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唐玄宗李隆基又稱唐明皇,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複雜的爭議人物。不全面的講就是前期聖明後期昏庸。前期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一掃高宗以來的動盪局面,重用名臣姚崇宋璟作相公。對外開疆擴土,經濟上繁榮昌盛唐朝達到極盛。即所謂的開元盛世,杜甫有詩讚頌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可是唐朝也是在他的手上一落千丈,安史之亂大大影響了大唐和周邊的局勢。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唐玄宗時期唐朝版圖(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又稱李三郎,他的伯父就是中宗李顯。李顯復唐過程中李隆基也參與其中,期間恢復李唐功勞最大的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大臣就是以張柬之為首的五侯了。中宗繼位後論功行賞封相王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公主,張柬之等五大臣封侯韋氏為皇后。五侯與武氏殘餘勢力爭權,武氏與韋后與安樂公主勾結。除掉了立有復唐大功的五侯,並且韋后和安樂公主打算做武則天第二。李旦和太平公主則成為韋后一黨最大的絆腳石,於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先下手為強。乘中宗李顯駕崩之時興兵除亂掃除韋后一黨,李顯據說是吃了愛女安樂公主的毒餅而死。這個記載很可能是後世杜撰,韋后最大的倚仗就是中宗皇帝。不太可能自毀長城,很可能是因疾病不治身亡。而李隆基太平公主便順水推舟栽贓陷害,好為自己起事正名。除掉韋后之後李氏姑侄便廢黜韋氏所立的少帝李重茂,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唐睿宗復位後不得不倚重幫助他登基的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通過剷除韋氏之亂他們兩人逐漸掌握了朝廷的實權。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唐玄宗像)

一個政府之下有兩個中心怎麼可能長久呢?所謂同舟共濟到了沒有共同的敵人,就算是姑侄至親也免不了同室操戈。李隆基雖然年輕但是心機深沉,身邊聚集的都是曾經共同起事的禁軍大將。太平公主更是權勢滔天,韋氏一黨盡滅之後擁立相王一把把當時的少帝從寶座上拉下來。一直以母親為榜樣的太平公主怎麼會把懦弱的哥哥睿宗和年輕的侄子李隆基放在眼裡呢?而李隆基身負擁立大功更有禁軍大將為羽翼,唐睿宗又怎麼能忽視掉這兩個大佬呢?太平公主的幾個兒子都封為王爵,丞相以下的任免全憑太平公主一言而決。每逢朝中大事必先問:“這件事和太平公主商量了嗎?”得到肯定的回答還要再問:“這件事和三郎商量了嗎?”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很快兩股勢力就展開了一場較量。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相王登基為帝論功行賞李隆基的手下們認為應該立李隆基為太子,而太平公主也不是傻瓜平白的為自己樹立一個強敵。她有她的算盤意圖擁立相對弱勢的宋王李成器為太子,宋王為睿宗嫡長子按理也是合法的太子人選。睿宗皇帝也確實有這個打算,但是李成器也是個聰明人他判斷出這個位子不好坐。第一有個實力強大虎視眈眈的三弟李隆基,得罪了他別說太子恐怕小命不保。第二姑姑這麼挺自己上位以後免不了要報答,這麼強勢的恩主以後就算當了皇帝也是太平公主的傀儡而已。還是不要趟這個渾水了,於是他就對睿宗說:“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苟違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泣涕固辭堅決不接受。李隆基的死黨劉幽求也說平王論功莫大,語德最賢,無可疑者。大臣也多有附和於是睿宗也就順水推舟立李隆基為太子。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自從擁立李成器失敗以後太平公主越發不敢小瞧李隆基了。她派人到處散佈政治流言發動輿論說李隆基非嫡長子不能立為太子,逼得睿宗特意下詔澄清制止流言。又收買太子左右收集情報每天向皇帝哥哥彙報講太子壞話,李隆基十分不安。太平公主又多方拉攏朝廷大臣企圖廢立太子,唐睿宗也開始對李隆基產生懷疑。辛虧很多大臣察覺出太平公主的陰謀,堅決反對並且支持太子打消了睿宗的念頭。有朝臣看出太平公主的目的請求把太平公主安置到洛陽去避免太子和公主的爭鬥,睿宗捨不得這個妹妹拒絕了。太平公主又使出了古代政治攻擊的最高手段天象,天象可不是天氣預報他是上天對國家的警示指導。太平公主指示術士向皇帝上書說彗星過境預示除舊佈新太子登位,打算誣告太子謀反。可是看明白朝局形勢的唐睿宗卻順水推舟傳位給太子李隆基,唐睿宗明白朝堂的爭鬥嚴重影響了帝國的社稷。他必須做出抉擇他不可能再將復辟的李唐江山交給外姓旁人。所以只能犧牲太平公主而傳位給野心勃勃的兒子。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所以唐睿宗正式退位傳位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帝,為了保護妹妹太平公主和制衡太子。唐睿宗還是保留了很大的權利,本以為在有生之年會維持雙方的穩定沒想到政治鬥爭只能有一個勝利者。雖然李隆基當了皇帝但是宰府大臣多是太平公主黨羽,對自己的施政多有齟齬。策劃誅除韋后的謀主劉幽求便策劃依靠禁軍武力消滅太平公主勢力,沒想到事情洩露被下獄待斬。李隆基據理力爭才改為流放之刑。李隆基知道自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是需魚死就是網破,終於有一天魏知古告發太平公主謀逆。李隆基藉機召集親信大臣先下手為強,家奴王毛仲率兵三百先潛入宮中斬殺了太平公主一黨的幾個丞相。太平公主逃亡山中寺廟三天後被賜死,親屬黨羽數十人被牽連。唐睿宗聽到消息大為震驚知道事不可為,馬上下詔歸政皇帝遷居百福殿。李隆基自此大權獨攬做起了真正的皇帝,重用了支持自己的姚崇等人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唐玄宗的“上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