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今天,着重给你介绍,网络效应作为护城河的两种形态:用户,和生态,以及我们如何在商业进化的道路上,利用网络效应,守住自己的利润。

用户护城河

第一,用户。

请问,你可以用你中国移动的手机,给联通的朋友发短信吗?

啊?可以啊。当然可以。难道不可以吗?

是的。确实可以。很多人把短信互通,当成“这还用问”的理所当然。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移动和联通之间的短信互通,从2002年5月份才正式开始。

2002年之前,我想买个手机号码,加入一家运营商。请问我会怎么选?

不能互发短信,当然选我朋友们都加入的那个运营商啊,这样才又方便又便宜。移动用户多,那我加入移动。你加入移动后,你的朋友呢?因为你的加入,就更会加入移动。

这就是“用户”这条护城河的神奇之处:用户越多,就用户更多。

2002年5月,国家出台政策,要求移动、联通必须互发短信,刺穿这个“网络效应”。

你猜然后怎样?移动把向联通发的短信,定价为0.15元一条。而发给“自己人”,定价为0.1元。吸引你留在护城河内,做“自己人”。

记者问,为什么发给联通的贵?答:跨网成本高。

真的是跨网成本高吗?联通把向移动发的短信,定为0.1元一条。同样跨网,联通就便宜。为什么?移动用户,你们都到我的护城河里来吧。

小灵通一看,赶紧把短信定为8分钱一条。来吧,都来吧,我的护城河更舒服。

后来,所有运营商之间的短信,统一为1毛。自此之后,消费者不用再去考虑身边人用的什么网络,而只关心各自的服务等级。

运营商之间的这场“诸神之战”,本质上是抢挖“用户”这条护城河之战。

那我没有运营商那么大呢?是不是也能挖这条“用户越多,就用户更多”的护城河呢?

如果你是一个旅行机构,可以不仅仅考虑经营目的地资源、旅行体验,更要同时经营同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用户们一旦从陌生走向熟悉,产生彼此依赖的网络效应,下一次一个人“说走就走”,其他人就会“You jump, I jump”。

生态护城河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第二,生态。

你有没有用过世纪佳缘或者百合网?

当世纪佳缘上的男生女生都不多时,一个男生上来搜索有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发现没有,就觉得网站没价值,走了。

一个女生上来一搜,也没搜到,也走了。他们俩都走了,这个平台的价值就下降了。其他人上来搜,发现更没价值了,也不来了。

男女双方的数量,彼此刺激着,越少就越少。

假设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世纪佳缘上的用户突然多得不得了。

这时一个男生上来一搜,哇,这么多条件匹配的女生啊。于是,他会留下来和几个女生聊一聊。一个女生上来一搜,也发现匹配得这么多,于是也会留下来,和几个男生聊一聊。

这时,平台的总价值因为他们俩的留下,越来越大。其他人上来搜,就更愿意留下来了。

男女双方的数量,彼此刺激着,越少就越少哦,越多就越多。

“越少就越少,越多就越多”,这中间一定存在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点之后,用户就会自我增加,易守难攻,形成护城河。

这就是男女双方彼此刺激形成的“生态”,又叫“双边网络效应”,或者“多边网络效应”。

生态的护城河,成就了很多企业,比如说微软的开发者和用户之间,淘宝的买家和卖家之间,小米的万物互联的设备和海量用户之间。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用户,是单边网络效应;生态,是多边网络效应。

怎么变成利润

那么,从线段型商业,到中心型商业,再到去中心型商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深挖网络效应的护城河,把时代砸在我头上的红利,变成利润呢?

坚持深挖,深挖,直到挖到一个特殊的位置:临界点。

因为一旦挖到了临界点,用户和生态就会像拥有生命一样,自我成长。而你,就能拿走桌面上所有筹码,赢家通吃。

挖网络效应这条护城河,真正的胜利不是发生在终点,而是发生在临界点。

怎样才能首先挖到“临界点”?借助“资本”这只铁锹,给游戏加速。

怎么加速?

