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唐玄宗開元年間,位於渤海之北的黑水靺鞨同唐朝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建黑水州,引起渤海王大武藝的懷疑和不滿,欲讓其弟大門藝率軍北進,攻打黑水,而熟知唐朝情況的大門藝不願出兵背叛唐朝,所以開罪於大武藝而引來殺身之禍,大門藝因為懼怕被殺害而逃亡唐朝並得到了唐朝的保護,大武藝由此對唐朝懷恨在心,並於 732 年公然出兵叛唐。唐王朝以穩定東北邊疆為目的,從中進行斡旋,最終在東北地區諸多勢力相互制約的條件下,使得“大門藝事件” 沒有進一步擴大,從這次事件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唐玄宗對東北邊疆的經略政策。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渤海國

“大門藝事件”經過

自武則天聖曆元年 (698) 大祚榮建國後,渤海逐漸成為管轄東北地區的最主要的力量。開元元年 (713) 後,渤海接受唐朝冊封,從此以後,雙方保持了十餘年的和睦關係。開元六年(718 年)渤海王大祚榮去世,其嫡長子大武藝繼立。大武藝即位後,決計拓展疆土,征服四鄰,而其征服的主要對象就是包括黑水靺鞨在內的靺鞨諸部。出於自保的目的,黑水靺鞨不斷主動加強與唐朝的聯繫。而唐王朝出於穩定邊疆的目的,也對此積極響應。

唐朝與黑水靺鞨的的密切關係很快引起了正致力於北進開疆拓土的渤海的關注和疑忌,開元十四年(726年),大武藝派遣母弟大門藝及其舅父任雅發兵攻擊黑水靺鞨,大門藝在大祚榮在世時曾以質子身份在唐朝居住六年,熟知唐朝的情況,不願出兵與唐朝為敵,故而勸大武藝罷兵,但大武藝拒不接受大門藝的勸告,仍令大門藝出兵黑水靺鞨。大門藝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在率兵至黑水靺鞨境上後,再次上書切諫。大武藝不僅一意孤行,反而大怒,欲殺大門藝,這引起了大門藝的恐懼。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渤海國周邊勢力

726 年,大門藝隻身奔唐,被唐朝授予左驍衛將軍之職。大武藝隨後亦遣使入唐來朝,上表大門藝的罪狀,請求唐王朝殺掉大門藝。唐玄宗不願使矛盾激化,便令大門藝暗中前往安西。不料事情敗露,大武藝又上書指責唐朝,依舊要求殺掉大門藝,玄宗得書,惱羞成怒,傳旨貶黜有關官員李道邃、源復等,唐朝此舉引來大武藝極大的怨恨。

“黑水請吏而我擊之,是背唐也。唐,大國,兵萬倍我,與之產怨,我且亡。惜高麗全盛時,士三十萬,抗唐為敵, 可謂雄強,唐兵一臨,掃地盡矣。今我眾比高麗三之一,王將違之,不可”--《舊唐書》

然而,整個事件並未就此結束,大武藝對於唐朝依舊不依不饒,致使“大門藝事件”不斷升級。從張九齡開元十九年給渤海的《敕渤海王大武藝書》中可以看出,大武藝曾遣使到唐朝要求處死大門藝,渤海的奏表除了在言辭上尚保留著最起碼的禮貌外,其態度已是相當強硬,渤海已開始對唐朝進行武力威脅。而唐朝除了一句“所未命將,事宜有時”的威脅之語和一句“是何言也?”的質問外,基本是力求緩和矛盾,以免事態擴大。

“敕忽汗州刺史、渤海郡王大武藝:卿於昆弟之間……卿能悔過輸誠,轉禍為福,言則已順, 意尚執迷。請殺門藝,然後歸國,是何言也?觀卿表狀,亦有忠誠,可熟思之,不容易耳。----《敕渤海王大武藝書》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大武藝

唐朝的隱忍並未能使得雙方相安無事,相反,卻使得大武藝愈發囂張起來。開元二十年(732) ,大武藝聯合契丹公然出兵唐朝登州,殺刺史韋俊。隨後,大武藝又取道營州 ,一路殺至馬都山 。對於大武藝的進犯,唐玄宗也做出了回應。開元二十一年 (733) ,玄宗命大門藝至幽州發兵討大武藝,同時遣在唐之新羅質子金思蘭回國,發新羅兵從南面進攻渤海。雖然唐軍的聲勢很大,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甚至於寄希望利用新羅來對抗渤海, 而陷入日本襲擊新羅也不願為了助唐而耗損實力,出兵受挫,不了了之。

