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導語: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時期都是戰爭頻繁爆發期,究其原因就是足夠廣大的國土上有足夠多的國家,而且各國之間的實力有一定的差距。就算各國實力相等都會在慾望的影響下出現大規模戰爭,更何況是各國之間實力有一定的差距。

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就屬於這樣的時期,而且比較特殊的是各個國家的權臣層出不窮,出現了你方唱罷我登臺的畫面,對於當時各個國家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也一度引起了三個國家之間緊張的外交態勢,戰爭隨時會爆發,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且聽我一一道來。

家族勢力

三國是一個比較動盪的時期,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點動盪算不了什麼。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一個過渡時期,各種權臣的出現也為接下來的政治模式打好了基礎。

三國時期是緊跟著漢朝四百多年的,在漢朝之前,家族政治模式就已經存在了許多年了,但貧民子弟還是有出頭的機會的,就像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一般。

漢朝之前,家族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源存在於朝堂之上,但威力也沒有後世那麼誇張。直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家族開始成為了政治巨無霸。

因為升遷的通道被固定了,而資源全在大家族手中,家族逐漸成為了政治的主要力量。等到漢朝滅亡了,這種家族制度也就比較完善了,剩下的就是實踐前的試驗了。

所以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傑並起的時候,年輕俊才層出不窮,只要有心就能招攬到。各個家族開始了站隊的過程。

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吳國孫氏的權臣孫竣

等到漢朝滅亡,三國鼎立,此時就是奪取政治權力和勝利果實的時候了。比如曹操就是一個成功的典型,代表著曹氏宗族取得了天下最大的蛋糕;同樣的,江東孫氏也是摸到了魚的贏家。

從這個方面來說,家族開始了左右朝堂的腳步,這個時候的權臣不像後世的權臣一般廣結黨羽,直接把家族自己放到對應的位置上就可以了,簡單快捷高效。

前有引導

雖然總是有人將曹操算到了三國時期之中,但嚴格來講,曹操是東漢時代的人,在他死後三國時代才正式拉開序幕,所以說,三國時期的那些權臣的榜樣就是曹操。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只要看一看曹操的所作所為,再看看三國時期的那些權臣的所作所為,就會發現兩者的手法驚人的相似。但曹操是不可能抄襲後者的,所以,只能說是三國時期的權臣在走曹操的老路。

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先行者曹操劇照

對於這些權臣來說,他們本身就是孤獨的個體,他們的一些成就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緣法。但世界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事情,萬事有因有果。

當權臣好做,很多人都有機會做到權臣的地步,但很少有人做到這一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種事情就是一場豪賭,輸的人要賠上身家性命。

所以說,很少有人會去嘗試,但曹操走出了一條光明的未來,給接下來的人做出了一個榜樣。他在東漢朝廷任職,成為了東漢朝廷的擎天博玉柱,最終也是他的兒子將這份成熟的果實採摘了下來,開創了曹氏家族數十年的輝煌。

雖然曹操的想法並沒有這麼陰暗,但他的行為確實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引起了很多人的模仿,給當時的局勢帶來了比較大的動盪。

皇權不穩

前面我們說到了權臣怎麼怎麼樣,當時大的趨勢怎樣怎樣,但真正說起來卻只有一句話:皇帝的控制力在不斷的減弱。

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諸葛恪劇照圖

這一點很明顯,畢竟第一代打天下的人都陸續地去世了,新一代的掌權者沒有老一輩那麼強大的控制力,也沒有那麼高的威望,這就給了一些人可乘之機。

而且,人總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可能地給自己爭取利益,而老一輩總是不放心新一代,臨終時刻喜歡選幾個顧命大臣,這就是'臣使君權',給了他們良好的政治基礎。

同時,也是最終的要的,老皇帝獲得都比較久,就算活的短一點的到了執政後期也都有一點昏庸。或許用昏庸不太合適,他們更像是糊塗了。

比如說內亂了好長時間的吳國,孫權在位後期政治是比較昏暗的,權力傾軋比較嚴重,爭權奪利的人就在孫權面前爭鬥,而且孫權也更在意自己的威嚴了。他把各種制度都立了起來,容不得別人忤逆,就像他把陸遜逼死一樣。

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司馬懿劇照

三個國家之中好一點的就是蜀國了,反正皇帝不怎麼管事,你們隨便鬧,只要還顧及到他老爹的面子,都不會對他怎麼樣。所以他過得很舒心,生活也很不錯。

至於曹魏,就像曹操逼死為他立下大功的荀彧一樣,他的兒子也是有樣學樣的。這些皇帝的種種作為不僅沒有幫到自己的後代,反而留下了不少的漏洞給那些人鑽,搞得朝廷不斷地震動,皇帝也沒有什麼地位,直接影響到了後續的王朝。

總結分析

總結前文所說的,我們不難發現一件事情,這些權臣是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盡了才能成功的架空皇帝,掌控朝野。

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這更像各大家族進行的一場實驗,因為曹操的成功改變了他們之前打算走的道路,從此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真正的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國時期為何出現權臣輩出爭相弄權的局面

姜維劇照

經過各方勢力的角逐平衡,最終,以家族掌握權力的方式成為了政治上的主要方式,也由此開啟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門閥制度,人的階層就此固定了三百多年,對後世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可以說,那些大家族、老皇帝的所作所為,共同促進了這一制度的誕生和完善,也是三國時期權臣接連出現的罪魁禍首。

本來各方都可以進行一次大的發展的,但這些人卻在自己的國家攪風攪雨,最終將所有的希望全部攪碎,也將自己的性命都輸了進去,這就是一次虧本的買賣。

結束語:權力都是毒藥,兩強相爭必有一傷,最終傷害全部轉到了國家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