君王的生活都是非常奢靡的,武則天自然也不會例外,武則天執政時期唐朝的經濟蒸蒸日上,她自己也是夜夜笙歌。人在死後,萬事萬物都化作了一抔土,但是為了證明自己在歷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些王孫貴胄會蒐羅好多寶貝為自己陪葬,君王更是如此,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武則天的墓地,為何武則天的墓地萬人挖不動?千百年來亦是無人敢盜,究竟這中間有什麼故事呢?

武則天墓地的結構

武則天在去世之後,她是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的,這是歷史上面特別罕見的帝王合葬陵,自然而然這個墓地也成為了盜賊眼中的香餑餑,千百年來盜墓賊對乾陵垂涎欲滴,鍥而不捨,無數的盜墓賊前赴後繼,有上萬人都在挖乾陵,為了打開乾陵還拿炸藥轟炸過,但是結果不是挖不動,就是繳械投降了,當底為什麼這些人都不敢繼續盜墓了呢,只當中又有什麼原因呢?這一切都是拜這個人所賜。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武則天的墓地是以山為陵,依梁山而建的,整個陵墓遠遠望去氣勢宏偉,十分的壯觀,陵園地面的設施都是仿照唐長時期長安城的格局進行建造的,武則天墓從南到北一共有3道門闕,以此代表長安城的3座宮門,這三道門闕也把陵墓分成了皇城,宮外以及外郭城。這三個地方的建築風格都不相同,皇城是雙重城垣的建築風格,還分為了內城以及外城,這樣的建築風格在歷史上面是非常罕見的,在唐代帝王的陵墓當中還是首次發現。在皇城內城以內設置了4門,東面是青龍門,南面則是東雀門,西面和北面分別是玄武門。在內城外面還有一座和內城大致平行的,稱為外城。外城以內設置了很多的巨型石像,這些石像相當於百官衙署,在陵園的東南部還有17座陪葬墓,這些就相當於臣民所居住的外郭城。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與之相比,武則天墓的地宮更是堅固無比,武則天墓的地宮是埋在梁山的山體內部的,是通過在半山腰打洞的方式建造而成的,這樣的建造方式就是為了防止盜墓賊的入侵。這樣的建造方式,即便盜墓賊想要放棄墓道,通過另外一條路打洞進入都很困難。在當時,建造地宮的時候,從山裡面挖出來的碎石基本上都是運到很遠的地方才准許丟棄的,所以如果盜墓賊想通過碎石的樣子來尋找蛛絲馬跡的話是很困難的。

武則天墓的奇異景象

武則天的墓室在建造完成了之後,把墓道口周圍的環境恢復成了之前的樣子,根本就看不出任何被挖過的痕跡。地宮的墓道口經過了特殊處理之後,設計的非常周密。為了保證安全,墓道被2000餘條石條給封砌住了。各個石條之間都是用鐵棍進行牽拉的,之後還用白鐵澆築縫隙,讓這些石條融為一體了。在這樣裡三層外三層的操作之後,這個建築結構對於盜墓賊而言根本就無跡可尋,盜墓賊來到這裡兩眼發矇根本就摸不清門道,跟置身於迷宮一樣,等他們熟悉這裡以後會發現自己離迷宮還非常的遙遠,即便之後他們找到了地宮的入口,像這樣堅不可摧的墓道,盜墓賊也無計可施。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武則天墓牽引著無數盜墓賊心嚮往之,但是來到這裡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成功進入,當時民間傳說各方盜墓賊都對它虎視眈眈,光是有名有姓的盜墓賊就有17人了,更不用說那些無名小輩了,雖然大家前赴後繼的,但是根本就打不開武則天墓,最終大家都是無功而返。在歷史上面,黃巢挖武則天墓的事蹟最為出名,黃巢是唐朝末期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那個時期黃巢為了得到武則天墓的寶貝,明目張膽的組織了40萬的人馬進行了公開的盜墓行為。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雖然人們浩浩蕩蕩的,但是這40萬大軍在梁山上挖了整整100天,即便是把半座梁山給挖空了,還是半點沒有摸到武則天墓的地宮,但是黃巢並沒有因此而死心,之後他想著即便自己要把整座梁山都挖一遍也一定要找到武則天的墓。然而事與願違黃巢並未如願,傳說在黃巢的隊伍馬上要把武則天墓的墓道挖開的時候,老天爺突然變臉了,當時一陣狂風暴雨襲來,盜墓眾人見狀立馬想到了姑婆顯靈的說法,因此馬上放下了挖掘的裝備,四處逃跑了。當時姑婆顯靈的詛咒,在民間傳的是有模有樣的,大家都認為是武則天去世之後,化身成了神靈,一直駐守在梁山。

如此怪異的景象都要感謝這個人

每次只要有盜墓賊挖陵,快要成功的時候武則天的神靈就會開始呼風喚雨,這樣的傳說也嚇退了很多心術不正的盜墓賊,黃巢因為親身經歷過這個詭異現象,對於民間的傳說深信不疑,最後放棄了挖墓的想法。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還是會有人賊心不死。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在民國初年,當時正值軍閥混戰,在那個社會背景之下,盜掘古墓屢見不鮮,軍閥頭目孫連仲想要效仿孫殿英,於是他以軍事演練為名號在梁山安營紮寨。當時他的軍隊用了烈性炸藥炸開了武則天墓墓道上的三層石牆,突然怪異的事情又發生了,一陣妖風吹過,一下子天昏地暗,之後一陣龍捲風襲來,在場的官兵被大浪裹挾上了天,之後又被重重的拋了出去,孫連仲害怕,最後收兵了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怪異的現象呢?這全因為袁天罡,袁天罡是唐代的風水大師,當時他奉命尋找寶地建造皇陵,找了很久才找到這個地方,袁天罡認為梁山是風水寶地,整個梁山地貌和女性十分契合,所以之後乾陵也被建造在這裡。

武則天墓為何千年來無人敢盜?40萬兵馬都挖不動?這要感謝袁天罡

多虧了袁天罡,武則天墓成為了唐代18位帝王之中唯一沒有被盜掘的墓地,原因就是夠堅固以及夠神秘。不得不感嘆古人智慧了不起,天地風水真神密。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討論,時代的進步和歷史的變革,我將與你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