“遣其將張文休率海賊寇登州” --《資治通鑑》

而渤海亦自知以一己之力難以長期對抗唐朝,故也未敢大舉深入。但大武藝對大門藝卻一直耿耿於懷,怨恨不已。最後竟使刺客到東都洛陽天津橋南刺殺大門藝,所幸大門藝武藝亦屬不凡,與刺客一番格鬥,方免於一死。事發後,刺客被唐朝官府所搜捕殺掉。最終,陷入夾擊的大武藝被迫退兵,“大門藝事件” 帶來的武力衝突宣告結束。735 年大武藝罷兵歸國後,當時的東北局勢對渤海極其不利,渤海處在中原的唐朝,北面的黑水靺鞨和室韋,南面的新羅的包圍之中。在這種形勢下,大武藝選擇與唐朝和好,而唐朝也擺出了息事寧人的態度示以大武藝。 從此,雙方再無干戈。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渤海國遺址

從“大門藝事件”看唐朝東北經略政策

渤海是當時東北地區實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政治勢力之一,也是唐朝在東北的主要經略對象之一。因此,透過唐朝對“大門藝事件”的處理過程,我們完全可以瞭解唐朝對渤海的態度,進而瞭解唐朝東北經略政策的實質。

唐王朝對於“大門藝事件”的不斷升級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大門藝因為不願渤海國背叛唐朝而獲罪,唐朝保護大門藝是理所應當的,為何要畏首畏尾。 大門藝已經在唐朝拜將,唐朝豈能為地方政權所威脅。 然而,唐玄宗最終“陽斥門藝以報”的處理方式,不僅沒有化解大武藝的怨恨,反而讓大武藝看到了唐朝“軟弱可欺”的一面,才有後來大武藝一系列無所顧忌的叛唐行動。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唐玄宗

黑水靺鞨向唐王朝“請吏”,進而使得大武藝出兵黑水靺鞨,導火索無疑是“大門藝事件”。 站在唐王朝的立場上看,因為東北地區民族眾多、關係複雜,即使是唐王朝也沒有能力對東北地區完全駕馭,所以唐王朝處理東北邊疆地區主要實行兩個策略,即羈縻與制衡。

唐王朝在東北邊疆地區奉行羈縻制度,即在東北邊疆地區設置羈縻州、都督府及其通道。 唐王朝用羈縻制度來保證唐王朝與地方民族政權的互利共贏,以期邊疆穩定。終渤海之世,唐王朝對其奉行羈縻制度,設忽汗州,而作為地方政權的渤海也恪守臣道,堅持向唐王朝貢,羈縻制度和朝貢制度的結合,使得渤海國的平穩發展,這無疑給唐王朝設黑水州提供了先例。

唐王朝用“一視同仁” 的態度對待東北地區的各個政權,幫助他們發展壯大,使他們能夠相互牽制,以期邊疆穩定。唐王朝設黑水州,一來用黑水靺鞨歸附唐王朝的事實使大武藝攻擊黑水靺鞨師出無名,從而達到保護黑水靺鞨的目的;二來用黑水靺鞨來牽制渤海。故而,站在唐王朝的立場上看是不存在陰謀的,唐王朝沒有必要吞併渤海,更不想讓黑水靺鞨取代渤海的地位,唐王朝僅只是為了維護邊疆的穩定。

從“大門藝事件”看開元時期唐王朝對東北邊疆的政策

唐王朝東北邊疆

“大門藝事件” 的和平解決不僅使渤海國與突厥結盟失去可能,從而減輕唐朝對抗突厥入侵的壓力,還使得唐朝經略東北邊疆地區的羈縻、制衡戰略得以延續。從唐朝諒解大武藝的態度來看,唐朝並不希望渤海出現較大的動亂而影響其實力,從唐朝後來支持新羅北進以制約渤海的史實看,唐朝還是希望東北地區的各個政權能夠達到相互制約的均勢,從而使東北地區達到穩定狀態的。

由於唐朝東北邊疆地區民族政權較多,關係較複雜的特殊性,唐朝對渤海既往不咎,使得東北邊疆地區重新歸於穩定,避免了東北及其周邊地區民族戰爭的擴大,還可以藉助渤海鞏固唐朝在東北邊疆地區的實力,有利於集中力量防備突厥與契丹的侵擾。“大門藝事件” 的和平解決有賴於唐玄宗對上表悔過的大武藝採取寬大的政策,體現了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對周邊民族政策的主流“和戎政策”,“和戎政策” 在歷史上起到了團結周邊民族,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各民族共同發展,鞏固中原邊境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