首先,你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但这远远不够,你还要把产品免费;免费还不够,你就要靠补贴;补贴还不够,你就要比别人补贴得更快。

大量的资本,推动着创业者向着“临界点”一路狂挖。百分之一的创业者,率先挖到临界点,获得“网络效应”降临带来的最终胜利。而赌对的资本,也将获得百倍的财富。

那没赌对的资本呢?

别为他们担心。资本玩的,其实是一个概率游戏。他们下注的,远远不是这一个项目。他们可能下注了100个项目。

这些项目中,只要有1个率先挖到了临界点,就能获得百倍的成功,足够收回其它99个项目的损失。如果因为眼光好,你投中了2个,或者3个,那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这是一枚在空中翻滚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硬币。硬币的一面,是九死一生的创业;另一面,是千金一赌的资本。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什么是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就是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这个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网络效应有两种基本形态:基于“用户”的单边网络效应,和基于“生态”的多边网络效应。用户和生态,是拥有生命的,自我生长的护城河。

那我应该如何利用挖网络效应这条护城河,把商业进化的红利,转变为利润呢?

记住四句话:

你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99死1生,赢家通吃的游戏;

真正的胜利,不是谁先到达终点,而是谁先到达临界点;

速度,是这场战争中,克服运气(也就是概率)的最佳武器;

和投资人合作,用资本换取速度,战胜概率。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个概念叫“C轮死”?就是说很多互联网公司,拿不到C轮融资,最后死掉了。你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还是代表互联网行业有“泡沫”呢?

在C轮融资之前,创业公司需要先经过天使、A、B三轮:

在天使轮,公司需要理清自己的业务逻辑;

在A轮,公司需要保障自己的产品模型可以通过资本的助力来扩张市场;

在B轮,公司需要验证已经具备市场接纳度的产品拥有顺畅的商业模式;

在C轮,如果公司的产品模型和商业模式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说明公司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赚钱能力,所以这通常是资本上量的最后一轮融资。

而之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拿不到C轮,说明在A轮已经跑通了具备市场需求的产品模型,但找不到符合产品模型的盈利模式,导致公司的发展空间不明朗。

比如说,包括美图秀秀在内的工具型应用,本身就存在盈利难的问题。

1.广告收入方面,移动端应用占多数,狭小的手机屏幕缺乏合适的广告位,并且很大一部分都需要提供给自身功能,对广告商吸引力较小。为避免伤害核心的用户体验,广告投放也较为有限、谨慎。

2.增值服务方面,不仅用户已经形成免费使用的习惯,而且免费服务也已经足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所以市场对增值服务的需求较小。

3.硬件收入方面,为了增加用户使用频率,更深入地与用户捆绑,美图2013年推出美图手机。

美图手机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表现平平,一方面美图手机定价在2000元以上,缺乏价格优势,另一方面OPPO、VIVO等手机也具备良好的拍照功能,美图手机的差异化定位优势不足。

据美图招股说明书披露,自2013年以来,广告收入占比逐渐降低,硬件收入占比逐渐上升,但是每年二三十万的手机销量目前还难以支撑起美图的商业化诉求。

乏力的盈利模式使美图难以实现自我维持,严重依赖外部融资,仿佛一个自身缺乏造血功能、依赖“输血”的病人。这样的美图显然是危险的,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从资本角度来说,这是概率游戏。到了C轮没有跑出临界点的企业,与资本是有严格的退出机制的,此时C轮投入就为AB轮买单了,这冤大头谁做?

从企业角度看,资本是加速器,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加速器显得非常的慎重?

就像一个体质差的人,吃了很多的高能量补药(春),结果是越补约好?还是越补越差呢?而资本方是很难了解你的真实体质的,能检测体质的只有自己。这就好像创业初期就手握大量资金,做的最后才发现项目有先天性的缺陷。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瑞幸盘前暴跌85%,公司公布调查显示伪造交易价值大约22亿元。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我们在这里暂且不探讨瑞幸的财务问题,而是来说一说瑞幸通过“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

「闪电式扩张」这种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成立,在于互联网的一大壁垒“网络效应”。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一旦用户总数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就会最终进入赢家通吃的状态。

我们所熟知的滴滴、美团、拼多多等等,都是利用网络效应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也应该思考,瑞幸到底有没有网络效应。

在我来看,瑞幸其实不具备「网络效应」,而是「规模效应」。

渠道漏斗公式:销售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 复购率

我们将瑞幸的现状带入这个公式中可以发现,瑞幸通过烧钱开店、发大量优惠券,赢得的是流量,但是输在了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在注册获得一杯免费咖啡的转化之后,很大一批消费者产生了一种消费习惯是:没有优惠券就不进行购买。

而瑞幸为了拉动复购率这个指标,又只有短信提醒消费者,送你一张1.8到5折不等的优惠券。进而又客单价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周而复始。

对于突破零界点,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产品足够好️产品免费️用户补贴️比别人补贴快。

乍一看,瑞幸似乎在这上面每个节点上都做到了,但是从结果上看不够好。瑞幸有没有机会继续下去?

可能机会仍在,因为,瑞幸的补贴策略在用户中其实积累了较好的口碑,如果瑞幸在未来能够适当转型,基于目前这么门店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仍有机会一搏。

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多的不是对瑞幸进行嘲讽。

闪电战是一种能力,但是用高昂的代价使用这种能力,必然是为了获取一种先发优势,深挖护城河,比如网络效应护城河,或者品牌护城河,

但是,咖啡没有网络效应护城河,品牌也绝不是可以“闪电”建立的,所以,投入无法积累,维持增长,必须持续投入。

瑞幸暴跌的背后:“烧钱+补贴”的闪电式扩张,毕竟咖啡不是网络


作为近些年来的新物种,他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有对行业的挑战,也有对固有认知的挑战,在这里,也希望瑞幸未来能够努力度过这个最艰难的时期。

平台需要选准并成功制造第一场“骚乱”,才能形成期待的网络效应。一般来说,定位哪一方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取决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属性。

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他必须先找到供给方作为平台的第一批用户,由此造就了中供铁军。

今日头条的口号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所以平台首先用各种运营策略来吸引内容消费者,而用机器和算法提供内容,聚集一定人气之后,头条开始鼓励大量的内容生产者积极为平台生产内容,双边网络效应继续带动增长。

婚恋网站一般要先找到一批女性会员,才能吸引到男性会员,然后形成正反馈。

网络效应,就是某个品牌或某个APP,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就是马太效应。

网络效应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公司中。互联网公司天然具备连接用户快、渗透用户广、公司管理半径小、边际成本低的特性。不但免费使用,甚至通过补贴争夺用户。

比如,微信、淘宝,一个总部,基本上可以辐射整个中国甚至全球,而且,100万个用户使用和1亿个用户使用,成本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形成网络效应。

反观传统行业,是无法形成网络效应。传统行业人员密集、管理难度高、半径大、边际成本高。

就拿餐饮业来说,是高度分散的行业。虽说中国餐饮市场已经达到4万亿,但没有一家餐饮企业可以像互联网一样,占据70%的市场份额,甚至连1%都不到,比如,中国餐饮企业老大海底捞,2018年总营业额170亿,市场份额仅为0.004%。

而且随着海底捞开店加快和增多,反而会降低坪效和复购率,而固定成本不会相应降低。

关键还有一点,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不会一天三顿吃火锅。平均半个月吃一个火锅已经是算高频了。而互联网APP,则可以每天使用,甚至使用时长高达几小时。

所以,网络效应只适应于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而不适应与绝大多数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护城河依然是规模效应、管理优势和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